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晨光洒在鹰嘴崖上,雪地里的弹坑结着薄冰,战士们正用铁锹平整土地,把缴获的鬼子坦克残骸拖到兵工厂 —— 这些扭曲的装甲板,是王铁匠眼里最好的 “宝贝”。徐昊蹲在一辆被炸毁的九七式坦克旁,用粉笔在装甲板上画着切割线,系统面板显示【轻型反坦克炮炮管所需钢材厚度:15mm】,而眼前的装甲板刚好达标,只是需要精准切割,避免浪费。
“徐参谋,这装甲板太硬了,咱们的钢锯条都磨断三根了!” 一个年轻工人跑过来,手里拿着根锯齿崩缺的锯条,脸上满是焦急,“王师傅说,再这么切,今天最多能弄出两根炮管,离您说的‘一个月十门’差远了!”
徐昊抬头望去,兵工厂的熔炉旁堆着二十多块装甲板,王铁匠正戴着老花镜,用卡尺量着一块刚切好的炮管坯,眉头拧成疙瘩:“厚度够了,但平整度差 0.5mm,装炮架时会晃。咱们没有铣床,只能靠手工磨,太费时间了!”
这时,张大爷扛着根磨得发亮的钢钎走过来,身后跟着几个老石匠:“小徐,老王,俺们琢磨出个法子!把装甲板架在火上烧红,用这个钢钎凿,再用磨石磨,比锯条快多了!俺们村以前凿石碑,都是这么干的!”
徐昊眼前一亮,立刻让战士们按张大爷的法子试。装甲板在熔炉里烧得通红,老石匠抡起钢钎,“砰砰” 几下就凿出大致形状,再用粗磨石打磨,果然比钢锯快了三倍。王铁匠摸着打磨好的炮管坯,激动得手都抖了:“成了!这么干,一天能出五根炮管,一个月肯定能造十门反坦克炮!”
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 炮架的木材不够。轻型反坦克炮的炮架需要坚硬的榆木,鹰嘴崖周边的榆树林在之前的战斗中被鬼子烧了大半。李婶带着几个妇女来找徐昊时,手里抱着捆晒干的藤条:“徐参谋,俺们用藤条把两根松木绑在一起,再裹上浸过桐油的麻布,俺家男人以前用这法子做过牛车辕,能扛住两百斤的力道!”
徐昊让战士们试做了一个炮架,架上炮管测试后,发现稳定性居然比纯松木还好。“太谢谢你们了!” 徐昊握着李婶的手,她的手上满是藤条勒出的红痕,却只是笑着说:“谢啥!你们为俺们打鬼子,俺们做点小事算啥!”
当天下午,第一门轻型反坦克炮终于组装完成。炮管是用坦克装甲板锻打的,炮架缠着藤条和麻布,炮轮是用鬼子的废弃车轮改造的,看起来虽然简陋,却透着股硬气。徐昊带着反坦克连的战士去后山试射,目标是三百米外的坦克残骸。
“放!” 徐昊一声令下,炮手扣动扳机,穿甲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坦克残骸的装甲,“轰隆” 一声,装甲被击穿个拳头大的洞。“中了!” 战士们欢呼起来,反坦克连连长激动地拍着炮管:“有这玩意儿,下次再遇到鬼子坦克,咱们再也不用靠命填了!”
徐昊打开系统面板,【轻型反坦克炮量产进度:10%,评价:良好】,心里松了口气 —— 按这个速度,月底就能给每个营配两门,独立团的反坦克能力会大大提升。
另一边,新兵训练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王小二现在成了新兵班的班长,带着二十个新参军的年轻人,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他把自己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教给新兵:“扔手榴弹要转腰甩臂,不然扔不远;打鬼子时别慌,先找掩护再开枪……”
周铁柱虽然还坐在轮椅上,却每天都来训练场。他把重机枪架在轮椅旁,手把手教新兵拆枪:“这枪的供弹槽要常擦,不然容易卡壳;撞针要是松了,得用钳子捏紧,记住了?” 有个新兵拆枪时把弹簧弄丢了,急得直哭,周铁柱从怀里掏出根备用弹簧 —— 这是他从牺牲战友的枪上拆下来的,一直带在身上:“别哭,俺们当兵的,要能扛事。弹簧丢了能找,要是战友的命丢了,可就找不回来了。”
新兵们听着周铁柱的话,都低下头,训练更认真了。王小二看着眼前的场景,想起半个月前牺牲的战友,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新兵带好,让他们少流血,多杀鬼子。
李云龙和赵刚则忙着根据地的建设。李云龙想把独立团扩编为三个营,再组建一个炮兵连,赵刚却觉得应该先巩固根据地,让老乡们安心种地:“老李,现在刚打完仗,老乡们的房子还没修好,粮食也不多,咱们扩编太快,会增加老乡的负担。”
“俺知道!” 李云龙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根草棍,“可鬼子不会给咱们时间!北平师团虽然退了,但他们肯定还会来,咱们多一个营,就多一分胜算!”
两人正说着,通信兵跑过来,手里拿着师部的电报:“团长!政委!师部让咱们护送一批药品和粮食到邻县的根据地,那里刚被鬼子袭扰过,急需物资!”
李云龙立刻站起来:“好!俺亲自去!徐昊,你带反坦克连和王小二的新兵班,跟俺一起去!赵刚,你留在鹰嘴崖,盯着兵工厂和训练!”
赵刚点点头:“你们路上小心,我已经让老乡们准备了马车,还安排了县大队的游击队员护送。”
第二天清晨,护送队伍出发了。二十辆马车装满了药品和粮食,徐昊带着两门轻型反坦克炮,王小二的新兵班负责警戒,李云龙骑着马走在最前面。山道上的积雪还没化,马车走得很慢,战士们轮流推车,汗湿了军装,却没人叫苦。
中午时分,队伍走到一处山谷,突然传来 “砰” 的一声枪响 —— 是鬼子的冷枪!徐昊立刻让队伍隐蔽,反坦克炮架在土坡上,王小二带着新兵班往枪声方向摸去。
没过多久,王小二跑回来:“徐参谋!是一小股鬼子,大概二十人,躲在前面的山洞里,想抢咱们的物资!”
李云龙冷笑一声:“他娘的!胆子不小,敢抢老子的东西!徐昊,用反坦克炮轰他们的山洞!王小二,你们新兵班负责堵他们的退路!”
两门反坦克炮同时开火,炮弹落在山洞门口,炸得碎石乱飞。鬼子慌了神,想从山洞后逃走,却被王小二的新兵班拦住。新兵们虽然是第一次实战,却一点不慌,按训练的战术,两人一组,一人射击,一人装弹,很快就把鬼子的退路堵死。
“冲!” 李云龙大喊着,拔出驳壳枪冲了上去。战士们也跟着冲锋,反坦克连的战士用反坦克枪打跑了想突围的鬼子,王小二带着新兵班冲进山洞,把最后几个鬼子歼灭。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共歼灭鬼子十九人,缴获了十支三八大盖和两百多发子弹,新兵班无一伤亡。王小二拿着缴获的步枪,兴奋地对李云龙说:“团长!俺们新兵班也能打鬼子了!”
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以后好好带新兵,争取多杀鬼子!”
傍晚时分,队伍抵达邻县根据地。当地的老乡们早就等在村口,看到物资,都激动地围上来:“谢谢你们!要是没有这些药品和粮食,俺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
晚上,根据地的干部设宴招待他们。李云龙喝着酒,对当地干部说:“以后要是鬼子再来袭扰,就给俺们独立团发电报,俺们一定赶来支援!”
第二天清晨,护送队伍往回走。路上,徐昊收到侦察兵的消息:“徐参谋!鬼子的北平师团在阳原补充了兵力,还来了一批新的坦克,估计很快会对周边的根据地发动袭扰!”
李云龙皱起眉头:“他娘的!看来这仗还没打完!徐昊,回去后抓紧反坦克炮的量产,再让新兵班加强训练,咱们得随时准备打鬼子!”
徐昊点点头:“放心,兵工厂那边已经在赶造了,新兵班也会加强实战训练,保证能拉得出、打得赢!”
回到鹰嘴崖时,天已经黑了。赵刚带着战士们和老乡们在村口等着,看到他们安全回来,都松了口气。王铁匠跑过来,手里拿着刚锻好的反坦克炮炮管:“小徐,俺们今天又造了三根炮管,再过十天,就能再组装两门反坦克炮!”
周铁柱也坐着轮椅过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徐参谋,俺把重机枪的保养方法都写下来了,给新兵班的同志们看看,让他们多学学!”
徐昊看着眼前的战友们和老乡们,心里满是温暖。虽然鬼子还在虎视眈眈,但他们有精良的武器、训练有素的战士、支持他们的老乡,还有团结一心的信念,一定能打赢接下来的战斗。
当天晚上,独立团召开了干部会。李云龙指着地图:“鬼子肯定会来袭扰,咱们得在鹰嘴崖外围再设两道防线,用反坦克炮和地雷区挡住他们的坦克;徐昊,你负责装备和训练;赵刚,你负责根据地的建设和物资储备;周铁柱,你伤好之前,就负责新兵的武器教学;王小二,你的新兵班要尽快形成战斗力,随时准备上战场!”
所有人都齐声应道:“是!”
夜深了,鹰嘴崖的兵工厂还亮着灯。王铁匠带着工人们连夜锻打炮管,炉火映着他们满是油污的脸;训练场上,王小二带着新兵班在练夜袭,手电筒的光柱在雪地里晃来晃去;李云龙和赵刚在山洞里研究地图,时不时争论几句,却很快达成一致;周铁柱坐在轮椅上,在灯下修改重机枪的保养手册,脸上带着坚定的表情。
徐昊站在鹰嘴崖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的群山。虽然抗战还很漫长,还会有更多的牺牲和挑战,但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跑鬼子,迎来胜利的那一天。他打开系统面板,【主线任务 “战后重建与备战” 已触发,目标:完成十门轻型反坦克炮量产,新兵班形成战斗力,抵御鬼子残余袭扰,奖励:铁血积分 4000,解锁 “重机枪弹链量产工艺”】。
他握紧拳头,心里默念着:鬼子,来吧!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用钢铁和热血,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等着你们来送死!
远处的阳原方向,鬼子的坦克轰鸣声隐约传来,一场新的战斗,正在悄然酝酿。但鹰嘴崖的每个人都眼神坚定,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