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带来的噩耗像一块浸透冰水的绒布,沉重地覆盖在船长室里。周师傅可能牺牲的消息,让陈默和李雯刚刚因获救而稍有缓解的心情,再次坠入谷底。那位如同定海神针般的老人,以其智慧和决断,为他们铺就了最初的生路,如今却可能已永远沉默于他所守护的土地。
以利亚沉默地站立了片刻,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刻着深深的哀恸,但更多的是一种承继遗志的坚毅。他抬手,做了一个古老而简洁的手势,像是在进行某种无言的悼念。
“周,践行了他的誓言,直至最后。”以利亚的声音低沉而肃穆,“‘守墓人’的火种,不会因任何个体的消逝而熄灭。他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我们不能辜负。”
他转向老吴,目光锐利:“‘断箭’协议的其他部分是否顺利执行?国内的网络……”
老吴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汇报道:“‘断箭’已启动。按照周老最后的指令,所有已知的、可能被渗透的节点已主动切断或进入深度静默。我们损失了超过六成的联络站和人员,但核心的、未被污染的‘种子’已安全转移或潜伏。短期内,我们失去了对国内大部分情况的直接掌控,但同样,‘影卫’也暂时失去了对我们的清晰脉络。”
这是一场惨烈的断尾求生。陈默可以想象,此刻在国内,正有多少像周师傅、像阿伦一样的“守墓人”,在黑暗中沉默地坚持,或者……悄然陨落。
“关于林栋,”老吴继续道,语气带着不确定和担忧,“我们最后接收到来自‘海知了’号的加密确认,表示分头转移计划已执行。但之后,无论是前往‘7号观测点’的林栋,还是沃尔特船长的‘海知了’号,都彻底失去了联系。我们动用了一条极其危险的潜伏渠道进行探查,反馈信息显示,‘影卫’在相关海域有过大规模、但结果未明的异常调动。情况……不容乐观。”
不容乐观。这个词让陈默的心紧紧揪起。林栋,那个总是冷静如磐石、在绝境中开辟生路的男人,难道也……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能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李雯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递过一个安慰的眼神,但她自己的眼中也同样充满了忧虑。
“我们假设最坏的情况,”以利亚的声音将众人从悲伤的思绪中拉回现实,“林栋失联,原始硬盘可能已落入敌手,或随之沉入深海。那么,我们手中所掌握的,”他指向那个仍在水晶球中显示着部分证据内容的“灵知共鸣仪”,以及老吴带来的芯片,“就是唯一且最后的希望。”
他走到桌旁,将老吴带来的芯片放入另一个不同的青铜凹槽。水晶球内的光芒再次流转,迅速解析出芯片内的信息。复杂的建筑结构图、人员排班表、安保布防点、通讯频率……以及那个被高亮标记的、通往控制室备用服务器的物理链路接入点坐标,清晰地呈现出来。
“‘全球未来科技峰会’……”以利亚沉吟道,“地点在……一座高度自治的私人岛屿,‘蓬莱’。”他看向陈默和李雯,“这座岛名义上属于一个国际科技巨头财团,但实际上,我们的记录显示,它与‘灯塔’背后的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可能是‘基石’计划的一个重要外围展示窗口和资金募集平台。”
“在这样一个他们掌控力极强的地盘上行动,难度极大。”老吴补充道,眉头紧锁,“他们的安保必然是最高级别,而且肯定预设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包括信息封锁。”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这个。”以利亚指向那个物理链路接入点,“这是周用巨大代价换来的‘钥匙’。它能让我们绕过大部分网络监控,直接接触到他们的核心数据流。如果我们能抓住他们在峰会上公开展示的时机,不仅公布我们手中的罪证,还能通过这个链路,实时劫持他们的展示内容,将‘基石’的黑暗内核,赤裸裸地呈现在所有与会者和全球媒体面前!”
这个计划大胆而疯狂!想象一下,当那些西装革履的精英、政要、投资者正在为“灯塔”展示的所谓“人类进化蓝图”而欢呼时,屏幕上突然切换成“非自愿受试者”痛苦扭曲的脸庞、冰冷的基因淘汰协议、以及赵明远血泪控诉的绝笔信……那将是何等石破天惊的一幕!
“这需要精确的时机,和内外无间的配合。”陈默立刻意识到了关键,“谁能在内部完成接入和切换?”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老吴身上。
老吴挺直了腰板,脸上是视死如归的平静:“我受过相关训练,熟悉内部流程。这个任务,由我来执行最合适。我会设法混入技术服务人员队伍,抵达接入点。”
“太危险了!”李雯脱口而出,“一旦被发现……”
“总需要有人去做。”老吴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周老把这条线交给我,就是信任我能完成。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周老唯一的告慰。”
舱内一片沉默。大家都明白,这个任务几乎是九死一生。
“外部配合同样关键。”以利亚将视线转向陈默和李雯,“我们需要有人在外围策应,确保在事发后,信息能最大程度地扩散出去,并且……接应老吴撤离,如果可能的话。”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方舟号’无法靠近‘蓬莱’岛,它的特征太明显。但我们有其他的、更不引人注意的交通工具。我会安排你们乘坐高速快艇,在峰会期间抵达‘蓬莱’岛附近海域。你们需要利用我们提供的设备,在老吴行动成功后,第一时间将备份的数据包通过多个匿名卫星信道强力发射,冲击他们的信息封锁线。同时,接应小组会在预定海域等待,尝试接应老吴。”
陈默和李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相比于老吴深入虎穴的任务,他们的工作虽然同样危险,但已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我们没问题。”陈默代表两人回答。
“很好。”以利亚点头,“那么,计划的核心框架就此确定。老吴负责内部接入和现场揭露,陈默和李雯负责外部信息扩散和策应接应。‘方舟号’将作为后方指挥和支援中心,提供情报、技术和撤离保障。”
他走到那面巨大的机械钟前,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金属表面。“距离峰会召开,还有九天。这九天,我们需要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情报细化、设备调试、身份伪装、路线规划、应急方案……以及,最重要的,”他看向陈默和李雯,“让你们尽快掌握必要的操作和生存技能。”
接下来的日子,“方舟号”仿佛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开始全速运转。陈默和李雯在船员(这些沉默寡言的水手们个个身怀绝技)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各种奇特的通讯和干扰设备,熟悉高速快艇的操作,甚至进行基础的战术规避和海上求生训练。老吴则与以利亚一起,反复研究“蓬莱”岛的地形图、安保细节和人员信息,推演着行动中可能遇到的每一种意外。
紧张的准备中,陈默偶尔会走到甲板上,望着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心中思绪万千。从书店老板到亡命天涯的“叛徒”,再到如今即将参与一场可能震动世界的行动,他的人生轨迹如同这艘古老的“方舟”,驶入了完全未知的航道。他想念那个安静的书店“默语”,想念那些平淡却安稳的日子,但更清楚地知道,从他决定带走硬盘的那一刻起,那些都已永远回不去了。
李雯则更加沉默,常常在训练间隙,抚摸着手腕上那道淡淡的疤痕,眼神望向北方,那是故乡的方向。父亲的遗志、赵明远博士的托付、周师傅和阿伦的牺牲……所有这些重量,都压在她的肩上,转化为一种不容退缩的坚定。
第九天的黄昏,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而悲壮的金红色。
以利亚将陈默、李雯和老吴召集到船长室。桌上放着三套准备好的装备、伪装证件,以及两艘经过特殊改装、涂装成普通休闲快艇样式的高速船只的钥匙。
“一切准备就绪。”以利亚的目光扫过三人,庄重而深沉,“记住,你们携带的,不仅是数据,是证据,更是无数牺牲者未竟的期望,是人类选择未来方向的……一个可能。”
“我们明白。”三人异口同声,眼神坚定。
“出发吧。”以利亚沉声道,“愿星辰与大海,指引你们的航向。‘方舟号’会在这里,等待你们的消息。”
没有更多的告别。在夜幕的掩护下,陈默和李雯登上一艘快艇,老吴登上另一艘。两艘快艇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驶离了古老的“方舟”,向着那座名为“蓬莱”、却可能隐藏着最深黑暗的岛屿,破浪前行。
断箭已发,余音将响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