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来的面包车碾过城郊的柏油路时,安诺指尖还沾着点未擦净的岩粉——那是昨天从墨山石屋带回来的黑色琉璃碎片磨的,她把碎片裹在软纸里,塞进了物理笔记本的夹层,此刻低头就能摸到硬邦邦的轮廓。车窗外的风带着桂花香飘进来,混着面包车里淡淡的尘土味,江树正坐在旁边,用放大镜最后检查一遍砂岩样本,镜片反射的晨光落在他摊开的《岩石分类手册》上,页脚还沾着墨沼边的湿泥印。
“还有二十分钟到学校,”林清握着方向盘,瞥了眼后视镜里打盹的鲁小山,“你别抱着样本盒睡,昨天刚整理好的标签,蹭掉了又得重写。”
鲁小山迷迷糊糊睁开眼,赶紧把怀里的样本盒抱稳:“知道了知道了……对了,校门口的张记早餐铺应该还开着吧?我想喝豆浆配肉包,考察这几天天天吃压缩饼干,嘴里都没味了。”
陈砚坐在副驾,正低头对着手记残页出神,闻言把纸页轻轻折好,塞进手册的塑料夹里:“应该开着,不过得快点,第一节课是李老师的物理课,他最讨厌迟到。安诺,你上周缺的课,今天可得好好听,不然笔记补到天黑都补不完。”
安诺点头,摸了摸笔记本夹层里的琉璃碎片,忽然想起什么:“江树,你上次说用岩层断层类比向心力,今天午休能不能再跟我讲一遍?我昨天对着公式看了半小时,还是没弄明白怎么代入数据。”
江树收起放大镜,把样本盒放进脚边的纸箱:“行,午休咱们去社团教室,我把上次画的受力分析图带来,再拿块砂岩样本给你演示,就像看断层滑动方向一样,找对‘中心点’就好懂了。”
说话间,面包车已经拐进了熟悉的街道,星野高中的校门渐渐清晰,门口已经有不少学生背着书包往里走,穿着校服的值日生正站在门口检查校牌。林清把车停在教职工停车场,鲁小山率先跳下去,扛起装样本的纸箱就往教学楼跑,差点撞上抱着教案的语文老师:“鲁小山!慢点跑!箱子里装的什么?摔了我饶不了你!”
“是地质社的岩石样本!要赶在早读课前搬去社团教室!”鲁小山回头喊,脚步却没停,纸箱角蹭过走廊的瓷砖,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林清无奈地摇摇头,和江树一起搬剩下的纸箱,安诺和陈砚跟在后面,手里抱着手记和物理笔记本。走廊上的晨铃刚响过第一遍,不少同学看到他们搬着纸箱,都好奇地围过来:“地质社这次去考察,带回来什么好东西啊?是不是又有奇怪的岩石?”
“有块含石英结晶的砂岩,还有……”安诺刚要往下说,突然想起夹层里的琉璃碎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赶紧改口,“还有些普通的页岩样本,准备当科技节的展品。”
陈砚悄悄拉了拉她的胳膊,示意她别多说,两人跟着林清往四楼的社团教室走。推开教室门,熟悉的岩石粉尘味扑面而来,靠墙的样本柜里整齐地摆着之前采集的矿石,黑板上还留着上次画的地质构造图,角落里的显微镜旁放着半盒没吃完的粉笔。鲁小山已经把样本盒放在桌上,正忙着拆包装,看到他们进来,招手道:“快过来帮忙!林清说要把最完整的那块砂岩放在展示柜最上面,吸引评委注意!”
众人立刻分工,林清和江树负责摆放样本,安诺和陈砚则开始整理说明卡。安诺低头写着“采集日期:9月15日,采集地点:城郊西山地(原矿洞区域)”,指尖偶尔碰到笔记本夹层里的琉璃碎片,忽然想起昨天在石屋看到的黑色容器,还有纸条上“墨海”两个字,心里莫名沉了沉。
“安诺,发什么呆呢?”陈砚碰了碰她的胳膊,“说明卡写完了吗?林清催着要贴在样本盒上呢。”
安诺回过神,赶紧把剩下的信息填完:“写完了写完了……对了,你那本手记,要不要找个时间把关于西山地的记录整理成电子版?王老师说社团档案得补全。”
陈砚点头,把手里的说明卡递给林清:“等周末吧,这几天要准备物理小测,还要帮鲁小山补他落下的数学作业,忙不过来。”
这时,早读课的铃声突然响了,鲁小山一拍脑袋:“完了!我还没去买早餐!安诺,你帮我带一份豆浆和肉包,我先去教室占座,不然最后一排的位置要被人抢了!”
没等安诺答应,鲁小山已经跑出了社团教室,林清无奈地摇摇头:“别管他,让他自己饿着,谁让他总是丢三落四。我们也赶紧去教室,李老师的物理课,迟到一分钟都要罚站。”
众人收拾好东西,锁上社团教室的门,往高二(2)班走去。走廊上的学生已经不多,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映出长长的影子。安诺走在最后,摸了摸笔记本夹层里的琉璃碎片,心里想着:等周末整理手记时,或许能从残页里找到更多关于“墨海”的线索,但眼下,还是先把物理笔记补好,别再让李老师点名批评了。
走进教室时,李老师已经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教案,看到他们进来,只是淡淡瞥了一眼:“下次早点,别踩着铃声进教室。安诺,你上周缺的课,下课来我办公室一趟,我给你划重点。”
安诺赶紧点头,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江树已经把物理笔记本摊开,上面提前画好了受力分析图,旁边还写着“重点看例3,类比断层滑动”的小字。安诺心里一暖,摸了摸笔记本夹层里的琉璃碎片,悄悄把它往更深处塞了塞——墨山的经历是秘密,也是他们几人间的约定,而眼下的校园生活,才是最真实的日常,只是那片藏在碎片里的“墨海”,终究还是在心里留了一道浅浅的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