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萧夜澜的关注,暗中调查
“只是谈了些笔墨文章?”
“自然不止,”柳惊鸿坦然地迎上他的目光,甚至主动坐到了他对面的椅子上,为自己倒了杯茶,“赵大人博古通今,从书法聊到画作,又从画作聊到古籍兵法。惊鸿听得入了迷,竟忘了时辰。说起来,赵大人对边境战事似乎忧心忡忡,言语间颇多愤慨。”
她没有隐瞒,反而主动抛出了一部分事实。最高明的谎言,从来都是九分真,一分假。她将话题引向赵清平的“愤慨”,却绝口不提愤慨的缘由和对象。
这就像是给他看一幅画,却只让他看到画的一角。
萧夜澜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她:“他都愤慨些什么?”
柳惊鸿捧着茶杯,感受着掌心的温度,微微蹙眉,露出一副努力回忆又有些困惑的神情:“说得有些深了,惊鸿也听不太懂。好像是……说如今兵部的军备采买,流程繁琐,耗费巨大,远不如前朝的法子有效。还提到了什么‘实物交割’,什么‘银钱开路’,听得我云里雾里。”
她巧妙地将赵清平那些要命的言论,转化为一个不谙世事的王妃听不懂的、枯燥的“专业术语”。
“哦?”萧夜澜放下茶杯,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他还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了。”柳惊鸿摇了摇头,脸上显出几分索然无味,“后来他家公子来了,说是太子殿下在东宫设宴,催着他过去。我看天色已晚,便告辞了。”
她将最后这个关键信息轻描淡写地抛出,然后观察着萧夜澜的反应。
提到“太子”,书房里的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
萧夜澜的眼底,终于有了一丝极细微的变化,快得像烛火的跳动,一闪即逝。
他看着柳惊鸿,眼前的女子一脸坦然,眼神清澈,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她的表演无懈可击,从神态到语气,都找不到任何破绽。
一个刚从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报战中脱身的顶级特工,此刻,却像一个在外面玩累了、回家与丈夫分享趣闻的娇憨妻子。
半晌,萧夜澜忽然笑了。
那笑意很淡,甚至没有到达眼底,只是唇角微微勾起一个弧度。
“看来,王妃今日收获颇丰。”
这句“收获颇丰”,意味深长,像是在说她得到了赵清平的友谊,又像是在说别的什么。
柳惊鸿也跟着笑了,眉眼弯弯,如月牙儿一般:“是啊,不但得了赵大人的赞赏,还约好了下次再去拜读他收藏的孤本呢。王爷,夜深了,你也早些歇息吧,我先回房了。”
她站起身,行了一礼,姿态优雅地转身离去,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门被重新关上,书房内又恢复了寂静。
萧夜澜脸上的那点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独自坐在轮椅上,面沉如水,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那片浓得化不开的夜色。
《书谱》残卷?
忘年之交?
谈论兵法?
他一个字都不信。
赵清平是什么人,他比谁都清楚。那是只老狐狸,精明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因为一卷残篇,就对一个初次见面的皇子妃推心置腹?
柳惊鸿,你到底在做什么?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停止了敲击,转而轻轻摩挲着扶手前端雕刻的兽首,那冰冷的触感,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他可以容忍她有秘密,甚至可以欣赏她的手段。但前提是,她的所有行为,都不能脱离他的掌控,更不能威胁到他的计划。
而今天,她去见了赵清平,一个户部的关键人物。
这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凌风。”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淡淡地开口。
一道黑色的影子,如同鬼魅一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书房的阴影里,单膝跪地。
“主上。”
萧夜澜的目光没有从窗外移开,声音冷得像冰。
“去查。”
“查七王妃今天在赵府,和赵清平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
“本王要的,不是她想让本王知道的那些。”
“是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的那些。”
凌风的头垂得更低:“属下遵命。”
话音落下,黑影再次融入黑暗,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里,只剩下萧夜澜一人。他缓缓闭上眼,将自己完全沉入黑暗之中。棋盘上,他这位王妃,这颗最不确定的棋子,终于开始走出了他意想不到的棋路。
有意思。
真的,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