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的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巧晴时,却正好见她那双浑圆的大眼睛瞪恨地看着赵灿辰。
瞬间,许氏像是明白了女儿为什么要赶走马氏母女,她原本伸向怀中准备掏银子的手,像是被火烫到一般猛地缩了回来。
许氏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嘴角微微下垂,露出一丝明显的不快。
她用一种冷漠而又生硬的语气说道:“我还有事情要忙,你们走吧。”话音未落,她便像躲避瘟疫一样,急匆匆地转身抬脚穿过月亮门朝着正院走去,甚至都没有回头看巧晴母女一眼。
马氏母女一脸茫然地看着当家夫人的背影消失在正院,方才带着失望一步一步往外走。
“她们又不给我们卖身契,又不留下我们做活,万一将我们转卖,可怎么是好?”马氏忧心忡忡地嘀咕。
巧晴安抚道:“别担心娘,有我爹和哥为他们守铺子,他们不敢将我们转卖。”
马氏叹了口气,并没感觉放松心情,毕竟,她的相公和儿子再能干为小姐赚银子,可她们母女还是被小姐给赶了出来。
由此可见,小姐这人性格极为古怪,让人捉摸不透。
巧晴母女提着包裹灰溜溜地从林家走了出来。
一路上,巧晴在低声咒骂着,“那个克夫的女人,真是不知好歹,居然不听我们的劝告,执意要嫁给那个将死之人。”
“她这样不听人言,离死期肯定也不远了!”
“我还从没看过这样蠢的人,明知死路还要走,她还不如嫁给丞相府的家奴。”
马氏在一旁听着女儿骂个不停,只是不停地叹息着。
她一脸遗憾地说道:“唉,我们好不容易卖身到了一户有小姐的府邸,本以为能跟着小姐过上好日子,谁知道这小姐竟然是个克夫的命。林家小姐虽然长得美貌,也很能干,但可惜,她注定是不能高嫁的,真是太可惜了。”
母女二人长相周正,能说会道,还会做手工针线活,她们本来可以做小工来维持家用,但选择了卖身为奴,实际上她们有更深的算计。
马氏一直是打算让女儿做小姐的陪嫁丫鬟,以后能做通房,甚至是小妾。
女儿做高门男子的小妾,生下一男半女便有了地位。这是他们这种的人家发家致富最快的捷径。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因为马氏的姨侄女儿,便是做了一位九品官员小姐的陪嫁不久,便做了小妾。
姨侄女儿回家给父母祝寿,拉了一车的礼物,让在场的亲戚们羡慕不已,勾引起了马氏母女的期待:我的女儿比姨侄女长得美貌,要是做高门小妾,一定更得宠爱。
她们母女找到人牙子卖身为奴,先一家只有庶小姐没有嫡小姐,后一家是有小姐,哪知老爷没官职,小姐还克夫,她们走了两府皆不如意。
“要是那个汪侍卫不死……”巧晴念念不忘。
在汪侍卫上门提亲时,巧晴悄悄溜出来看了一眼,一下就相中了。
将军府的庶子,长得还好看。
她认为,这才是小姐最适合嫁的人,也是自己最好的归属。
哪知,巧晴的期待只停留了一刻功夫,便回传来了汪侍卫的死讯。
接着是鲁王府的侍卫来提亲,稍后那人又死了。
巧晴见此,心中有些慌了,万一小姐克夫嫁不出去怎么办?
她悄悄对她娘说,“有人来向父亲提亲时,让父亲先选好一两户人家,但不要答复,暂时拖着。”
自从段大义守了银灿灿铺子,又在京城买了一处小院后,上门来给巧晴提亲的人不断。
只不过,因为段大义一家是奴仆,来说的亲也是奴。
同以前不一样的是,以前说的都是做粗活的小二。现在媒人前来说亲的皆是官员家的奴,其中最好的一门亲,便就丞相府肖管家的小儿子。
因丞相夫人吴氏有一个陪嫁的金首饰铺子,紧邻着银灿灿铺子,照看铺子的人是肖管家的二儿子肖二。
有夫人小姐进铺买金首饰,银灿灿在没有夫人和小姐要的款式时,段刚总是会热情地介绍:“隔壁金首饰铺有您们要的样式,他们的价格合理,还是丞相夫人的铺子,买了只会对您们有好处。”
他能说会道,还亲自带着夫人和小姐去了金铺子,“肖掌柜,客人想要卖金首饰。”
“谢谢段兄弟。”肖掌柜感激地致谢。
他那边如果有客人来买金首饰,嫌弃价贵,也会对客人道,“隔壁的首饰款式很新,不如客人去那这试试,说不定能买到满意的首饰。”
就这样一来二去段刚同肖二熟了,两人还热络地称兄道弟。
当肖二知道段刚还有一个妹妹没说亲,得知了巧晴的详细情况。
次日,肖二带带着兄弟肖三进了银灿灿铺子,向段大义介绍了起来,“段掌柜,我兄弟肖三还没说亲,他现在给丞相大人赶马车,很得大人的重视,丞相还说了,让我兄弟以后做丞相府的管家。”
段大义看了肖三,又知道了对方一家在丞相府受重用,心动了,“这桩亲事很不错。”
肖家请人来提亲,段大义很满意,但他还是听从妻子的话,先拖着没答应,找着各种借口“先他们的将八字拿去合一下。”
“让他们两人先见一面,彼此满意再说。”
私下,段大义对马氏道:“肖管家的儿子是我们女儿最好的人选,长得好看,人也能干,一家受重用,未来他还会是丞相府的管家呢。”
马氏也很心动,对女儿说,“要是小姐说不了人家,你不如就定下肖三这门亲。未来做丞相府的管家夫人,也很威风呢。”
“再等等娘,说不定过年前会有更好的消息呢。”巧晴很不甘心做奴妻,丞相府的管家也是奴,她想要做官员的姨娘,做半个主人,才很有可能做主人。
巧晴的的心中一直怀着期待:哪天,突然林道岩官复原职,再次成为王府的侍卫长,他的女儿定能说一门亲事,自己也能跟着小姐做为陪嫁得以嫁过去,便有九成的机会做姨娘。
谁知道,小姐居然要嫁那个快死的人赵灿辰。这让巧晴既失望,又生气,认为小姐不只是连累了自己,还坏了自己的亲事。
巧晴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想法下作,她一直是这么在认为,“哪个小姐的丫鬟不是小妾姨娘呀?能做姨娘,才算是个好丫鬟。”
这也是她娘,从小为她灌输的想法,“女人要嫁好男人,靠上有家世的男人才能得到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