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通联盟在宝总的掌舵下,稳扎稳打,凭借为国坤集团、海宁厂等实体企业带来的切实效益,逐渐在长三角制造业圈层树立了“务实、赋能、共创共赢”的口碑。然而,商海的波谲云诡,从不因一方的稳健前行而止息。就在贸易通看似步入发展快车道之时,一场由高天原的疯狂反扑所引发的、更为凶险的“断流”危机,如同海上骤然升起的风暴墙,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这片刚刚显露出生机的海岸线猛扑过来。
高天原的“阿拉丁”平台,在经历了“春风计划”的效仿乏力、“烈火计划”的战略误判以及商业间谍行动的失利后,其依靠资本输血维持的虚假繁荣,终于露出了难以为继的底色。d轮融资的计划,在机构对其烧钱速度惊人、盈利模式模糊不清、以及国坤集团亮剑后市场风向转变的多重压力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即将消耗殆尽,现金流如同即将断流的江河,水位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焦躁与恐慌,如同瘟疫般在高天原公司内部蔓延。
困兽犹斗,尤其是高天原这样自负且不甘失败的野心家,在绝望中往往会祭出最极端、也最具破坏性的手段。在一次内部高层紧急会议上,高天原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决绝,下达了一道堪称“七伤拳”式的指令:
“既然他们(贸易通)要扎根产业,做深度赋能,那我们就釜底抽薪,断他们的根!立刻发布平台最高指令:所有入驻‘阿拉丁’的供应商,即日起,实行‘排他性合作’!凡是使用‘贸易通’系统的企业,一经核实,立即从平台下架,永久封禁!我们要让那些墙头草明白,在华东这片地界上,想做生意,只能有一个选择——要么跟我高天原吃肉,要么跟宝总喝西北风去!”
这道“二选一”的强制令,如同一道冷酷无比的“最后通牒”,被迅速下达至平台上的数千家中小企业。高天原意图利用其目前仍占据优势的流量和订单规模,强行制造一场“站队”风波,逼迫那些既想享受“阿拉丁”短期订单红利、又对贸易通长远价值心存期待的企业做出非此即彼的艰难抉择。
首当其冲的,正是作为贸易通标杆案例的海宁皮革厂。魏宏庆几乎是在指令下达的同一时间,就接到了“阿拉丁”平台运营总监打来的、语气强硬冰冷的电话。对方毫无转圜余地地要求海宁厂在24小时内,关闭其在贸易通系统上的所有数据接口,并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否则将立即冻结其在平台上的所有店铺和资金账户。
“放他娘的狗屁!”魏宏庆听完电话,气得浑身发抖,当场将手中的新款摩托罗拉手机狠狠摔在地上,屏幕瞬间碎裂开来。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在办公室里暴跳如雷:“高天原这个王八蛋!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啊!用他的平台,就不能用贸易通的系统?贸易通的系统帮我们省了多少成本、提高了多少效率,他高天原除了会压价、会要我们烧钱做推广,他懂个屁!这他妈是强盗!是流氓!”
愤怒之后,是冰冷的现实恐惧。海宁厂目前仍有近三成的外贸订单需要通过“阿拉丁”平台获取,尤其是那些价格敏感、追求出货速度的中东、东欧客户。一旦被下架,短期内订单缺口如何弥补?工人的工资、银行的贷款、供应商的货款……巨大的生存压力,像一座无形的大山,瞬间压得魏宏庆喘不过气来。他瘫坐在老板椅上,双手插进头发里,第一次在面对宝总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动摇。他甚至闪过一丝绝望的念头:是不是……是不是先暂时屈服,保住眼前的订单再说?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上海。宝总在和平饭店顶楼接到小闲紧急汇报时,正在与顾小米讨论移动端试点的下一步优化方案。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刀。高天原这一招,阴狠毒辣,直接攻击贸易通联盟最脆弱的一环——那些尚未形成绝对市场优势、需要多渠道生存的中小成员企业。
“阿宝,怎么办?宏庆那边压力很大,听说其他几家同时在两个平台有业务的中小企业,也乱成一团了。”小闲的语气充满了担忧。
宝总沉默片刻,眼神中的寒意逐渐被一种决绝的冷静所取代。他走到落地窗前,望着脚下这座繁华与危机并存的都市,缓缓说道:“高天原这是自寻死路。用霸权逼人站队,是商业世界最愚蠢、也最不得人心的做法。他这是在用自己的信用和根基,做最后的赌博。”
他猛地转身,语速快而清晰,下达了一连串指令:
“小闲,立刻做三件事:第一,以贸易通联盟理事会的名义,起草一份紧急声明,强烈谴责‘阿拉丁’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的恶劣行径,明确我们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维护成员企业合法权益。声明要硬气,但要基于事实和法理。”
“第二,启动应急预案,正式设立‘贸易通共生基金’。我亲自协调宝隆系和国坤集团,首批注入资金,专项用于为因高天原霸权行为而遭受短期订单损失的中小企业,提供为期三个月的无息过渡性贷款和紧急市场开拓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第三,让我们的公关团队,立刻联系所有熟悉的、有公信力的财经媒体和行业媒体,将高天原的‘二选一’霸王条款及其可能造成的恶劣影响,全面、客观地披露出去!我们要让全行业、让资本市场、让相关监管部门,都看清楚高天原的真实面目!”
“明白了!我马上去办!”小闲感受到宝总话语中的决然力量,精神一振,立刻领命而去。
宝总接着看向顾小米:“小米,你配合赵工,立刻加强我们系统的安全防护,同时,对海宁厂等核心成员的数据,做好备份和应急预案,防止高天原狗急跳墙,进行网络攻击或数据窃取。”
“是,宝总!”顾小米也意识到事态严重,郑重答应。
部署完毕,宝总片刻未停,直接让司机备车,亲自赶往海宁。他必须稳住魏宏庆这个标杆,也必须给所有观望中的联盟成员吃下一颗定心丸。
当宝总的身影出现在海宁皮革厂办公楼时,原本弥漫着恐慌和沮丧情绪的厂区,仿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宝总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让魏宏庆召集了厂里的中层骨干和部分老师傅代表,就在略显简陋的会议室里,开了一场现场会。
看着下面一张张焦虑、不安甚至带着愤怒的面孔,宝总站在前面,声音沉稳有力,没有任何虚言安抚:
“宏庆,各位老师傅,各位同事!高天原的霸王条款,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冲着你海宁厂一家,是冲着所有愿意脚踏实地、想靠真本事吃饭的实业企业来的!他今天可以逼你不用贸易通,明天就可以逼你降价,后天就可以逼你垫资!在这种平台眼里,我们这些做实业的,不是合作伙伴,只是他们圈流量、骗资本的燃料和工具!”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但是,我今天来,不是来带着大家骂娘的。我是来告诉大家,贸易通联盟,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位共渡时艰的伙伴!我们已经紧急设立了‘共生基金’,专门帮助像我们海宁厂这样,因为坚持使用更好、更先进的管理系统而受到不公正打压的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三个月的无息贷款,够不够我们开拓新渠道?够不够我们优化产品、提升竞争力?”
“够!”台下有人激动地喊了出来。
“另外,”宝总提高声调,“我们正在通过媒体,将高天原的恶劣行径公之于众!我相信,市场自有公论,法律自有公正!这种逆潮流而动的霸权行为,绝不会长久!”
魏宏庆看着宝总,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担当,心中那股恐慌和动摇瞬间被一股热血取代。他猛地站起来,大声道:“阿宝!我听你的!他高天原想掐死我们,没门!不就是少了他那点订单吗?我们有贸易通系统,成本降了,效率高了,质量好了,还怕找不到新客户?我魏宏庆今天把话放这儿,海宁厂,跟贸易通共进退!”
“对!共进退!”台下群情激奋。
就在宝总亲赴海宁稳定前线的同时,上海的另一个战场上,一场更隐蔽、也更精准的舆论反击战,也在李李的至真园悄然展开。
李李凭借其庞大而灵通的人脉网,早已获悉高天原的d轮融资受阻的关键时刻,其核心投资方之一——一家知名美元基金的合伙人团队,近日恰在上海考察。她精心安排了一场看似寻常的晚宴,邀请了几位与金融圈往来密切的文艺界名流作陪,并“恰好”让一位与她私交甚笃、以敢言着称的顶级财经记者,预定了隔壁的包厢。
席间,李李谈笑风生,却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将话题引向了近期商界的热点。她并未直接提及高天原,而是以一种局外人闲聊的口吻,感慨道:“现在这资本市场也是看不懂了,有些项目,故事讲得天花乱坠,钱烧起来像点钞票,可仔细一看,根基全是沙地,合作伙伴怨声载道。听说有家之前风头很劲的平台,现在为了续命,都在逼着供应商‘二选一’了,这吃相……唉,真是替那些投进去的真金白银担心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番看似随意的感慨,一字不落地飘进了隔壁那位财经记者的耳中,也隐隐传到了恰好在一墙之隔、主包厢内正为投资失利而焦头烂额的高天原投资人的耳朵里。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重磅信息,而投资人则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如坐针毡。
次日,一篇题为《“二选一”霸权重现,独角兽抑或毒角兽?》的深度调查文章,便出现在了一家权威财经媒体的网站上,文章虽未直接点名,但细节翔实,直指高天原平台的垄断行径及其背后紧张的现金流问题,引发了业内巨大震动。
宝总的正面硬刚、李李的侧翼点火,如同一套组合拳,狠狠击打在高天原的痛处上。“共生基金”的设立,稳住了联盟内部的基本盘;媒体的曝光,则将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使其本就艰难的融资之路雪上加霜。
断流危机,暴露了高天原模式的致命裂痕,也使得贸易通联盟在风雨洗礼中,凝聚力变得空前强大。黄浦江上,乌云压顶,雷声隐隐,一场决定未来格局的终极风暴,正在加速酝酿。而宝总和他的伙伴们,已然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