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就职演说:为民服务的坚定承诺
吴小飞抱着那摞文件,像抱着一座摇摇欲坠的小山,站在林枫的办公桌前。他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见到新领导的拘谨,有对这些积压工作终于有人接手的期盼,更多的,是一种长久以来习惯了的麻木和无奈。
林枫的目光从那堆落了灰的文件夹上移开,落到吴小飞的脸上。他头顶的民心值是【+5,试探\/期待】。这个数字很微妙,没有敌意,但充满了不确定。
“吴秘书,是吧?”林枫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先把东西放下,坐。”
“哎,好,好。”吴小飞小心翼翼地把文件放在墙角的空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激起一圈灰尘。他没敢坐实,只在椅子边上欠了半个身子。
“这些都是什么?”林枫问。
“都是下面乡镇报上来的项目。”吴小飞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一丝苦涩,“有几个村子的饮水工程申请,说是水管老化,村民吃水困难;还有两个乡的农田水利改造方案,想修几条灌溉渠;最多的,是扶贫项目……都是些小项目,资金也不多,但一直压着……”
林枫看着那堆文件,又看了看窗台上那盆叶片发黄、了无生气的吊兰。这间办公室,就像它分管的这几个领域一样,被遗忘在了县政府大院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就在这时,桌上的红色座机电话响了起来,铃声尖锐,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吴小飞立刻站了起来,比林枫还紧张。
林枫接起电话,里面传来县府办一个干事公事公办的声音:“林县长,请您马上到一号会议厅,您的就职仪式马上开始。”
“好,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林枫对吴小飞说:“文件先放这儿,我下午回来再看。”
“好的,林县长,您先忙。”吴小飞连忙点头,眼神里却闪过一丝担忧,似乎怕这又是一句客套话,下午回来,这些文件依旧会被遗忘。
林枫没再多说,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走出了办公室。
一号会议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主席台上摆着一排名牌,县里的主要领导悉数在列。台下,是各局委办、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还有一些被特意邀请来的“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
林枫被安排在第一排的侧边位置。他坐下后,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会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向他这里瞟。他就像一个新入学的插班生,坐在一群早已熟悉彼此的同学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的意识里,一片色彩斑斓。
大部分人头顶都是中性的【0】,无感,纯粹的观望。
坐在前排的一些局长,头顶飘着【-10,审视】或【-15,戒备】的数字,这些人,在脑海中的“关系图谱”上,大多是与刘振声或李卫民那张网有牵连的节点。
而在后排,一个穿着朴素的乡镇干部,头顶是【+10,好奇\/期待】,林枫认出那是凤山镇的邻镇,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镇的镇长。他大概是听说了凤山镇的变化,对自己这个新来的副县长抱有某种希望。
整个会场,就像一个微缩的清源县民心生态圈。
仪式流程冗长而刻板。县长李卫民致辞,对林枫的到来表示欢迎,话语滴水不漏,既肯定了组织部门的眼光,也强调了县政府班子的团结,听起来温暖如春风,但林枫看到他头顶的【-20,敷衍\/警惕】丝毫未变。
终于,轮到林枫发言。
在主持人念出他名字的瞬间,全场响起了一阵礼貌性的掌声。
林枫站起身,走到主席台中央的发言席后。他没有带讲稿,只是将双手轻轻搭在讲台两侧。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些或好奇、或审视、或麻木、或期待的脸。
他清了清嗓子,会议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他的开场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让一些准备听长篇大论的干部微微一愣。
“我叫林枫,今天是我作为副县长的第一天。”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刚才王部长宣布了我的分工,分管农业、水利和扶贫。说实话,这几项工作,我以前在乡镇接触过,知道它们的份量。”
他的声音不洪亮,但很清晰,有一种能钻进人耳朵里的穿透力。
“我不想在这里讲太多空话、套话。那些话,文件里都有,大家可能比我还会讲。我就想说几句实在话。”
台下开始有了些微的骚动。李卫民县长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眼皮都没抬一下。而县委书记陈建国,则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看着他。
“分管农业,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事:怎么让咱们县种地的老百姓,忙活一年,口袋里能多剩下两个钱。他们的汗不能白流。”
“分管水利,也是一件事:怎么让该有水的地方,天旱了也能浇上地;怎么让住在河边、山脚下的老百姓,下大雨的时候能睡个安稳觉,不用提心吊胆。”
“分管扶贫,更是一件事:国家给的每一分钱,都要清清楚楚地落到贫困户的手里,变成他们碗里的饭,孩子身上的衣。这笔钱,是‘保命钱’,谁也不能碰,谁碰了,都不行。”
他的话语,没有一句引用文件,没有一个华丽辞藻,就像村口的老支书在开群众大会,直白得近乎粗糙。
但就是这种粗糙,却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在了台下一些人的心上。
后排那个贫困镇的镇长,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他旁边一位看起来像农民代表的老人,原本有些昏昏欲睡,此刻也睁大了眼睛,仔细地听着。
林枫能看到,会场里,开始有零星的、绿色的【+5】、【+10】的数字冒了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做了最后的总结。
“我的能力有限,水平也不高。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从今天起,我会用我的脚,去丈量我分管的每一个村子,每一片农田,每一条河道。我会用我的耳朵,去听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
“我说的再好听,都没有用。最终,要看我做的怎么样。”
“我的工作,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同志,以及全县的老百姓,共同监督。”
说完,他对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话音落下,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几秒钟寂静。
紧接着,掌声响了起来。
这一次的掌声,不再是先前那种礼貌而稀疏的声音。最先用力鼓掌的,是后排那些乡镇干部和群众代表,他们的掌声很响,很实在。随后,前排的掌声也变得热烈起来,像是被带动了起来。
李卫民县长也鼓着掌,脸上带着标准的微笑,只是那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僵。他旁边的几位副县长,一边鼓掌一边低声交谈,眼神里带着一丝看好戏的玩味。
在他们这些官场老手看来,林枫的这番话,太幼稚,太理想化,简直就是政治上的“自杀宣言”。他把话说得这么满,把调子定得这么高,以后但凡有一点做不到,都会成为别人攻击他的把柄。
一个不懂得给自己留余地的干部,是走不远的。这是他们的共识。
只有陈建国书记,他的掌声不重,但很有力。他看着林枫,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他要的,就是这样一把不带鞘的刀,一把敢于直面问题、不懂“圆滑”的刀。
仪式结束,林枫走下主席台。许多人围上来,主动跟他握手。
“林县长,我是水利局的……”
“林县长,有空到我们镇指导工作啊!”
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声声“林县长”,让他有些应接不暇。他能看到,这些人的民心值,大多在【+5】到【+10】之间浮动,是那种典型的“场面上的热情”。
他一一应付着,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脱身,准备返回自己的办公室。
就在他走过通往三楼的楼梯口时,迎面走来几位刚从另一个会议室出来的局长。为首的,正是财政局和国土局的一把手,那张“关系图谱”上,刘振声的左膀右臂。
他们原本正低声说笑着什么,看到林枫,笑声戛然而止。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站在走廊中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那目光,不加掩饰,充满了审视、戒备,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林枫的视线中,几个鲜红的数字清晰地浮现出来。
【-20,戒备\/轻蔑】
【-15,观望\/敌意】
林枫脚步未停,面色平静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到他们,也没有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
在他与他们擦肩而过的瞬间,他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压低了的、充满嘲讽的声音。
“……还真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