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九天十地内部的法则网络梳理顺畅,使其“呼吸”平稳、内敛之后,林玄并未停歇。内部的稳固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威胁来自于外界。他必须将防线向外推移,在世界壁垒之外的虚空中,提前布下手段,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更直接的侵犯。
他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九天十地世界壁垒之外,置身于那片冰冷、空寂、唯有远方星辰提供微光的绝对虚无之中。合体期的修为,让他能短暂抵御虚空的侵蚀,并以自身内天地为支点,在此处稳定存在。
他的神念如同无形的雷达,仔细扫描着九天十地外围的广袤空域。他并非漫无目的地搜寻,而是依据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寻找那些天然的“设伏点”——空间结构相对薄弱、容易产生细微褶皱或涟漪的区域。这些地方,就如同大地上的关隘险口,是穿越虚空时可能选择的路径,也更容易隐藏手段而不被轻易察觉。
历时数月,他最终锁定了数十个符合要求的隐秘坐标。这些坐标点分布看似杂乱,实则隐隐构成了数层环绕世界的预警与阻滞带。
选定了地点,接下来便是布设手段。林玄并未选择炼制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宝阵旗,那等器物能量波动显着,极易被探查和清除。他选择的方式,更加隐秘,也更加致命。
他悬停于一处空间褶皱的阴影之中,双手虚抬,周身法力与神念高度凝聚,引动着周围虚空中最细微的空间尘埃与游离的破碎法则线条。这一次,他并非要凝聚【虚尘】那般极致的杀伐之器,而是借鉴其原理,进行更复杂、更具持续性的构造。
他十指如穿花蝴蝶般舞动,一道道蕴含着他自身对空间、引力、乃至一丝【隐之法则】领悟的符文被勾勒出来,与捕捉到的虚空物质相结合。渐渐地,一枚枚形态各异、仅有指甲盖大小、却内蕴玄机的“法则种子”在他掌心前方凝聚成形。
这些种子形态千变万化,完美地模拟着虚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自然造物。有的形如历经亿万年风吹日晒(虚空中并无风日,乃法则模拟其意)的粗糙顽石,表面布满孔洞,毫不起眼;有的则如同在极寒空域凝结的幽蓝冰晶,折射着遥远的星芒,与背景融为一体;还有的宛若一小片凝固的空间碎片,其存在感微弱到几乎与虚空本身无异。
它们共同的特点,便是绝不散发任何能量波动,其结构稳定得如同天生地养,即便是大乘期修士以神念细细扫描,若非事先知晓并极度专注,也极难将其与真正的虚空自然物区分开来。
林玄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凝聚了他心血与高超法则造诣的种子,逐一送往选定的坐标点,并引导其完美地嵌入当地的空间结构之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再无痕迹。
这些种子,并非即时触发的攻击性武器。它们更像是埋藏在必经之路上的“智能地雷”。林玄将上次那道冰冷神念探测时,被他捕捉并解析出的、属于“仙域”或“牧守”体系特有的那种秩序森严、高高在上的法则气息烙印,作为首要触发条件之一。同时,他也设定了能量层级的阈值,一旦有超出九天十地常规认知的强大能量源(例如超越此界极限的法宝、修士或战争器械)试图强行闯入这些区域,同样会引发种子的反应。
触发之后,种子并不会产生惊天动地的爆炸。那太过显眼,也容易被强大的个体防御手段硬抗下来。林玄为其设计的“绽放”方式,更加阴损,也更加难以防范。
种子被激活的瞬间,会以一种极致内敛的方式,释放出高度浓缩的【归寂】之力!但这股力量并非向外爆发,而是向内、向周围极小范围的空间结构进行渗透与侵蚀!
刹那间,以种子为核心,会形成一个微小的、却持续存在的空间坍缩点!这个坍缩点不会撕裂空间造成巨大的黑洞,而是如同在平滑的镜面上滴下的一小滴强效腐蚀液,让那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变得极其“粘稠”和“不稳定”。
想象一下,在虚空中飞行,突然闯入一片无形的、遍布着无数微小“空间淤泥”的区域。这些“淤泥”不会直接摧毁你,却会疯狂地迟滞你的速度,扭曲你的方向感,不断吞噬、削弱你用于护身的法力或法宝灵光,让你的每一步移动都变得艰难无比,如同深陷泥潭。
林玄将这一套依托于虚空、遍布杀机却又极其隐蔽的防御阻滞体系,命名为——“虚空泥潭”。
当最后一枚形如黯淡星尘的法则种子,悄无声息地融入一片位于世界壁垒侧上方、空间波动异常活跃的星云背景之中后,林玄缓缓收回了神念与法力。
他静立于虚空,心神与那数十枚散布各处的法则种子保持着一种极其微弱的、单向的感应连接。他能感觉到它们如同沉睡的孢子,在冰冷的虚空中默默潜伏,与周遭环境完美共生。
目光扫过那片看似空无一物,实则已暗藏无限凶险的九天十地外围空域,林玄的眼神平静无波,唯有最深处,掠过一丝冰冷的决绝。
“但愿,”他于心中默念,声音未曾在这虚无中激起半分回响,“这些‘莲花’,永无绽放之日。”
若真有被迫绽放的那一天,必将以入侵者的鲜血与惊愕,来浇灌这虚空之中,无声盛开的死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