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晨光刚漫过环球唱片办公室的落地窗,岳川就指着桌上的合作方案,指尖停在“全球分版发行”那栏。
“不能做统一版本的专辑,得按地区定制——欧洲版加手风琴和钟楼钟声,比如《星愿》的前奏用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切入;亚洲版保留三味线和尺八,再加入滨江老街的槐叶摩擦声;美洲版可以试试加入墨西哥的马林巴琴,模拟星尘落地的脆感。”
他说的其实是地球唱片业常用的“区域化定制策略”,却装作是昨晚听陆哲录的巴黎钟声时“突然想通的”。
环球总裁马克盯着方案,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个想法很大胆,成本会增加30%,但确实能让不同地区的听众有‘专属感’——就像你说的,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觉得,这张专辑里有‘自己的星星声音’。”
夏晚晴这时递过一份录音小样,里面是她用中文、法语、英语三版演唱的《星愿》副歌:“我调整了不同语言的咬字,法语的‘étoile’(星星)要轻卷舌,像风吹过塞纳河;
英语的‘star’要重咬尾音,像星子落地的实感;中文的‘星’要气声收尾,像老街槐树下的私语。”
马克听完小样,忍不住按下重播键:“这种‘语言适配’比单纯的翻译更有诚意,听众能听出你们的用心。”
可谈判刚到细节阶段,周曼的手机就弹出条推送——星娱的海外账号发了篇《川晴工作室借环球炒作,专辑定制实为圈钱》的文章,还伪造了份“成本核算表”,谎称“定制版比普通版成本只高5%,却要多卖30%的价格”。
没等团队回应,马克的助理突然拿着平板走进来,笑着说:“评论区已经反转了,很多听众在晒‘星音故事’,说愿意为定制版买单。”
众人凑过去看——有法国听众晒出自己在巴黎天文馆录的《星愿》合唱视频,配文“加钟楼钟声会更有代入感,多花钱也值”;
有中国留学生发了段在滨江老街拍的槐叶声录音,说“想在专辑里听到家乡的声音”;还有墨西哥网友留言“期待马林巴琴版,希望能让星星的声音有我们的味道”。
甚至有音乐博主做了“定制版vs普通版”的音效对比视频,证明定制版的层次感远超普通版,#星娱造谣又翻车#的话题很快冲上多国社交平台热搜。
“不用我们出面澄清,听众自己就会说话,”岳川笑着合上方案,“这就是‘星音’的底气——它不是冷冰冰的商品,是带着大家故事的作品,谁在真心做音乐,谁在造谣,听众一听就懂。”
马克点点头,当场在方案上签字:“下周一就启动录音,我已经联系了欧洲最好的手风琴演奏家,还有墨西哥的马林巴琴大师,他们都愿意免费合作,说想参与‘星音’这样有意义的项目。”
离开环球唱片时,陆哲抱着吉他,突然在街头停下脚步——一位卖花姑娘正用西班牙语哼唱着不成调的旋律,手里的玫瑰被风吹得轻轻晃。
他掏出录音笔,悄悄录下这段哼唱,追上岳川:“这个旋律可以改编成《星愿》的美洲版间奏,用马林巴琴弹出来,像玫瑰花瓣落在星轨上,肯定很柔。”
岳川接过录音笔,听完突然有了灵感——像地球那些“街头灵感创作”一样,把这段民间哼唱的碎片,融入星音的旋律框架里,却装作是“觉得这段调子和星尘落地的感觉很像”。
回到酒店,凌薇已经打开电脑,调出专辑封面的设计稿:“我想把封面做成‘星轨拼图’,左边是巴黎的钟楼星轨,右边是滨江的槐树星轨,中间用东京的樱花星轨连接,每个区域都标上对应的乐器图案,比如钟楼旁放手风琴,槐树下放三味线,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定制版。”
林野凑过来,指着设计稿:“可以在封面角落加个‘星音密码’——用442.5赫兹的基准音波形做暗纹,只有用紫外线灯照才能看到,增加收藏感。”
宫本先生和藤原 则在调试乐器,准备去日本参加“日本动画大赏”的表演——宫本把三味线的琴弦,换成了用樱花木做的新弦,说“这样弹《星途》的间奏时,会有樱花的‘木质共鸣’”;藤原 则在尺八的吹口处,贴了片小小的槐树叶标本,“带着滨江的味道去日本,让表演更有‘双乡感’”。
周曼这时收到星穹社的消息,说动画大赏的主办方,想在颁奖礼上增加一个“星音互动环节”:“让现场观众用手机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就能发送自己的星愿,实时显示在舞台背景屏上,还能选择用三味线或尺八的音色,把星愿‘变成声音’播放出来。”
岳川立刻点头:“这个环节好,既能呼应之前的‘星愿互动墙’,又能让颁奖礼不只是‘领奖’,而是一场小型的‘星音聚会’。”
晚上,众人在酒店的会议室里,排练去日本的表演曲目——岳川把《星愿》的前奏,改成了用钢琴和三味线的“对话版”,钢琴弹一句“雾里樱花开”,三味线接一句“星在枝头待”,像滨江和东京的星星在对话。
夏晚晴的歌声刚落下,林野突然举起相机:“刚才宫本先生弹三味线时,琴弦的震动和凌薇电脑上的星轨波形正好重合,这个画面太有感觉了,一定要拍进纪录片里。”
就在排练快结束时,环球唱片发来消息,说伦敦的皇家天文台愿意提供场地,帮他们拍专辑的内页照片:“天文台有全球最大的星轨观测仪,能拍到真实的双星系星轨,还能让你们在观测仪前演奏,把‘星音’和真实星空结合起来。”
周曼立刻查了行程:“咱们后天去日本参加颁奖礼,下周一回巴黎录音,下周三可以去伦敦拍内页,时间正好能错开。”
岳川看着电脑上伦敦天文台的照片,突然想起地球的格林尼治天文台,那里的本初子午线曾让他震撼。
他指着照片里的观测仪:“可以在观测仪上,用荧光笔标出442.5赫兹的基准音波长,拍照时让夏晚晴站在观测仪前,手里拿着樱花瓣,背景是真实的双星系星轨,这样内页既有‘星音’元素,又有真实的天文感。”
凌薇立刻修改内页设计方案:“我在每张内页的角落,都加个‘星音小知识’,比如‘双星系的轨道周期是3分20秒,正好是《双星语》的时长’‘442.5赫兹的基准音,相当于伴星信号的频率’,让听众在听歌的同时,还能了解天文知识。”
第二天早上,众人收拾行李准备去日本,宫本先生突然发现三味线的琴马不见了——翻遍行李都没找到,急得他直跺脚:“这个琴马是我父亲留下的,用了几十年,没有它,三味线的音色会差很多,颁奖礼的表演肯定受影响。”
凌薇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这是我在东京樱花谷买的樱花木琴马,本来想作为备用,没想到真能用上。”
宫本先生接过琴马,仔细看了看,突然笑了:“这个琴马的木纹,和我父亲的那个很像,说不定是同一片樱花树做的。”
他立刻把琴马装在三味线上,试弹了一段《星途》的间奏,音色温润,和之前几乎没差别。
去机场的路上,夏晚晴靠在车窗上,看着巴黎的街景慢慢后退,手里握着莉莉送的纸星星:“不知道莉莉现在有没有听《星愿》,她答应我要学中文的,下次见面,我要教她唱完整版。”
岳川接过纸星星,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星”字,突然觉得“星音”的意义,不只是音乐本身,还有这些因音乐产生的连接——巴黎的莉莉、东京的宫本、墨西哥的马林巴琴大师,还有无数听过星音的普通人,都因为一段旋律,变成了“星愿共同体”。
到了机场,环球唱片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等候,递过来一个密封袋:“这是伦敦天文台寄来的‘星轨样本’,里面有他们昨天观测到的双星系星轨照片,还有一小瓶来自天文台的‘星尘模拟沙’,说可以用来做专辑内页的装饰,让照片更有‘星空质感’。”
凌薇接过密封袋,打开一看,星尘沙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蓝色,像把一片小小的星空装在了袋子里。
众人登机时,周曼的手机收到星穹社的消息:“日本动画大赏的主办方,已经把‘星音互动环节’的设备调试好了,还特意在舞台背景屏上,加了‘全球星愿同步’功能,能把巴黎、伦敦、滨江的观众星愿,实时传到颁奖礼现场。”
岳川笑着说:“这样一来,颁奖礼就成了‘全球星音的小聚会’,不管在哪,大家都能通过星愿连接在一起。”
飞机缓缓滑向跑道,岳川看着窗外的巴黎渐渐变小,手里握着那份伦敦天文台的星轨样本——照片上的双星系星轨,像一条淡蓝色的丝带,缠绕在墨色的夜空里。
他突然想起,从滨江老街的槐巷写第一首歌开始,那些从地球“抄”来的旋律,早已在这个世界长出了新的根系——扎在巴黎的钟声里,东京的樱花里,伦敦的星轨里,还有无数人的星愿里,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星音”。
飞机起飞时,夏晚晴轻轻唱起《星愿》的副歌,宫本先生用三味线轻轻伴奏,藤原 的尺八声在机舱里缓缓散开。
林野的相机对着窗外的云层,拍下了一张照片——云层之上,阳光透过舷窗,在夏晚晴的脸上洒下淡淡的光,像星星的吻。这张照片后来被选进了专辑的内页,旁边配着一行小字:“星音无国界,愿声永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