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点的别墅客厅,水晶灯在精装天花板上投下冷光。李铁柱用钥匙撬开微波炉取出凉透的饺子,餐盘边缘还贴着儿子用蜡笔写的“爸爸生日快”——
“乐”字被油渍晕开了。
栓子抱着施工日志跟进屋,见状缩脖子:“柱子哥,小继业今天在学校造句‘我爸爸是盖楼的’……老师让用‘温暖’造句,他写‘温暖的混凝土’。”
李铁柱咀嚼的腮帮突然停滞,饺子皮粘在上颚:“……总比他爷爷强。”他咽下冷硬的面团,“我小时候写‘我爸爸是打铁的’,炉灰眯了眼都挤不出半粒泪。”
(儿童房传来积木倒塌的巨响。李铁柱快步推门,正看见儿子把“星辰花园”模型塔吊掰断。孩子尖叫着扑向保姆:“张阿姨!有陌生人!”
王亚茹裹着湿发从浴室出来,毛巾按在滴水的发梢:“上个月家长会,老师问继业‘爸爸做什么工作’——”她拾起断裂的塔吊构件,“你儿子答‘住宾馆的叔叔’。”
(次日清晨餐桌,李铁柱试图把煎蛋摆成小熊形状。儿子用叉子戳散蛋黄:“我们班王梓涵爸爸每天接送都带糖葫芦。”
“明天!明天爸爸带你去游乐园!”李铁柱掏手机要记备忘录,屏幕亮起十七个未接来电——全是工地紧急事务。
孩子突然伸手摸他西装翻领:“爸爸的衣服……有水泥味道。”小拇指勾出藏在领缝里的碎石子。
(家族聚餐时,李母颤巍巍夹来红烧肉:“柱子,继业班主任说孩子总在课间数对面工地吊车……”
李铁柱正用筷子在餐盘里画户型图:“妈,那项目是陈嘉明卡着咱们的咽喉!”
老太太突然把假牙摘下来拍在桌上:“你三岁发烧说胡话,攥着打铁的锤子喊爹——”假牙在盘沿磕出脆响,“现在你儿子攥着玩具吊车喊叔叔!”
(深夜书房,王亚茹把离婚协议压在建筑图纸上:“不签字的条件?”她指尖点着条款里“每周至少三天回家吃晚饭”,“把这条改成分居试运行。”
李铁柱用红笔在协议背面画施工节点图:“你记不记得摆摊那年,咱俩分吃最后一个馒头……”红墨水洇透了纸背,“你说‘李铁柱,将来要有天天吃肉的苦日子’。”
窗外突然传来儿童啼哭。两人冲进卧室,孩子正抱着滚烫的额头说梦话:“爸爸的楼……塌了……”
(医院输液厅,李铁柱举着手机远程指挥基坑抢险。孩子突然拔掉针头跳下椅:“我去帮爸爸扶塔吊!”
王亚茹一把抱住儿子,泪滴在退烧贴边缘:“你看看!高烧四十度还在替你操心!”
护士过来换药时轻笑:“李先生,您儿子刚说梦话——‘混凝土养护要洒水’。”
(次日工地例会,李铁柱突然打断项目经理汇报:“谁了解儿童心理学?”
满场寂静中,他打开儿子落下的文具盒,蜡笔涂抹的便签粘在进度表上——“爸爸的楼什么时候盖完?”
栓子凑过来看:“要不……把继业接来工地过周末?”
“然后让他看爆破障碍物?”李铁柱把便签塞进安全帽内衬,“还是看质检站刁难他爹?”
(王亚茹在集团中秋晚会台下调整演讲稿,儿子突然拽她旗袍:“妈妈,爸爸在台上为什么总揉腰?”
追光灯扫过李铁柱后腰,西装褶皱里露出半截膏药。她咬断串词卡片:“因为你爸爸的腰——”纸屑飘进香槟杯,“替你撑过太多摔不着的跤。”
(国庆长假第三天,李铁柱被迫休假带儿子逛商场。孩子在玩具反斗城门口刹住脚,小手指着消防示意图:“爸爸,这商场层高不够装自动喷淋。”
路过的陈嘉明闻言驻足:“李总,令郎倒是尽得真传。”他弯腰递出棒棒糖,“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爸爸总输给我吗?”
孩子突然抢过糖砸在地上:“你商场扶梯坡度超标了!”
(深夜,李铁柱发现儿子在被窝里打手电看《建筑施工规范》。他夺过书册时,孩子眼泪砸在睡裤上:“背会这个……爸爸就能早点回家吗?”
卫生间传来王亚茹的呛咳声。李铁柱用规范书页折纸飞机,载着儿子飞过吊灯:“明天开始,爸爸每天教你认钢筋型号——”飞机撞碎在婚纱照上,“认错一根,我陪你多睡十分钟。”
(次月项目验收现场,李铁柱正与质检员争执。儿子突然举着冰淇淋挤进人群:“叔叔!Gb第4.2.5条说……”
全场愕然中,孩子舔着融化的奶油背诵:“受力钢筋安装允许偏差是±5毫米!”他踮脚把冰淇淋抹在检测仪上,“你刚才量的是7毫米!”
质检员涨红脸翻规范时,李铁柱突然扛起儿子骑在肩头。孩子俯身搂住他额头,奶香混着水泥味扑面:“爸爸,我背规范比背唐诗快……”
(圣诞节工地开放日,王亚茹带着儿子来送暖饮。孩子蹲在基坑边用树枝写公式,突然仰头问:“妈妈,爸爸盖的楼会不会想爸爸?”
塔吊铃声随风传来,她将暖手宝塞进孩子衣领:“你看每扇窗里的灯光——”远处楼宇相继亮起灯火,“都是爸爸来不及说的晚安。”
(年终颁奖礼上,李铁柱抱着“十大企业家”奖杯致辞。聚光灯突然扫到台下——儿子正趴在王亚茹膝头,用奖状背面画全家福:西装男人腰间别着塔吊,裙装女人发簪是钢笔,小男孩站在他们掌心,举着比人还高的糖葫芦。
李铁柱突然扯下耳麦跳下舞台,奖杯滚过红毯发出空旷回响。在万千镜头前,他举起儿子画作投向投影幕布:
“这——才是我今年最重要的项目!”
闪光灯淹没三人相拥的剪影时,栓子偷偷把“混凝土养护记录”塞进孩子背包。最后一页有行稚嫩铅笔字:“今天爸爸回家吃晚饭,楼盖得很慢,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