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路玲子小店的那碗鸡汤和一番朴素的点拨,如同给紧绷的琴弦松了松轴,让宝总得以调整节奏,重新审视海宁试点这场攻坚战。他不再苛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与赵雷、温小虹团队一起,深入海宁厂的每一个环节,耐心细致地解决具体问题,倾听一线员工的声音,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这种从“督战”到“并肩作战”的姿态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宁厂的上上下下。
时光悄然流逝,日历一页页翻过。距离贸易通专家团队进驻海宁皮革厂,已整整过去了三个月。这九十多个日日夜夜,对于魏宏庆而言,可谓度日如年。他经历了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遭遇阻力时的焦躁怀疑,再到被宝总稳住阵脚后的咬牙坚持。车间里老师傅们的抱怨声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年轻技术员耐心辅导下,逐渐响起的键盘敲击声和扫码枪的“滴滴”声;销售办公室里,以往烟雾缭绕、电话铃声与吆喝声混杂的场景,也开始夹杂进对着电脑屏幕分析客户数据的低声讨论。
变化,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如同春雨润物,虽缓慢,却持续渗透。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一下午。魏宏庆正对着桌上堆积的报表发愁,财务主管老周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混合着惊讶和兴奋的神情,敲门走了进来。
“魏总,您看看这个!”老周将报告递到魏宏庆面前,手指点着几个关键数据,“这是上个月,就是全面试用新系统后的第一个完整月的成本利润分析。”
魏宏庆漫不经心地接过来,起初并未抱太大期望。然而,当他目光扫过那些清晰列明的数据时,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报告不再是以往那种笼统模糊的汇总,而是将成本细化到了每一笔订单的原材料耗用、人工工时、水电分摊甚至仓储物流费用。利润也不再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而是与每个订单、每个客户精准挂钩。
“这……这是我们厂的数据?”魏宏庆有些难以置信。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哪类皮衣利润空间最大,哪款产品看似畅销实则微利甚至亏本,哪个客户订单量虽小但利润稳定,哪个大客户却在不断压价侵蚀利润。以往靠着经验和感觉模糊判断的东西,此刻以冰冷而精确的数字呈现在眼前。
“是啊,魏总!”老周激动地说,“这套系统,虽然刚开始用着别扭,但现在看来,真能把账算到骨头缝里!你看这款经典风衣,我们一直以为利润不错,结果细算下来,辅料和人工成本超了预算不少。反而那款新开发的轻薄夹克,因为用料省、工序优化,利润率高出风衣五个点!”
魏宏庆盯着报表,手指微微颤抖。这不是纸上谈兵,这是真金白银的洞察!他立刻抓起电话,打给生产车间,找到正在巡检的温小虹。
“温厂长!报表我看了!那款风衣的成本问题,能不能马上调整一下裁剪方案和辅料标准?”
温小虹在电话那头沉稳应答:“魏总,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正在和老师傅们研究优化方案,预计下批次生产就能把成本降下来三个点。另外,根据系统里客户的历史订单数据和反馈,我们还发现几个潜在的设计改进点,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挂了电话,魏宏庆心潮澎湃。这时,销售部经理也兴冲冲地跑来汇报:“魏总,好消息!我们按新系统梳理了客户档案,主动联系了几个近半年没下单但以往合作不错的老客户,结果真有一个浙江的商贸公司,说我们之前跟进不及时,他们差点换了供应商,现在看到我们这么专业,又给了我们一个试单!”
更让魏宏庆惊喜的还在后头。几天后,汪明珠通过贸易通的内部渠道,转发过来一个询盘。一位法国的小众品牌买手,通过明珠公司的推荐,对海宁厂一款采用特殊环保鞣制工艺的羊皮手袋产生了浓厚兴趣,想要定制一批数量不大但要求极高的样品,用于明年巴黎的时装周配套展示。订单金额不算巨大,但单价和利润空间远超海宁厂以往的常规订单。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打入高端小众市场的绝佳机会!
这一切,在以往那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精准的成本控制、主动的客户维系、高价值订单的获取……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竟然在这套曾经让他头疼不已的新系统帮助下,初露端倪。
傍晚,魏宏庆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海宁工业区渐次亮起的灯火。他再次翻看着那份月度报表,回想这三个月来的煎熬与坚持,心中百感交集。他拿起手机,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宝总的电话。
电话接通,传来宝总沉稳的声音:“宏庆,什么事?”
“宝总!阿宝!”魏宏庆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但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兴奋,“有苗头了!真的!这玩意儿虽然前三个月折腾得人仰马翻,但现在看,好像真有点用!”
他迫不及待地分享着最近的发现:“成本现在看得一清二楚,哪里能省,哪里该花,心里有底了!老客户也回来了一两个,还接到了明珠介绍的一个高端定制单子!利润比以前强多了!车间里老师傅们虽然嘴上还倔,但也开始学着用电脑报工了……宝总,下一步怎么办?我听你的!这次,我魏宏庆一定跟你走到底!”
电话那头的宝总,听着魏宏庆语无伦次却充满真诚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能感受到魏宏庆语气中那种从怀疑到信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几个订单或几分利润的提升,更是一个传统企业管理者思维模式的初步觉醒,是变革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
“宏庆,听到你这么说,我很高兴。”宝总的声音平和而有力,“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但这只是第一步,万里长征才刚起步。下一步,我们要巩固成果,把好的做法固化下来,形成标准。同时,要利用系统数据,进一步分析市场趋势,优化产品结构。高端定制这条路,既然开了头,就要想办法走稳,走远。”
“明白!明白!”魏宏庆连连答应,“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我现在有信心了!”
挂断电话,宝总站在和平饭店顶楼的窗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海宁厂这棵病树,历经三个月的精心调理,终于萌发出了第一片新绿。这点滴的成功,虽然微小,却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为魏宏庆保住了父辈的基业,更是为整个“贸易通”联盟提供了一个最具说服力的、鲜活生动的案例。
它证明了,数字化的工具,并非要与传统产业为敌,而是可以成为其提质增效的得力助手;证明了“深度服务、赋能实体”的路径,虽然起步艰难,但一旦走通,其创造的价值是可持续的、是扎根于产业土壤深处的;更证明了,尊重行业规律、陪伴企业一步步变革的“慢功夫”,远比那种急功近利的“快模式”更具生命力和韧性。
他立刻召来了小闲和刚刚从海宁轮换回来的赵雷。
“海宁那边,第一阶段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宝总将魏宏庆的反馈告知他们,“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第一,赵工,你带队总结海宁试点的经验教训,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方法论和标准模块,尤其是如何应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变革阻力。这套方法论,将是我们未来与国坤集团乃至更多企业合作的基础。”
“第二,小闲,着手准备一份关于海宁试点初步成效的内部评估报告,要客观、详实,用数据说话。这份报告,将来要给宋总看,也是我们‘贸易通’对外展示实力的重要依据。”
赵雷和小闲领命而去,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海宁的曙光,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也让整个团队士气大振。
宝总重新望向窗外。黄浦江上,一艘巨轮正拉响悠长的汽笛,缓缓驶向出海口。他知道,贸易通这艘刚刚经受住最初风浪考验的航船,也正朝着更广阔的海洋,开始了它的破浪之旅。
前路依然漫长,暗礁险滩犹存,但船舵已稳,风帆正劲,方向,已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