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卫视的会议室里,《戏台新声》的策划案被推到桌沿,边角已经被反复翻看磨出了毛边。
这是岳川借鉴地球经典竞技综艺《歌手》的模式,量身打造的戏曲创新节目——让京剧、昆曲、秦腔等剧种的演员,与流行歌手组队,用现代编曲改编传统剧目,最终通过观众投票选出“最具生命力的新戏”。
“韩流的《偶像舞台》刚续订了第五季。”
频道总监老张把收视率报表拍在桌上,报表上韩流综艺的曲线像陡峭的山峰,“他们靠偶像唱跳、粉丝打投赚足了眼球,咱们让老戏骨跟歌手混搭,年轻人能买账吗?”
岳川翻开策划案里的“创新案例”页,指着林野设计的舞台效果图:“你看这个‘虚实戏台’——秦腔《三滴血》的选段,背景用全息投影还原古城墙,歌手用电子摇滚改编唱腔,老艺人的‘吼秦腔’与电吉他solo对冲,台下观众能通过AR眼镜看到戏曲脸谱的动态变化。”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不是颠覆传统,是给老戏搭座新台子。
就像平行世界的《歌手》让小众音乐被看见,咱们要让年轻人发现:戏曲里的爱恨情仇,比偶像剧带劲多了。”
夏晚晴正对着编曲小样皱眉,秦腔老艺人李奶奶刚听完《三滴血》的改编版,红着眼眶把乐谱摔在桌上:“这是胡闹!咱秦腔的苦音要‘撕心裂肺’,加了电音,像被掐着嗓子唱,哪还有老祖宗的劲儿?”
夏晚晴捡起乐谱,指着其中一段:“李奶奶,您听这里。”
她点开混音工程,把电吉他的失真度调低,混进贾湖骨笛的采样,“保留您‘吼’的原调,用电音做‘气口’,像古城墙的回声——年轻人听着新鲜,老戏迷也能听出原味。”
她轻轻点击鼠标,一段旋律缓缓流淌而出。这是粉丝发来的demo,一个00后用说唱的方式对《锁麟囊》选段进行了改编。
“春秋亭外风雨暴”的唱词,在节奏的律动中展现出别样的韵味,而其中更是巧妙地融入了《古今辙》的三弦泛音,如同一股清泉在耳畔流淌。
“您看,他们不是不爱听,只是还没有听到能够真正扎进心里的版本。”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此时,节目录制现场气氛热烈。第一个登台的是京剧老生王老师和流行歌手小苏的组合。
他们带来的是对《野猪林》选段的改编,当王老师用那苍劲有力的传统唱腔唱出“大雪飘扑人面”时,全场观众都被他的表演所震撼。
紧接着,小苏用R&b的风格接上“发配沧州”的唱词,这种新颖的搭配让人眼前一亮。
舞台上的全息投影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林冲的枷锁在光影的变幻中,竟然化作了《神话代码》里的机甲锁链,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当“逼上梁山”的嘶吼响起,台下的00后观众们纷纷举起应援灯,齐声合唱。灯牌上的“京剧”二字闪烁着荧光,仿佛在诉说着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新魅力。
后台的李奶奶看着监控屏,悄悄抹了把眼泪。
夏晚晴趁机递上改编后的《三滴血》乐谱,乐谱旁贴着平行世界《新贵妃醉酒》的成功案例分析——如何用戏腔与流行结合,既保留韵味又破圈。
“您看,这是平行世界的‘旧戏新唱’,咱们能做得更地道。”夏晚晴指着乐谱里的标注,“您的‘数板’保留原词,我加段评弹的三弦伴奏,让歌手用戏腔唱副歌,像新茶混着老茶底,有回甘。”
韩流的《偶像舞台》很快推出“戏曲特辑”,让偶像穿着戏服跳街舞,镜头怼着浓妆的脸,传统唱腔被处理成电子音效。
“他们又在抄作业了。”老张看着韩流的宣传海报,上面的“京剧元素”标着醒目的韩流logo,“还买了水军说咱们‘炒冷饭’,不如他们‘时尚’。”
岳川却指着《戏台新声》的实时弹幕:“‘王老师的髯口甩得比爱豆的舞棒帅’‘原来昆曲的水磨腔,比情歌甜’——观众不傻,他们分得清谁是真懂戏,谁是蹭热度。”
他调出后台数据,节目播出两期,京剧培训班的报名量涨了三倍,秦腔的短视频播放量破亿,“咱们抄的是平行世界‘让传统破圈’的思路,填的是龙国自己的戏肉,这才是真本事。”
节目总决赛那天,李奶奶与小苏的《三滴血》改编版成了全场最佳。
李奶奶的“吼秦腔”裹着电子音效,像从古城墙里炸出来的惊雷,全息投影里,窦共舞,最后定格在“非遗街”的虚拟场景里——元宇宙里的戏台上,数字人正重复着这段新戏。
投票结果出来时,韩流的公关团队突然放出“王老师收礼”的假料,试图搅黄颁奖礼。但观众根本不买账,老戏迷晒出王老师带学生练身段的照片,年轻人扒出假料里的时间线漏洞,#韩流综艺滚出戏曲圈#的话题冲上热搜。
“这才是最好的破圈。”岳川看着台上相拥的李奶奶与小苏,李奶奶的水袖缠着小苏的吉他弦,像传统与现代在握手,“平行世界的《歌手》证明,好内容能跨越圈层,咱们用戏曲再证明一次:龙国的老艺术,穿上新衣裳,照样能站在舞台中央。”
节目收官后,衍生的“新戏创作营”火了。年轻编剧用《星尘纪》的科幻设定,给《嫦娥奔月》加了“月球基地”的新剧情;游戏公司把改编后的《长坂坡》做成《神话代码》的限定副本,赵云的枪变成激光枪,却保留了京剧的“枪花”动作;甚至有海外剧院发来邀约,想把《戏台新声》的作品搬上百老汇,指定要李奶奶的“电音秦腔”。
老裕泰茶馆的庆功宴上,王老师教小苏甩髯口,李奶奶用夏晚晴的混音设备,给槐树叶吹奏的《茉莉花》加了秦腔的苦音。
岳川翻开新的策划案,是借鉴平行世界《演员的诞生》的《戏台春秋》——让影视演员学戏曲身段,用戏曲程式演现代戏,“比如让《暗涌》里的警察,用京剧的‘亮相’动作掏枪,既有张力,又有文化根。”
雪团趴在戏台模型上,尾巴扫过《野猪林》的全息海报,海报上林冲的机甲锁链,缠着圈槐树叶编的绳。
窗外的月光落在桌上,像给新写的戏词镀了层银——那些从平行世界借来的“作业”,早已被龙国的戏文、唱腔、身段重新写就,成了谁也抄不走的本土故事。
就像李奶奶在节目里说的:“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咱的巧妙,就是老祖宗传下的那点‘魂’,换身衣裳,照样能唱遍天下。”而《戏台新声》,不过是这出大戏里,最热闹的一段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