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崇祖:南朝“水攻战神”!凭“堰水诱敌+小城设局”,以少胜多退魏军
北魏二十万大军进攻豫州,豫州刺史桓崇祖打算整修外城,同时修筑堤坝拦截肥水,靠水势巩固防御。手下众人都担心这样又劳民又没用,而且双方兵力悬殊,根本没法抗衡。
桓崇祖反驳道:“要是放弃外城,敌军肯定会趁机占领。他们在城外修建了望楼,在城内构筑长围工事,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等着被活捉了!”于是他下令在城西北方向拦截肥水,在堤坝北边修建了一座小城,小城周围挖了深深的壕沟,派几千名士兵驻守。
桓崇祖解释道:“敌军看到这座小城,肯定觉得一攻就能拿下,必然会集中全部兵力攻打,还想趁机破坏堤坝。到时候我们打开堤坝,让洪水冲过去,他们全都得变成浮尸!”北魏军果然中了计,集中兵力猛攻小城。
桓崇祖戴着白纱帽,坐着轿子登上城楼,下令挖开堤坝。洪水汹涌而下,北魏军被淹死的有上千人,只好仓皇撤退。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众寡悬殊+敌军猛攻”困局,关键在“诱敌入局+借力水势”
桓崇祖能以少胜多,核心逻辑是“用小城当诱饵,引诱敌军聚焦攻击,再借助水势形成致命反击”:
- 预判弃城风险:看透“放弃外城=给敌军筑防机会”,避免陷入被动围困;
- 设局精准诱敌:用“小城易攻”的假象,吸引敌军集中兵力,使其忽略堤坝的潜在威胁;
- 借力放大战力:借助肥水的天然力量,将“防御堤坝”转化为“进攻武器”,用洪水弥补兵力不足的短板;
- 镇定把控节奏:敌军攻城时沉着应对,找准时机决堰,最大化反击效果。
二、核心启示:遇“实力悬殊+强敌猛攻”,别硬拼,用“诱敌聚焦+借力破局”取胜
这种“以小诱大、借力打力”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资源博弈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弱势突围:面对行业巨头的强势进攻(如价格战、渠道围剿),别正面硬扛。像桓崇祖那样,用“小众产品\/细分市场”当“小城诱饵”,吸引巨头集中资源投入;同时找准巨头的薄弱点(如供应链短板、用户痛点),借助外部资源(如政策支持、跨界合作)形成“洪水式”反击,打乱巨头节奏;
- 职场攻坚\/资源争取:面对“任务难度大+资源不足”的情况,别盲目蛮干。用“小目标\/试点项目”当诱饵,吸引领导或跨部门关注并投入资源;等资源集中后,借助团队优势、工具赋能等“外力”,集中突破核心难题,用小投入撬动大成果;
- 资源博弈\/风险应对:遇到强势合作方漫天要价或施压,别被动妥协。先抛出“低风险合作方案”(如小城),让对方聚焦谈判;同时摸清对方的核心诉求(如急需市场份额),借助自身的独特资源(如渠道、技术)形成“制衡力”,像“决堰”一样精准反击,争取主动权;
- 策略设计\/节奏把控: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别急于求成。学会“设局诱敌”,让对手按你的节奏行动;同时提前储备“借力资源”(如桓崇祖的肥水),关键时刻果断出手,用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果。
简单说就是:“实力悬殊时,硬拼只会徒劳。关键是用小诱饵让对手聚焦,再借助外部力量形成降维打击,用巧劲代替蛮劲,才能以弱胜强、高效破局。”
【原文】桓崇祖
魏师二十万攻豫州,刺史桓崇祖欲治外城,堰肥水以自固。众恐劳而无益,且众寡不敌。崇祖曰:“若弃外城,虏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则坐成擒矣!”乃于城西北堰肥水,堰北筑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曰:“虏见城小,以为一举可取,必悉力攻之,以谋破堰。吾临水冲之,皆为流尸矣。”魏果攻小城。崇祖着白纱帽,肩舆上城。决堰下水,魏人溺死千数,遂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