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的期末动员会上,年级主任那激昂的声音在宽敞的礼堂里回荡:“本次期末考试前三十名的同学,将荣获‘明德奖学金’,并且直接计入大学推荐资格!”
这消息一出,台下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交头接耳,兴奋与紧张交织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夏白玺端坐在第三排正中,身姿挺拔如松,修长的手指间,一支黑色钢笔匀速地转动着。
她的脸上波澜不惊,仿佛这消息对她来说不过是耳边风。然而,熟悉她的人都明白,这正是她高度专注的独特表现。
“白玺,你怎么看?”楚清越微微倾身,压低声音问道。
夏白玺指尖的钢笔猛地停住,笔尖在会议手册上精准地点出一个完美的墨点。“意料之中。”她语气平静,目光却越过熙攘的人群,落在左前方那个正低头认真记笔记的纤细身影上。
言初似乎丝毫不受周围骚动的影响,正用她那一贯工整的字迹,仔细记录着奖学金的评定标准。
夏白玺留意到,她特意将“综合评估”四个字圈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多停留了0.3秒——这是言初遇到关键事项时下意识的小习惯。
“依据往届的数据来分析,咱们六个入围的概率高达92.8%。”韩昭悦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一道冷光,“但今年新增了面试环节,变量系数增加了0.15。”
魏砚书头也不抬,手上翻着《民事诉讼法》,补充道:“面试占比30%,存在主观评判的风险。”
赵星若一边用三种语言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边轻笑:“外交官可从不惧怕面试。”
夏白玺没有参与讨论,她看着言初合上笔记本,轻轻将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这个简单的小动作,却让她的心跳莫名出现了0.8秒的紊乱。
她迅速调整呼吸,再次恢复那副冷静自持、无懈可击的表情。
“图书馆?”散会后,夏白玺走到言初身旁,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谈论今天的天气。
言初轻点了下头,眼睛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笔记。两人一前一后走着,中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会太远显得生疏,也不会太近引人遐想。
这是她们两年来逐渐形成的默契——夏白玺从不越界,言初也从不主动邀请。
市图书馆的三楼,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一排排书架和桌椅上。夏白玺挑选了靠窗的位置,从包里取出《政治哲学导论》和五色标记笔。
她的学习用品永远摆放得井井有条,每种颜色对应着不同重要程度的知识点。言初则在桌上摊开几本不同学科的书籍,像往常一样自如地在各个领域间穿梭学习。
“你的笔记。”夏白玺突然将一本墨绿色封面的笔记本推到言初面前,动作干净利落。
言初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国际关系部分的重点。”夏白玺解释道,声音依旧波澜不惊,“就是你上周缺课的那节。”
言初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她接过笔记本,指尖小心翼翼地避开与夏白玺接触。
笔记本内页是夏白玺标志性的工整字迹,重点处还用金粉标记笔做了特殊标注——这可是她从不对外人展示的私人笔记方法。
“谢谢。”言初的声音轻得如同呢喃,几乎听不见。
夏白玺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便又重新投入到阅读中。但若是有人仔细观察,会发现她手中的书已经十分钟没有翻动过一页了。
午休时分,六人组齐聚在图书馆外的银杏树下享用便当。
夏白玺优雅地小口咀嚼着自制的饭团,静静聆听楚清越分析历年奖学金获得者的成绩分布。
“……所以理科的权重比文科大概高5%左右。”楚清越总结道。
言初安静地坐在夏白玺右侧,只吃了半个三明治便放下了。夏白玺用余光留意到,她几乎没动便当里的配菜——这是言初身体不适的典型前兆。
“吃完。”夏白玺突然开口,同时将一个保温杯推到言初面前,“红枣茶。”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其他四个人的动作瞬间定格。
韩昭悦的眼镜差点滑落到鼻尖,赵星若手中的笔写错了法语单词,就连一向专注的魏砚书也从法律文书中抬起了头。
言初看着那个印着雪花图案的保温杯——那是去年冬天夏白玺生日时,她送的礼物。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杯子,轻轻抿了一口。
“太甜。”言初轻声评价,可双手却下意识地捧紧了杯子。
夏白玺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弧度:“加了蜂蜜。”随即,她转向其他人,瞬间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口吻,
“面试准备应当侧重科研项目经历,去年有87%的获奖者都具备相关背景。”
话题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被带过,但楚清越和赵星若还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期末考试那天,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夏白玺身着熨烫得平平整整的白色衬衫,领口的扣子一丝不苟地系到最上面一颗。
她提前二十分钟抵达考场,先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了桌椅,才从容不迫地入座。
言初的座位在她斜前方。夏白玺注意到,今天的言初格外安静,就连翻动试卷的声音都比平常轻柔许多。
第三场考试进行到一半时,夏白玺发现言初的后颈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握笔的姿势也变得有些僵硬。
终于,交卷铃响起。言初强撑着完成考试,走出教室后,脚步踉跄地走到角落,再也支撑不住,缓缓蜷缩着蹲下。
夏白玺交完卷后,便开始四处寻找言初,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她。
夏白玺的反应快如闪电,一个箭步冲上前,右手稳稳托住言初的下巴,左手同时接住了她即将坠落的钢笔。她动作流畅自然,仿佛经过无数次演练。
“让一下。”夏白玺的声音冷冽而坚定,周围围观的同学不自觉地让出一条通道。
她迅速单手解开制服外套的扣子,将衣服轻柔地披在言初肩上,接着弯腰将人抱起——不是浪漫的公主抱,而是更为专业的急救姿势,一手稳稳托背,一手托住膝盖,确保言初的呼吸道畅通无阻。
医务室里,校医量完体温后,不禁皱起了眉头:“39.1度,过度疲劳。你们这些精英班的孩子……”
“葡萄糖和退烧药,谢谢。”夏白玺打断校医的话,声音依旧平静,但语速却比平时快了12%。她接过药袋,精准地按照说明书配好剂量,“温水,250毫升,45度最佳。”
校医挑了挑眉,将水杯递给她:“你学医的?”
“常识。”夏白玺简短地回答,扶起言初喂药的动作却轻柔得让人动容。
言初在半梦半醒间,配合地吞下药片,苍白的脸上,睫毛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夏白玺的手指在她嘴角停留了半秒,轻轻拭去一滴不小心溢出的水珠。
“你们是……”校医试探着问道。
“同学。”夏白玺已经退回到安全距离,有条不紊地重新系好衬衫袖口的扣子,“普通同学。”
言初悠悠转醒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夏白玺挺直的背影。她正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在笔记本电脑上专注地处理着什么,侧脸在夕阳的余晖下,如同雕塑般线条分明。
“几点了?”言初轻声问道。
夏白玺合上电脑,转身面向言初,动作不疾不徐:“17:23。”
言初垂下眼眸:“对不起。”
“为什么道歉?”夏白玺走到病床边,声音平静依旧。
“瞒着你……”
夏白玺突然伸出手,食指轻轻抵在言初的唇上。这个意料之外的举动,让两人都瞬间愣住。
夏白玺率先回过神来,迅速收回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下不为例。”她说道,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言初看着夏白玺转身收拾东西的背影,第一次注意到她的耳尖泛着淡淡的红晕。
成绩公布的那天,六人组凭借出色的实力,全部跻身前三十名。夏白玺和言初并列第一,站在颁奖台上,夏白玺的目光穿过人群,与站在最后一排的言初对视。
言初轻轻点头,这简单的动作,是她们之间独有的默契,胜过千言万语。
仪式结束后,夏白玺在储物柜前与言初相遇。
“恭喜。”言初说道,这已是她今天说的第三个词。
夏白玺将奖学金证书对折,优雅地放入包中,神色如常:“意料之中。”
“谢谢你的笔记。”
“不必客气。”
两人并肩朝着校门走去,中间依旧保持着那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夏日的阳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偶尔重叠在一起,又很快分开。
“暑假……”夏白玺难得地先开口。
“图书馆。”言初默契地接上她的话。
夏白玺微微点头,嘴角浮现出那个只有言初能够察觉的微笑。
她抬头望向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第一次觉得,盛夏的炎热似乎也不再那么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