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山梁的刹那,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万星阁的护山大阵在周身泛起淡淡的光晕,像一层温暖的纱,将外界的浊气彻底隔绝。空气中的灵力不再是焚天宫地界那般暴烈,而是温润如泉,顺着毛孔丝丝渗入,赵不凡背上的伤口竟隐隐泛起暖意。
“这阵法是用‘聚星石’布的,能自动过滤邪气,滋养修士灵力。”清风长老走在前面,月白法袍在晨光中飘动,“你们刚从焚天宫那边过来,身上难免带些戾气,多待几日便能清净。”
石阶蜿蜒向上,两旁种着从未见过的灵植,叶片上滚动着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偶尔有身着同样法袍的弟子掠过,脚踩飞剑,衣袂飘飘,见到清风长老便躬身行礼,目光落在赵不凡三人身上时,带着好奇,却无半分轻视,与焚天宫的倨傲截然不同。
“前面就是‘迎客殿’。”清风长老指着前方一座敞亮的阁楼,殿前的广场上,几个弟子正在演练剑法,剑光与晨光交织,划出流畅的弧线,“先去登记身份,领了弟子令牌,就能在阁中自由行走了。”
迎客殿内简洁素雅,没有繁复的装饰,只有一排排书架靠墙而立,上面摆满了典籍。负责登记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修士,见清风长老亲自带人来,连忙起身行礼:“长老。”
“这三位是新来的修士,”清风长老介绍道,“赵不凡,付亚丽,还有这位是……”
“老朽姓秦,不用登记了。”老修士摆摆手,笑着对赵不凡说,“我就在阁外的小镇住下,你们安心留在这儿,有难处就去‘望月镇’找我。”他显然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赵不凡知道他的性子,也不勉强,只是郑重地拱了拱手:“秦老保重,改日定去探望。”
登记完毕,少年修士递来两块玉牌,上面刻着“外门弟子”四字,还留有淡淡的灵力波动。“凭此牌可去‘膳食堂’领吃食,去‘藏经阁’借阅基础功法,若想挑战内门弟子,需在每月初一去‘试剑台’登记。”
清风长老补充道:“万星阁不看出身,只看天赋与心性。你们若想进内门,需在三个月内通过‘七星试炼’,若是能在试炼中拔得头筹,还有机会成为阁主的亲传弟子。”
赵不凡接过玉牌,指尖触到冰凉的玉质,心中却燃起一股热流。在这里,大罗金仙不再是任人践踏的杂役,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尊重——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付亚丽摩挲着玉牌上的纹路,眼中闪烁着期待:“七星试炼……很难吗?”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清风长老笑着引他们往住处走,“试炼考的是悟性与根基,而非蛮力。你们从焚天宫的地界闯出来,心性定然不差,好好准备便是。”
他们的住处安排在“望月峰”的西侧,是两座相邻的小院,院里种着几株桂树,院角有口井,井水清澈见底,映着紫色的天空。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却干净整洁,比杂役营的囚室好上百倍。
“总算有个安稳地方了。”付亚丽推开窗,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深深吸了口气,“这里的灵力好纯,修炼起来肯定事半功倍。”
赵不凡走到书桌前,拿起上面放着的《万星阁入门守则》,指尖划过“敬天爱人,切磋不伤”八个字,嘴角露出一抹释然的笑:“是啊,安稳了。”
傍晚时分,膳食堂飘来饭菜香。赵不凡与付亚丽寻着香味走去,只见堂内坐满了修士,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功法或是试炼,气氛热烈却不嘈杂。打饭的窗口前,弟子们自觉排队,无论修为高低,都按序领取——一碗灵米饭,两碟素炒灵蔬,一盅补气血的汤,简单却精致。
“两位是新来的?”邻座的修士笑着打招呼,是个圆脸青年,看起来年纪不大,“我叫林小胖,也是外门弟子,来了快半年了。”
“赵不凡。”
“付亚丽。”
林小胖热情地给他们介绍:“左边那桌是‘器宗’的弟子,天天研究铸剑;右边穿红袍的是‘丹堂’的,据说炼药很厉害。你们想进哪个堂口?”
“我们还没想好。”付亚丽舀了一勺汤,眼睛一亮,“这汤里加了‘凝气花’,对稳固修为很有好处!”
赵不凡也尝了一口,确实感觉到一股温和的灵力顺着喉咙滑下,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他看着堂内其乐融融的景象,听着周围讨论功法的声音,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苦难都值了。
夜幕降临,万星阁的灯一盏盏亮起,像散落在山间的星辰。赵不凡站在院中的桂树下,望着藏经阁的方向,那里的灯光最亮,隐约能看到古籍的影子在窗后晃动。
“在想什么?”付亚丽端着两杯热茶走出来,递给他一杯。
“在想七星试炼。”赵不凡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心底,“我想试试,看看在这里,我们能走到哪一步。”
付亚丽靠在他身边,望着天上的星辰,轻声道:“无论走到哪一步,我都陪着你。”
远处的试剑台上传来兵器碰撞的脆响,藏经阁的灯光依旧明亮,膳食堂的香气渐渐散去,只有晚风拂过桂树的沙沙声,温柔地包裹着这座山,包裹着两颗重获希望的心。
抵达万星阁,不是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