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的朱红殿门紧闭,檐角铜铃在初春的寒风中发出细碎的呜咽,似在为殿内缠绵病榻的帝王低吟。殿外守卫的禁军身着玄色甲胄,手按腰间佩剑,神色肃穆如雕像,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殿内的氛围。沈清辞踩着青石板快步走来,裙裾扫过地面残留的薄霜,留下一道浅淡的痕迹,掌心的暖玉似有感应,散发出若有若无的莹白微光,悄然抚平她心头的焦灼。
“沈小姐,靖王殿下在殿内等候,陛下刚醒过一次,太医说不宜见太多人,您随奴婢来吧。”守在殿门的宫女轻声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凝重。沈清辞点头应下,跟着宫女踏入殿内,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与殿中燃着的凝神香交织,形成一种沉闷的气息,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殿内光线昏暗,仅在龙床周围悬着几盏琉璃宫灯,暖黄的光晕勉强照亮皇上苍白如纸的面容。他躺在铺着明黄锦缎的龙床上,双眼紧闭,眉头微蹙,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往日威严的帝王之气荡然无存,只剩下病骨支离的脆弱。萧玦坐在床边的紫檀木椅上,玄色蟒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沉峻,见沈清辞进来,他起身迎了两步,声音压得极低:“清辞,你来了。父皇方才醒过一次,神智还算清明,只是身体太过虚弱,没说几句话便又昏沉过去,太医说……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目光落在皇上身上,前世皇上也是在太子谋逆后不久病重离世,只是那时她已被打入冷宫,未能亲见这一幕。如今亲眼看着曾经威严的帝王变得如此虚弱,她心中竟生出几分复杂的滋味——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有对朝局动荡的担忧。她轻轻握住萧玦微凉的手,低声道:“太医可有说什么?暖玉或许能助陛下暂缓病痛,要不要试试?”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希冀,随即又黯淡下去:“我已经问过太医了,他们说父皇是积劳成疾,又受了宫变的惊吓,伤及根本,寻常药物已难奏效。暖玉虽有奇效,但之前你为震慑太子已损耗不少灵力,若再强行催动,恐对你身体不利。父皇也说,不愿再为他一人,让你冒险。”
就在这时,龙床上的皇上突然轻轻咳嗽起来,萧玦与沈清辞连忙上前。皇上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玦儿……清辞……你们来了……”
“父皇,您感觉怎么样?要不要喝口水?”萧玦连忙端过旁边的温水,小心翼翼地用银匙喂到皇上嘴边。皇上艰难地喝了两口,气息稍稍平稳了些,他看向沈清辞,眼中带着几分歉意与感激:“清辞……之前宫变之事,多亏了你……沈家忠烈,朕……朕记在心里……”
“陛下言重了,护佑陛下与大靖江山,是臣女分内之事。”沈清辞微微躬身,语气恭敬,“陛下安心休养,定会好起来的。”
皇上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疲惫:“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时日无多了……眼下最要紧的,是立储之事……不能让大靖江山,陷入混乱……”
提到立储,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萧玦握着皇上的手微微收紧,沈清辞也屏住了呼吸——这不仅关乎皇位传承,更关乎大靖未来的命运,若是一步踏错,前世的动荡恐将重演。
皇上的目光落在萧玦身上,眼神渐渐变得坚定:“玦儿……这些年,你虽看似闲散,却一直在暗中为大靖奔波……平定边境叛乱,查抄贪官污吏,你做的每一件事,朕都看在眼里……太子叛乱,已被废黜,其他皇子……或年幼,或平庸,或心怀叵测……这皇位,只有交给你,朕才能放心……”
萧玦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敢置信:“父皇!儿臣……”
“你不必推辞。”皇上打断他的话,气息又急促了几分,“朕知道,你无心皇位,只想安稳度日……但大靖需要你,百姓需要你……你若不接,难道要看着大靖落入奸人之手,重蹈前朝覆辙吗?”
萧玦沉默了,他看向沈清辞,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沈清辞回望着他,轻轻点了点头——她知道萧玦心中的顾虑,他厌恶朝堂争斗,渴望自由,但此刻,他已没有退路。若他不接下这皇位,其他皇子定会为争夺储君之位,掀起血雨腥风,到时候不仅大靖江山动荡,她与沈家也将再次陷入危机。
“儿臣……遵旨。”萧玦深吸一口气,缓缓跪下,声音带着几分沉重的决心,“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不负大靖百姓,定当守护好这江山社稷!”
皇上看着他跪下的身影,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吃力地抬起手,想要抚摸萧玦的头,却在半空中停住,又缓缓落下。他看向沈清辞,语气郑重:“清辞……玦儿性子执拗,有时太过刚正,不懂变通……以后,还望你多帮衬他……沈家与靖王府联姻,定能成为大靖最坚实的支柱……朕……朕已让人拟好了圣旨,待明日……便昭告天下……”
沈清辞心中一震,皇上竟已考虑到了她与萧玦的婚事,这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沈家的信任。她微微躬身,语气坚定:“陛下放心,臣女定当与靖王殿下携手,守护好大靖江山,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眼睛,又陷入了昏睡。萧玦站起身,轻轻为皇上掖好被角,转身与沈清辞一同走出内殿,来到外殿的偏厅。
偏厅内,烛火摇曳,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忽明忽暗。萧玦看着沈清辞,眼中满是感激与温柔:“清辞,谢谢你。若不是你,我恐怕还在犹豫,不知该如何抉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陛下信任你,也是你自己有能力担此重任。”沈清辞微微一笑,“只是立储之事,定不会一帆风顺。其他皇子定会不甘心,那些与太子交好的官员,也可能趁机发难,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萧玦点头,脸色沉峻下来:“我已经让人加强了皇宫的守卫,密切关注各皇子的动向。二皇子萧景明一直觊觎皇位,与太子素有勾结,只是太子倒台后,他一直按兵不动,想必是在暗中积蓄力量。三皇子萧景睿年幼,背后有太后撑腰,虽无太大野心,却也容易被人利用。还有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态度尚未明确,我们必须尽快拉拢,确保他们站在我们这边。”
“拉拢将领之事,或许可以从镇国公府入手。”沈清辞沉吟道,“父亲在军中颇有威望,不少将领都是他的旧部。若父亲出面,想必能说服他们支持你。另外,之前在东宫发现的异族密信,不知是否破译出来了?沈清柔至今下落不明,若她与敌国势力勾结,在立储的关键时刻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提到沈清柔,萧玦的脸色更加凝重:“密信已经破译了一部分,上面提到,敌国计划在立储期间,联合朝中反对势力,制造混乱,趁机入侵边境。沈清柔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内应,负责传递消息。我已经加派了人手,在边境各关卡严密排查,同时让人暗中保护镇国公府,防止他们对你家人下手。”
两人正商议着,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禁军统领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靖王殿下,沈小姐,不好了!二皇子带人闯入皇宫,声称陛下病重,立储之事需由宗室与大臣共同商议,不能仅凭陛下一己之言,现在正与守卫宫门的禁军僵持不下!”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好个萧景明!父皇还在病榻上,他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清辞,你在这里守着父皇,我去看看!”
“等等!”沈清辞叫住他,从怀中取出暖玉,递到他手中,“带上这个,暖玉能护你周全,若遇到危险,可催动它的力量。二皇子既然敢带人闯宫,定是有备而来,你多加小心。”
萧玦接过暖玉,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暖玉,对沈清辞点了点头:“你放心,我很快就回来。”说罢,便带着禁军统领快步离去。
沈清辞站在偏厅内,听着殿外传来的嘈杂声,心中满是担忧。她走到窗边,透过窗棂向外望去,只见远处的宫道上,两队人马正对峙着,二皇子萧景明身着锦袍,站在人群前方,正对着守卫宫门的禁军大声呵斥,神色嚣张。萧玦则带着一队禁军赶来,玄色蟒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走到萧景明面前,不知说了些什么,萧景明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两人剑拔弩张,气氛一触即发。
就在这时,宫中突然传来一阵钟声,“当——当——当——”悠扬而沉重的钟声在皇宫上空回荡,传遍了整个京城。沈清辞心中一紧——这是帝王病重时才会敲响的警钟,难道皇上……
她连忙转身,快步向内殿跑去。刚踏入内殿,就看到太医们正围在龙床前,神色慌张地忙碌着,宫女们则在一旁低声啜泣。沈清辞心中一沉,快步走上前,只见皇上面色已毫无血色,呼吸也彻底停止了,那双曾充满威严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陛下……驾崩了……”太医署院判颤抖着声音,宣布了这个沉重的消息。
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随后便是宫女与太监们压抑的哭声。沈清辞站在原地,看着龙床上的皇上,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前世,她恨皇上偏袒太子,恨他对沈家的覆灭视而不见,但今生,皇上却对她与萧玦信任有加,将大靖江山托付给他们。如今皇上离世,她心中竟生出几分伤感与不舍。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对殿内众人沉声道:“陛下驾崩,国丧在即,此时最忌慌乱。你们各司其职,严守消息,不得擅自外传,待靖王殿下回来,再做定夺。谁敢泄露消息,扰乱人心,以谋逆论处!”
众人被她的气势震慑,连忙停止哭泣,躬身应诺。沈清辞走到龙床前,轻轻为皇上盖上明黄的锦被,心中暗暗发誓:陛下,您放心,我与萧玦定会完成您的遗愿,守护好大靖江山,不让您白白牺牲。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脚步声,萧玦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与凝重。看到殿内的气氛,他心中一沉,看向沈清辞,声音沙哑:“父皇……他……”
沈清辞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悲伤:“陛下刚刚驾崩了。二皇子那边怎么样了?”
“萧景明已经被我暂时压下去了,但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萧玦走到龙床前,看着皇上的遗体,眼中满是悲痛,“父皇驾崩的消息,恐怕很快就会传开,到时候各路人马都会跳出来,朝局定会陷入混乱。我们必须尽快颁布父皇的遗诏,确定储君之位,稳定人心。”
“遗诏呢?陛下说已经让人拟好了,不知放在何处?”沈清辞问道。
萧玦连忙让人去请掌印太监,掌印太监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盒子:“靖王殿下,这是陛下之前让老奴拟好的遗诏,一直妥善保管着,只待陛下吩咐,便可昭告天下。”
萧玦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放着一份用明黄绫缎书写的遗诏,上面清晰地写着传位于靖王萧玦,同时赐婚靖王与镇国公府嫡女沈清辞,待萧玦登基后,立沈清辞为后。
“太好了!有了这份遗诏,我们就有了正统的名分!”萧玦心中一喜,随即又沉下脸,“只是萧景明与太后那边,肯定不会承认这份遗诏,定会想方设法质疑它的真实性。我们必须尽快将遗诏昭告天下,同时控制住皇宫与京城的局势,防止他们发动叛乱。”
沈清辞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这就回府,让父亲调动京营兵力,协助你控制京城局势。另外,宗室那边,也需要派人去安抚,争取他们的支持。只要我们稳住局面,等遗诏昭告天下,那些观望的官员与将领,自然会站到我们这边。”
萧玦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信任:“清辞,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你放心去,这里交给我。记住,一定要注意安全,沈清柔与敌国势力还在暗处,说不定会对你下手。”
“我会的。”沈清辞微微一笑,“你也要多加小心,萧景明不会就此罢休,定会还有后招。”
说罢,沈清辞便转身离去。走出文华殿,夜色已经降临,皇宫内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却照不亮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不安。远处传来零星的喧哗声,想必是萧景明的人还在暗中活动。沈清辞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暖玉,快步走向宫门外的马车——一场新的风暴,已经拉开了序幕,她必须尽快回到镇国公府,与家人汇合,共同应对这场关乎大靖命运的危机。
马车缓缓驶出宫门,沈清辞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思绪万千。皇上驾崩,立储之事迫在眉睫,二皇子虎视眈眈,沈清柔与敌国势力暗中窥伺,这一切都让局势变得无比复杂。但她并不畏惧,因为她知道,萧玦会与她并肩作战,她的家人会支持她,还有无数忠于大靖的官员与百姓,会站在他们这边。
她轻轻抚摸着掌心的暖玉,感受着它传递过来的温润力量,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会与萧玦一起,平定叛乱,稳定朝局,守护好大靖江山,实现前世未能实现的锦绣人生,也让皇上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而此时的皇宫深处,太后宫中的烛火彻夜未熄。太后坐在凤椅上,脸色阴沉地看着手中的密信,旁边站着三皇子萧景睿,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太后将密信狠狠摔在地上,声音冰冷:“萧玦这个逆子!皇上真是老糊涂了,竟然将皇位传给一个闲散王爷!还有沈清辞那个妖女,若不是她,太子怎会落得如此下场?看来,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动手,让景睿登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