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极殿那场惊天动地的典礼,像是为两个时代划下的一道清晰的分界线。一面是旧皇权的最终落幕,另一面,则是共和国黎明的冉冉升起。

随着崇祯皇帝“禅位”为立宪君主,整个帝国的上层建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按照顾昭描绘的蓝图开始了重构。议会开始运转,新的律法在不断制定,皇家银行的“龙元”流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而从天津到南京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仿佛是这个新生共和国每一次强劲的心跳。

顾昭本人的大部分精力,也从繁琐的内政中抽离出来。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他最关心,也最擅长的两个领域:一是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与全球战略的部署;二则是以国家科学院为核心的、对未来科技的持续探索。对于具体的行政事务,他放手交给了以新任内阁首辅毕自严为首的、由新旧两派官僚组成的联合内阁。

在顾昭看来,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剩下的,不过是按图索骥的执行而已。

然而,他终究还是低估了一个运转了数千年的古老帝国,其肌体深处所蕴藏的、那种难以言喻的巨大惯性与顽固阻力。

昭武元年的冬夜,南京,内阁值房。

已经年逾古稀的毕自严,这位被顾昭亲自从故纸堆里请出来、以其清廉和卓绝的理财能力而闻名天下的老首辅,此刻却没有丝毫的欣慰。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那座由来自全国各省的奏折堆积而成的小山,紧锁的眉头,仿佛能夹死一只飞虫。

内阁的灯火彻夜通明,但毕自严的心中,却是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这些奏折,不再是过去那种歌功颂德的虚文,也不是党同伐异的互相攻讦,它们的内容无比的实际,却也无比的沉重。它们像无数条看不见的绳索,从帝国的四面八方延伸而来,死死地缠住了新政这部看似马力十足的马车,让它在泥泞的现实中步履维艰。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新政的核心——“一体纳粮”的税制改革。

这项由顾昭亲自制定的、旨在废除一切功名特权、按照田亩数量征收统一农业税的国策,在理论上堪称完美,它足以在几年内,彻底解决困扰历朝历代的财政问题。在最高层级上,凭借顾昭的赫赫威名和镇北军的铁腕,没有人敢公然反对。那些曾经拥有免税特权的王公勋贵和顶级士绅,要么被清洗,要么早已乖乖地将田契交由国家重新丈量登记。

但是,当这项政策下沉到州、县、乡、里,就如同滚烫的铁水,泼进了冰冷而粘稠的泥沼之中。

湖广,麻城县。一个名叫林景云的年轻税务官,正经历着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林景云是西山书院法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他怀揣着改造世界的理想,主动请缨来到这个偏远的县城,负责推行新税法。他拒绝了县令安排的宴请,不收任何乡绅的“冰敬炭敬”,带着几个同样充满理想的同学,背着标杆和最新的测绘仪器,一头扎进了乡野。

起初,一切还算顺利。那些普通的自耕农,听说朝廷丈量土地是为了更公平地收税,都十分配合。但当他们的脚步,踏入县里最大的宗族——黄氏一族的聚居地时,麻烦来了。

黄氏一族,在麻城盘踞数百年,族中出过进士,有功名的秀才更是多达数十人。他们是当地事实上的统治者。

当林景云的测绘队来到黄氏祠堂前的千亩族田时,数百名手持农具、面色不善的黄氏族人,在族长黄四爷的带领下,将他们团团围住。

“后生,你们这是要做什么?”黄四爷靠在一根龙头拐杖上,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林景云不卑不亢地拿出盖着内阁大印的公文,朗声道:“奉内阁令,奉护国主令,清查天下田亩,一体纳粮!黄氏一族亦是大明子民,自当遵守国法!”

“国法?”黄四爷冷笑一声,用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在这麻城,我黄家的规矩,就是法!我黄家的族田,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养活了我黄家上千口人,也庇佑着这方圆百里的乡邻。别说你一个小小的税务官,就是巡抚大人来了,也要敬我黄家三分!”

他话音一落,周围的族人立刻鼓噪起来,手中的锄头和扁担,一下下地敲打着地面,发出沉闷而危险的声响。

林景云的同伴有些害怕了,拉了拉他的衣角。但林景云依旧挺直了腰杆,正色道:“黄族长,我敬你是前辈。但时代不同了,如今的天下,是讲法度的天下。抗拒国法,阻碍丈量,按《帝国安全条例》,是以叛国论处的!”

“哈哈哈!”黄四爷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叛国?我们黄家世世代代给朝廷交税,怎么就叛国了?倒是你们,拿着个鸡毛当令箭,要断我们全族的活路!乡亲们,你们说,咱们能答应吗?”

“不能!”数百人齐声怒吼,声震四野。

最后,林景云和他的团队,被这群“刁民”围困在祠堂里,扬言“再敢动我族田产一寸,就让你横着走不出这个县!”

县令闻讯赶来,却只是和稀泥,劝说林景云“从长计议,不可激起民变”。而林景云知道,这个县令,早就被黄家喂饱了。

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毕自严手中的奏折里,记录着无数个“林景云”的困境。地方上的胥吏、秀才、以及与官府勾结的宗族势力,他们形成了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他们不敢公然对抗中央,却用各种“软抵抗”的手段,将新政消解于无形。

他们制造“阴阳田契”,将肥田报成瘦田,将水田报成旱田;他们谎报田亩等级,贿赂丈量人员;他们煽动不明真相的佃户,暴力抗税;更有甚者,竟敢直接烧毁前来丈量土地的税务所……

政令,出了省城,就成了一纸空文。

如果说“一体纳粮”的困境,是在与盘踞在土地上的旧势力作斗争,那么另一项改革——《商法》的推行,则是在与地方官府和新兴的投机者们角力。

随着顾昭的“皇家商会”改组为国营的“中华供销总社”,其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云裳”布、“雪花”盐、“金刚”牌水泥,开始大规模地向全国铺开。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动了无数地方保护主义的奶酪。

在某些省份,地方官府与本地的商帮勾结,对供销总社的商品,巧立名目,征收各种“过路费”、“落地税”、“市容管理费”,使得其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更有甚者,一些胆大包天的商人,开始大肆仿冒顾昭的产品。他们用劣质的材料,制造出外观相似、但质量天差地别的“假冒水泥”、“山寨云裳布”,以更低的价格冲击市场,不仅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更造成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和民众的财产损失。

一份来自广东的报告称,一座刚刚用“假冒水泥”修建的桥梁,在一场暴雨后轰然倒塌,造成数十人伤亡。

毕自严看着这些奏折,心力交瘁。他一生自诩为能臣,擅长用算盘和账本治理国家。他可以用最精妙的方法,从数字上平衡帝国的收支。但是,他发现,他算得出税收,却算不透人心。他可以罢免一个贪官,却无法铲除滋生无数贪官的那片土壤。

他手中的尚方宝剑,能斩断庙堂之上的藤蔓,却斩不断那深深扎根于乡野的、盘根错节的宿根。

他知道,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一个传统文官的能力范围。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他整理好几份最典型的奏折,乘坐马车,敲响了护国主府的大门。

顾昭的府邸,灯火同样通明。这位共和国的掌舵人,刚刚结束与国家科学院关于“蒸汽轮机小型化”的技术会议。

听完毕自严的诉说,看着这位老首辅脸上深深的疲惫与无奈,顾昭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意外,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他亲自为毕自严倒上一杯热茶,平静地说道:“首辅大人,辛苦了。”

毕自严长叹一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道:“公爷,老臣无能啊!这天下之弊,果真不在庙堂,而在乡野。我等虽有您赐予的尚方宝剑,却斩不断这千丝万缕的人情乡愿,拔不掉这与地方官府勾结的宗族豪强。朝廷的政令,出了南京城,就变了味道;出了省城,就成了一纸空文啊!”

这位在钱粮算计上从未失手的老人,第一次在“人”的问题上,感到了深深的无力。他所熟悉的、那种依靠道德教化和官僚体系自我监督的治理模式,在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顾昭听完,点了点头。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眼神深邃。

“首辅大人,您说得对。指望一群靠着‘旧规则’活了几百上千年的人,去主动遵守‘新规则’,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他们就像一群野狗,你给他们再好的狗粮,他们也改不了吃屎的本性。对于这种烂到根子里的疮,光靠敷药是不够的,必须动刀子。”

毕自严抬起头,浑浊的眼中露出一丝不解。

顾昭放下茶杯,声音变得冰冷而坚决。

“首辅大人莫忧。治乱世,需用重典;革沉疴,亦需猛药。对付这些盘根错节、油盐不进的烂疮,光靠内阁的政令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两把锋利无比、能直插病灶的刀!”

他伸出两根手指。

“一把刀,是查案的刀。它要像鹰的眼睛,看得清所有藏在暗处的污垢;它要像蛇的牙齿,能无声无息地注入毒液,让敌人无所遁形。这把刀,我已经有了,就是小石头的‘国家安全与情报总局’,但它的职责是对外和防范颠覆。对内,我们需要一把专门惩治腐败、监督官员的刀。我决定,将之前只在军中设立的‘廉政公署’,从军队中独立出来,扩编升级,成立‘中华共和国廉政总署’,直接对我和议会负责。他们的权力,将遍及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上至封疆大吏,下至乡间胥吏,皆在其监察范围之内!”

毕自严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是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顾昭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但光有查案的刀,还不够。抓到了人,如果还是交由地方官府去审理,那不过是左手换右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我们还需要第二把刀——审判的刀!”

“我决定,将之前只审理重大叛国案件的‘帝国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常态化、制度化,成立‘共和国巡回法庭’!从西山书院法学院和军法处,抽调最铁面无私、最不懂人情世故的法官和军官,组成数个巡回审判庭。他们不归属于任何地方,手持我的授权令,带着宪兵,巡视全国。哪里有冤情,法庭就设在哪里;哪里有阻碍,审判就在哪里进行!他们不受地方行政干扰,当场立案,当场审判,当场执行!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王法’,究竟能不能下乡!”

顾昭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南京城璀璨的灯火,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

“一把查案,一把审判。廉政公署和巡回法庭,就是新政的两条腿,两把刀。我要用这两把刀,将那些附着在共和国肌体上的烂肉,一片一片地,全部剜掉!纵使鲜血淋漓,也在所不惜!”

毕自严看着顾昭的背影,这位老首辅的内心,一半是震惊,一半是……释然。

他终于明白,自己与这位护国主最大的不同。他像一个修补匠,试图用裱糊的手段,去修复一间千疮百孔的老屋。而顾昭,从一开始,想做的就是将整座老屋推倒,用钢铁和水泥,重建地基。

他们走的,根本就不是一条路。

他站起身,对着顾昭的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公爷深谋远虑,老臣……受教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