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与未知信号的对话在数学的宇宙语中谨慎地进行着。基础几何图形、素数序列、物理常数……这些承载着理性之美的信息被转化为特定的“星辉”波动,持续发送出去。对方的回应始终是模仿与微调,仿佛一个极度谨慎又充满求知欲的学生,在反复临摹老师的笔迹,却尚未学会组织自己的句子。
“他们的学习速度在加快,”通讯官紧盯着频谱分析仪,“现在模仿我们发送序列的误差率已经低于万分之五。但他们依然没有尝试构建任何自主信息。”
维克多凝视着主屏幕上那片信号来源的小行星带,密集的碎石和冰晶在远方恒星的照耀下闪烁着,如同一条漂浮的钻石河流。信号源就隐藏在这条河流的深处。
“派遣‘萤火虫’探测器,”他下令道,“保持隐蔽模式,抵近侦察。我要知道我们在和什么东西对话。”
两架仅有穿梭艇大小的“萤火虫”探测器从“开拓者号”腹部悄然释放,如同真正的萤火虫般悄无声息地滑向小行星带。它们装备了最先进的被动传感器和光学迷彩,旨在不惊动目标的情况下获取信息。
几个小时在紧张的等待中度过。当“萤火虫”传回第一组高分辨率图像时,舰桥上一片寂静。
图像显示,在小行星带核心区域,几块最大的小行星表面,覆盖着一种奇特的、非自然的构造。那并非建筑,更像是某种……生长物。巨大的、半透明的、类似真菌菌丝网络的银色结构缠绕着岩石,它们缓慢地脉动着,内部流淌着微弱的能量光晕。在这些网络的关键节点上,镶嵌着一些更加复杂的、不断变换形态的几何晶体结构——未知信号的源头,正是这些晶体。
没有飞船,没有基地,没有肉眼可见的生命形态。只有这片仿佛与岩石共生、依靠吸收恒星辐射和宇宙粒子能量存活的、沉默的银色网络。
“一种……基于硅基或能量基的……分布式生命体?或者说……智能生态系统?”艾拉通过视频连接,声音带着植物学家的惊叹与困惑,“它们没有移动能力,或者说,这片小行星带就是它们的‘身体’。”
“它们在利用我们,”维克多沉声道,指向能量读数,“看这里,当我们发送‘星辉’信号时,这些网络节点的能量活性显着提升,它们在吸收并解析我们的能量模式。我们的沟通尝试,在无意中成了它们的‘营养’。”
就在这时,一直专注于信号分析的凯伦(通过远程数据链连接)传来了新的发现。
“指挥官,我分析了所有接收到的模仿信号,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被重复的‘背景噪音’模式。它被隐藏在主信号之下,非常古老,几乎消散……但结构上,与我们在‘数据化石’中记录的前代文明某个早期探索时代的求救信号……有百分之三十一的相似度!”
所有人心中一凛。
前代文明的求救信号?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与这个沉默的银色网络又有什么关系?
“尝试剥离这个‘背景噪音’,用最大功率放大,用‘星辉’能量模拟其原始频率发送回去!”维克多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当经过“星辉”强化的、模拟前代文明求救信号的波动定向发送向那片银色网络时,异变发生了!
整个银色网络的脉动骤然停止!
紧接着,所有节点晶体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刺目的银光!那光芒并非攻击,而是充满了某种……激动与悲怆的情绪!
一段更加清晰、却依旧残缺破碎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向“开拓者号”:
· ……家园……失落……
· ……守望者……职责……延续……
· ……警告……‘收割’……并非……唯一……
· ……‘摇篮’之外……仍有……‘捕食者’……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银色网络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恢复了之前缓慢脉动的状态,仿佛刚才那剧烈的反应耗尽了它积攒的能量。无论“开拓者号”再发送任何信息,它都再无回应,变回了那个沉默的模仿者。
舰桥上,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更多的疑问。
这个奇特的银色网络,似乎是前代文明留下的某个“守望者”?它守护着某种警告?它提到的“摇篮”之外仍有“捕食者”是什么意思?难道“深渊监察者”并非唯一的威胁?
维克多看着那片重归沉寂的小行星带,意识到他们的探索,不仅是在寻找新的朋友,更可能是在揭开一层层覆盖在宇宙残酷真相之上的面纱。
“记录所有数据,设定为最高加密等级。”他声音低沉,“航向不变,继续前往‘回响节点-7’。但把这次遭遇的坐标和警告信息,同步传回庇护所。”
“星尘之帆”调整方向,再次启航,将那片隐藏着古老悲歌与未知警告的银色网络留在了身后。深空的帷幕刚刚揭开一角,显露出其下隐藏的、远比他们想象中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宇宙图景。
黎明的光芒虽已播撒,但照亮的前路,却布满了更多深邃的阴影与未解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