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若是他们其中个别长工有问题,宋家还会直接换人,不要那个长工了。
若是用心耕种了排名依旧是倒数,但跟前面的差别不大就十来斤粮食的这种小问题,也是可以拿到一份中规中矩的赏钱。
今年是他们来宋家的第一年,顾青荷为了笼络人心,于是一人给他们分了一条棉被,别的好东西嘛,那肯定就没有了。
至于最开始在宋家干活的那批老人,除了一起发的棉被外,今年还领到两贯钱的赏钱以及五斤猪肉、一匹布回家过年。
抱着一床棉被正准备回家过年的长工吴铁山,远远的看着给宋家干活的那些老人。
他们一手抱着一床被子,一手抱着一匹布,手挽手上还提着五斤猪肉,腰上挂着两串铜钱,羡慕的他眼睛都红了。
但是他也清楚他不能跟别人比,毕竟人家给宋家干活都好几年了,而他满打满算的,也只不过才来了三个月而已。
凭什么他们拿的东西跟别人一样多?
真要是拿的一样多,他都想替那些老人喊一声不公平。不过他也不气馁。
因为他很清楚,等他干上两年后,肯定也能拿这么多赏赐,他可是能干的汉子。
宋家果然如何陈坪说的一样,是一个善良的好东家,有什么好东西他们是真给啊!
而且他们的伙食是真的好,只要给他们家干活天天都能吃干的,虽然平时吃的玉米麦饭,玉米饼子杂粮窝头占多数。
但宋家人做饭好吃啊,就算是粗粮也磨的很细,筛过好几遍里面还放了细粮,吃起来的口感很好,一点也不喇嗓子。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宋家每天中午还会炖肉给他们吃,不是鸡鸭鱼肉就是腊肉,虽说肉不多,但吃上两块尝个肉味还是可以的。
再加上宋家人做菜很舍得用油,即便是最普通不过的豆角吃起来也是油味十足。
吴铁山感觉自己在宋家干活的这几个月甚至都长胖了,多久没有过上这样好的生活了啊?
吴铁山是真的想在宋家干一辈子,旱涝保收,还能吃上肉谁又不愿意呢?
顾青荷他们家开荒时找来的那几百号人,在水田开垦完毕后便结清了粮食送他们离开了,因为这几百人的加入。
他们家的那五千九百亩水田很快就被开垦出来了,但粮食也用掉了一大半,剩下的粮食只够他们一家人加上长工一起吃两年。
所以宋书宴这才不得不种冬小麦,即便是费尽了人力物力,也要将明年上半年的粮食种出来。
然而结果还是很喜人的,冬季那个月种下的麦子,过年期间几乎都长出来了一大截。
开春后的那段时间,由于天气依旧干旱少雨的缘故,小麦苗还黄过一次,好在及时浇水施肥后,麦苗又逐渐返青了。
紧接着老天爷又下了几场毛毛雨,虽然不至于解决干旱的问题,但顾青荷他们聪明啊!
想尽各种办法又收集了一些山水雨水,在此之后又组织了好几次的大型灌溉。
将水田这边种麦子的这块地都给浇透了,特别是小麦开始抽穗长果树的那段时间,几乎是每隔几日就浇水灌溉。
好在之前用池塘储蓄了一些水,再加上水田这边还有水井,因此上半年这一季还是有收成的,只是产量肯定不能跟往年比。
看着越长越好的麦子,顾青荷脸上的喜悦不言而喻,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宋老爹看着那麦子,还面带笑容的说道:“今年咱们家的这麦子长的好!”
“看看这苗多壮实,收成肯定不错。一亩地即便是没有两石的收成,估计也差不了太远,有了这批粮食天灾就过了。”
顾书宴也止不住的点头,去年冬天决定种小麦,其实那会儿是一个很冒险的决定。
但好在今年他们足够努力,而且他们都努力也没有白费,小麦长势很不错。
然而一家人的兴奋劲都还没过去,顾青荷就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今年的蚂蚱似乎是变多了,田里地里,山上,坡上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蚂蚱就是蝗虫的前身幼年期,一旦不控制发展成了蝗虫,那么所过之处一片荒芜。
顾青荷心中不由得一紧,她之前的担忧成真了。蝗虫一旦成灾,这好不容易才种出来有了收成麦子可就危险了。
“夫君,你看这草丛,还有这麦田里,是不是有很多蚂蚱,比往年要多不少!”
“是多了不少。”
宋老爹老爹眼神最尖,一听顾青荷的话后,眼神立马就看向了地面的草丛。
不用特意寻找就能看到不少蚂蚱活动的身影,只是这些蚂蚱都不大,应该是刚孵化出来没多久,但数量是真的很多。
“这是要遭啊!”宋老爹随口说了一句,随即他的眼神立马就变得凌俐了。
这怕是又要成灾啊,大旱这都还没过完,那边又是蝗灾,这老天爷是要逼死人啊!
宋书宴见状也感觉自己脑子嗡嗡的响,这边才解决了麦子缺水的问题,那边就又出了这事,蝗灾谁不怕啊!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啊!
蝗虫一旦起来了,别说是粮食,连树叶子都能给你吃的干干净净,而且这玩意特别难灭,今年过完明年还会再来。
于是三人对视一眼后赶紧想办法,顾青荷是后世的人,能想到的防治办法不少。
但是现在能用的只能靠人力,靠天敌。三人商量了一番之后宋书宴便立刻召集长工了。
“大家都看到这蚂蚱了,要是任由它们发展,咱们这麦子可就没了。
从现在起,大家都去捕蚂蚱,捕一斤蚂蚱,就给一斤粮食作为奖赏。”
长工们一听这话,立马都摩拳擦掌起来。站在人群后面的吴铁山听的也干劲十足。
一斤蚂蚱就一斤粮食,要是他全家一起去捉,还真能抓不少。
他家孩子多个个是能手,要是多捕点蚂蚱,不仅能救下麦子,也能给家里多换点粮食。
于是乎,大家拿着各种工具,开始在田里、山上捕捉蚂蚱,甚至就连村里的小孩也跑去捉了,总之只要是能走的都被发动了。
宋家也不管这些人是从哪里捉来的蚂蚱,反正一斤蚂蚱换一斤粮食划算。
这些人真要是抓个几万斤的蚂蚱,说不准蝗灾真就没了,不过这不太可能。
顾青荷回到家后,则把家里的鸡、鸭、全部放了出来,让它们去田边吃虫。
还让女眷们把捕捉来的蚂蚱做成鸡、鸭、鹅的饲料,这样既能减少蝗虫数量,又能让家禽长得更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