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敲着制筝营的桐木味,龙弈刚将十三弦筝架在案上,指尖拨弦的瞬间,“嘣” 的一声,弦竟断成两截 —— 断口处缠着细麻线(麻线混在蚕丝里,受力即断,还会划伤手)。更反常的是,筝身内壁贴着张泛黄的符纸,符角印着笙竹部落的图腾,却写着 “北境欲焚筝阻祭” 的歪字 —— 字迹刻意模仿部落大巫的笔法,却漏了大巫特有的 “祭” 字竖钩带弯的习惯。
“送筝去祭台的人还没回?” 阿婷攥着块筝码,发现码底粘着干硫磺(遇热会爆燃)。她翻出父亲《制筝秘录》,指着 “真筝弦需用三蚕丝,浸桐油三日” 的记载,再看营里待发的筝弦,竟只浸了半日油,“萧衍的人故意留这么多破绽,像在催我们……”
“催我们去祭台‘抓卧底’。” 苏雅突然按住龙弈的手,不让他碰另一架筝 —— 筝首的雕花里,藏着根细如发丝的棉线,线尾系着块火石,“只要有人搬动筝,火石就会掉在筝身的硫磺上,祭台要是堆了柴草……”
话没说完,营外传来喧哗。赵彻押着个浑身是泥的部落青年进来,青年手里攥着张文书,纸角沾着筝营的桐木屑:“是他们逼我送的!说北境要在祭台烧筝,让部落先动手抢筝!” 可没等龙弈问话,项云的铁枪突然抵住青年后腰 —— 他腰间竟藏着块东齐禁卫的铜符,符上还沾着祭台供桌的红漆。
“你根本不是部落人。” 龙弈盯着青年的手,指节有常年握刀的厚茧,不是部落人该有的薄茧,“萧衍让你故意被抓,就是想让我们信‘部落要抢筝’,好分兵去拦,没人守营里的……” 他突然转向筝仓,“凌丰,带五十人守仓,别让任何人碰待发的筝!”
青年脸色骤变,刚要挣扎,赵勇已夺过他手里的文书 —— 文书背面用淡墨画着祭台布局,供桌下的 “柴草堆” 位置,竟和筝身棉线火石的触发时间标着 “未时三刻”。可阿婷突然发现,文书的墨汁里掺了松烟,遇水会晕开,而真部落文书用的是炭墨,遇水不化:“他给的是假布局图,真柴草堆可能在……”
“祭台后的竹林。” 龙弈突然想起刚才断弦的筝 —— 断口麻线里裹着片竹叶,竹叶上印着个 “竹” 字,“萧衍想让我们盯着供桌,其实想烧了部落存放祭器的竹屋!” 他转向项云,“老将军带百人去竹林,找带硫磺味的柴草;凌丰,你跟我去祭台,把部落首领请来营里;苏雅,你和阿婷重新制筝,用真蚕丝弦,筝身刻上部落图腾。”
未时三刻,祭台方向果然传来骚动。可等部落首领跟着凌丰赶到筝营,看到的却是阿婷和苏雅在制真筝,营外空地上,龙弈正将藏了火石硫磺的假筝堆在一起 —— 每架假筝的筝首,都贴着萧衍伪造的 “北境焚筝” 符纸。
“这些才是他们想让你们看到的。” 龙弈将断弦的麻线递给首领,再指假文书上晕开的墨,“萧衍烧祭台是假,想让部落和北境反目是真,等我们打起来,他再去烧你们的竹屋,断你们的祭器。”
这时,赵彻派人来报:项老将军在竹林里抓了五个穿部落服的人,他们正往竹屋堆柴草,身上藏着东齐的兵符。而青年见阴谋败露,突然往火石扑去,凌丰的银枪及时挑飞,只让火石点燃了空地上的假筝 —— 熊熊火光里,部落首领突然握住龙弈的手:“是我们错信了假消息。”
暮色漫进筝营时,阿婷已制好了三架真筝。龙弈拨弦,《祭神调》的清响飘向远方,部落的乐师跟着和奏。苏雅递来杯桐叶茶,茶里飘着颗桂圆:“以前总怕拆不完阴谋,现在才懂,比拆阴谋更重要的是……”
“让大家看清谁在真心护着他们。” 龙弈接过茶,看着火光中部落人与北境兵一起收拾假筝的身影,突然明白,统一天下不是赢多少场仗,是让每个部落都知道,他们护的不只是筝,是彼此能安心共奏的信任。
风穿过筝营,带着桐木的清香与茶香,龙弈的铁枪斜倚在筝案旁,枪尖映着筝身的图腾,也映着阿婷眼里的暖光 —— 那光里,有比晚霞更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