谭秋深吸一口气,心中念头飞转,眼下这是证明自己的唯一机会,绝不能放弃。她咬咬牙,不顾外面越来越近的嘈杂声,伸手用力打开暗格。就在暗格开启的瞬间,一道微弱光芒闪过,里面静静躺着一本记录册。然而,还没等她来得及查看,藏书阁的门“砰”地一声被撞开,巡逻侍卫冲了进来。
谭秋只觉头皮一阵发麻,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苏嬷嬷亦是面色煞白,身子微微颤抖。谭秋下意识将记录册往袖中一藏,可那动作在侍卫们锐利的目光下,显得如此突兀。
为首的侍卫一脸警惕,手按剑柄,大喝一声:“你们是什么人?深夜在此鬼鬼祟祟,意欲何为?”那声音在寂静的藏书阁内回荡,犹如洪钟,震得谭秋耳中嗡嗡作响。
谭秋脑子飞速运转,她知道此时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慌乱间,她的手心已满是汗水,后背也被冷汗湿透。但她强装镇定,脸上挤出一丝从容,说道:“公公误会了,本宫乃谭秋谭才人,奉太后之命,前来寻找一本失传古籍。听闻此书藏于这藏书阁内,故而深夜前来,多有惊扰,还望公公海涵。”说罢,她微微福身,可那微微颤抖的身形,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紧张。
那侍卫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怀疑:“太后之命?可有令牌或文书?”谭秋心中“咯噔”一下,暗骂自己疏忽,竟忘了这一茬。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编下去。她佯装恼怒,柳眉倒竖:“公公这是何意?本宫奉太后懿旨行事,难道还会有假?你若不信,大可去太后宫中求证。只是耽误了太后的大事,你可担待得起?”
那侍卫被谭秋这一番话唬住,一时有些犹豫。他深知后宫规矩森严,若真得罪了太后身边的人,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但职责所在,又不敢轻易放行。他上下打量着谭秋,试图从她脸上找出一丝破绽。谭秋心中忐忑,却强撑着与他对视,目光坚定,仿佛真如她所说那般光明磊落。
僵持片刻后,那侍卫一挥手,说道:“既如此,还望才人尽快寻得古籍,离开此地。这藏书阁乃宫中重地,不可久留。”谭秋暗暗松了口气,忙不迭点头:“多谢公公通融,本宫自会尽快。”
待侍卫们离开后,谭秋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苏嬷嬷赶忙上前扶住她,轻声道:“娘娘,刚才可真是惊险,差点就……”谭秋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此时的她,满心满脑都是那本记录册,也不知里面是否真有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谭秋颤抖着双手,从袖中掏出记录册。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纸张有些陈旧,翻动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藏书阁内格外清晰。可还没等她细看,苏嬷嬷突然低声提醒:“娘娘,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还是先回宫中,再仔细查看。”谭秋如梦初醒,忙将记录册重新藏好,与苏嬷嬷匆匆离开藏书阁。
一路上,谭秋的心始终高悬着。她能感觉到,周围似乎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好不容易回到宫中,关上房门,谭秋才稍稍安心。
她迫不及待地再次拿出记录册,放在桌上,与苏嬷嬷一同仔细翻阅。记录册上密密麻麻记载着藏书阁书籍的整理情况,日期、经手人、书籍去向……一应俱全。谭秋一页页翻看着,眼睛瞪得老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她的手指停在一处,目光紧紧锁住那一行字,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苏嬷嬷见状,忙凑过来:“娘娘,可是有发现?”谭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嬷嬷你看,这里记载着,当日我碰倒的那堆书籍,原本就摆放不稳,是之前整理的小太监疏忽所致。这……这就是证明我清白的关键证据啊!”苏嬷嬷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喜:“太好了娘娘,有了这个,您便能洗刷冤屈了。”
可很快,谭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纵然有了证据,可如何将它呈给皇帝,又是一个难题。皇帝如今对她误会颇深,贸然呈上,只怕适得其反。苏嬷嬷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娘,或许咱们可以找李公公帮忙。李公公在宫中人脉广,消息灵通,说不定有办法将证据送到皇上手中。”
谭秋微微点头,可心中仍有些担忧:“只是,我并不认识李公公,他又怎会轻易帮我?”苏嬷嬷轻轻拍了拍谭秋的手:“娘娘放心,老奴与李公公曾有过一面之缘,知晓他为人正直,看不惯后宫这些争斗。老奴明日便去寻他,探探口风。”谭秋感激地看着苏嬷嬷:“嬷嬷,一切就拜托你了。若不是有你,本宫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夜色渐深,谭秋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手中的记录册仿佛有千斤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深知,这是自己翻身的唯一机会,可前方的路依旧充满未知。那李公公是否真能帮她?证据呈给皇帝后,皇帝又是否会相信?一个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搅得她心烦意乱。
窗外,风声呜咽,仿佛在诉说着后宫的无尽沧桑。谭秋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拼尽全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让那些陷害她的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