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在冷宫那僻静的角落里,孤零零地摆放着皇后的灵柩。在灵柩的周围,只有寥寥数位公公默默地守着,他们低头站在宽大破旧的院子里显得有些落寞。
此时的御书房里,气氛异常凝重。皇上面无表情地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冷漠而疏离。宗正寺的官员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下方,等待着皇上的旨意。
皇上的声音平静而冷淡,他对宗正寺的官员们吩咐道:“皇后昨夜突患急病,不幸离世。今日下午,你们便将皇后的灵柩移往皇陵安葬。”
房内的官员们对昨晚发生的事情心知肚明——皇上亲手将皇后刺死。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决绝,不仅连丧事都不发,甚至也不昭告天下,就这样草草地将皇后埋葬。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样的做法,恩国公岂能善罢甘休?毕竟,皇后乃是恩国公的嫡亲女儿!
肖丞相眨巴着眼睛,嘴唇微张,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来规劝皇上改变主意。
当他的目光与皇上那冷冽的眼神交汇时,他突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威压扑面而来。
肖丞相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原本到了嘴边的话瞬间又咽了回去。他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不敢再与皇上对视,害怕激怒了皇上,惹来杀身大祸。
加之皇上昨天晚上答应了他,“丞相,年后立你的女儿为后。”
肖丞相想到这里,抬起头来,看向屋内的官员们。
宗正寺的官员们也都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敢回应皇上的话。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犹豫。
皇上见官员们唯唯诺诺的样子,心中的火气愈发升腾起来。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怒声吼道:“你们怕什么?这天下仍然是赵家人的天下,仍然是朕的天下!难道朕的旨意你们也敢违抗?”
“臣遵旨。”官员们忙行礼齐声应道。
皇上这才收起了怒火,他不快地挥手,“你们去办事,朕还有朝事在处理。”
“诺。”官员们行礼后退了出去,丞相也行礼告了退。
就在此时,一道威严的身影从门外迈入,来人一身将军装束,他步履稳健地走到殿内,跪地行礼后,朗声禀报:“启禀陛下,恩国公心怀不轨,意图调兵谋反。臣等已将其派出调兵之人尽数狙杀,并取了他们的首级。如今,我等已将国公府团团围住,只待陛下旨意,便可冲入府内将那叛贼一举拿下!”此人是守城将军黄宽。
黄宽与鲁王的黄侍卫长是亲兄弟,父亲黄伟存一直是先皇的禁卫将军,长子黄定曾是前太子的一名侍卫,前太子被诛,所有的侍卫皆一同被杀。
因黄伟存被先皇安排保护七皇子,也就是现任皇上,所以,一家没有受到一点牵连,反而在皇上上位后,受到了重用。
殿外的官员们听见黄将军说的话后,无惊骇万分,纷纷放慢了脚步,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毕竟,恩国公在朝中势力颇大,若真要将其连根拔起,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屋内,皇上端坐龙椅之上,闻听黄将军的禀报,龙颜大悦,站起身来,走到黄宽的跟前,拍了拍黄宽的肩膀,大赞道:“好!黄将军此番立下大功,朕必有重赏……啊……”话未说完,皇上突然发出一声惨绝人寰的惊叫。
刹那间,殿内的侍卫们如惊弓之鸟般,纷纷冲向龙椅,护驾心切。
那些原本还在殿外逗留的官员们,此刻也顾不得其他,争先恐后地往回跑,一窝蜂地挤进了御书房。
待众人冲进屋内,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只见皇上的胸口赫然插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那剑直透后背,鲜血如泉涌般汩汩流出,染红了龙袍,也染红了地面。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目瞪口呆,满脸惊骇之色。
黄将军却在此时突然高声喊道:“这是恩国公派我来报仇!”言罢,他猛地一抽长剑,只见那剑身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随后他如飞鸟般纵身一跃,飞身跃上房梁,几个闪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众侍卫和官员们在原地惊恐万状。
肖丞相听到众人的呼喊声,心中猛地一紧,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幕——皇上竟然就这样突然驾崩了!
“快传太医!”肖丞相回过神来,扯着嗓子大喊道,声音在殿内回荡,震耳欲聋。然而,还没等他的话音落下,皇上的双眼已经缓缓合上,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机。
众人目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全都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所措。
他们面面相觑,嘴里念叨着:“怎么办?这下怎么办?”恐惧和慌乱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皇上驾崩,又没有储君,这意味着国家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肖丞相身上,仿佛他是唯一能够拯救这个局面的人。
“丞相,快想办法啊!”有人焦急地喊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否则天下必定大乱!”另一个人附和道。
肖丞相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他的心跳急速加快,喉咙干涩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挺身而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恐惧,定了定神,开口说道:“大家先别慌,我们……我们得赶紧商议出一个应对之策。”
“丞相,你快说怎么办?”众人异口同声地追问,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肖丞相,似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肖丞相面色凝重地指着王府的方向,轻声说道:“按照长幼顺序,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当属宋王殿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此刻并不在京城,而是在京城外的皇家别院里养病。”
“要不选鲁王……”丞相有些犹豫。
话音未落,宗正大人突然插话道:“依我之见,还是宋王最为合适。毕竟,鲁王殿下至今尚未有子嗣。”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即便鲁王登上皇位,由于没有儿子可以立为储君,将来皇位的传承恐怕会引发诸多问题。
肖丞相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宗正大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