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嫁后,她跟现任丈夫又生了一个女儿,至于留在父母家的儿子,早就被抛在脑后。
杨德忠在成年后,报名去当兵,当了三年兵后,他转业回家,被安置在汽车厂上班。
之后在经人介绍,跟叶淑娟相亲,两个人互相都觉得对方不错,便结婚了。
现在杨德忠他们一家三口住的房子,还是汽车厂给分的。
自从杨德忠当兵离开家后,便彻底的离开了原本的家庭,所以杨德忠跟家里的亲戚们走的并不近。
对于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姥姥和姥爷,逢年过节的时候,杨德忠都会带着东西上门去看望。
而这两位老人,有六个孩子,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就算是杨德忠想要去孝顺两个老人,都排不上队!
“这电视机是给你家的!”
沈国平说完,杨玥顿时愣在原地。
“哥,你说啥?”杨玥以为自己幻听了,所以又向沈国平发问。
“我说,这台电视机是给你家的!”沈国平一字一句,慢慢的说着,力求让妹妹听清楚。
“啊?真的吗?”
杨玥没忍住,尖叫出声,还好邻居们都在上班,不然的话,有人听到她的尖叫声,肯定要过来看看,是不是出事了。
沈国平微笑着说:“当然是真的,这台电视机可是我托人从港岛那边买回来的,是邮寄回来的,前几天才到,所以我才送来。”
“还是港岛那边的电视机?”
见沈国平把盒子放在地上,好奇心爆棚的杨玥绕着盒子走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出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你嘎哈呢?我看你的学习桌不错,电视机暂时先放在这里吧!”
这是杨玥学习的桌子,同时桌面上方带着一个小小的书架,下方的空位正好是平时杨玥学习看书的地方,虽然,她除了写作业之外,看的最多的是小人书。
“用呗,反正我寒假作业都写完了。”
杨玥巴不得电视机把学习桌占了,她天真的以为,没有了学习桌,就不用学习了,殊不知,这只是异想天开的幼稚想法。
“正好,这里还有个插座。”
沈国平看到桌子上的台灯专用插座,很高兴,自己可以不用专门再接插座了。
“哥,电视机插上电就能用么?”
“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还得接天线,不然没信号!”
杨玥指了指自己放在一旁的怪东西,道:“这个是天线么?怎么这么奇怪?”
“对!这就是天线!”
给楼房安装天线,这可是个问题。
沈国平专门在阳台这边看了一眼,觉得天线不能安装在窗子外面,因为楼梯会挡住一半的信号。
“这天线可不好整了!”
挠挠头,沈国平看了一眼头顶。
“对啊,老姨家这是顶楼,我可以上楼顶啊!”
想到这里,沈国平立刻走出门,果然在楼梯间找到了可以爬上楼顶的梯子,以前他还真的没注意到这一点。
“哥,你要上去啊?”
杨玥看到沈国平伸手就要爬梯子,担心的问道。
“嗯,你把天线给我拿来,我上去看看!”
这梯子是用钢筋做的,直接镶嵌在墙体里,看起来并不怎么结实,不过沈国平也不傻,他每次伸手抓着梯子的时候,都会发力测试一下梯子的稳定程度,觉得没问题,他才会继续向上爬。
梯子的最顶端是一个凸起的小房子,跟狗窝的大小差不多,而小房子的门是通往屋顶的。
打开插销,沈国平用力推开门,门外的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沈国平抓了两把雪,用体温把雪融化后,洗干净手上的灰尘。
那楼梯估计至少有几年没有用过,上面的灰都要包浆了,然后刚刚都蹭到他的手上。
“这边是老姨家的方向。”
因为这四楼有好几户人家,所以沈国平凭借方向来到边缘,低头看了一下,确定下面就是老姨家的窗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反身回到楼顶入口,下面的杨玥手里拿着天线,正在眼巴巴的看着上面。
沈国平爬下来,从杨玥手里接过天线,对她说:“一会儿你回屋,在窗户那边等着,我把天线的线从房顶扔下来,到时候你看到了,就喊一声。”
“哦哦!我知道了!”
杨玥接收到沈国平的命令,赶紧回屋。
沈国平拿着天线回到楼顶,从空间里弄了一节木头出来,把天线安装在木头上,然后又拿出一段铁丝和铁钉,把木头固定在墙体上,用手拉了一下,觉得不会被风吹倒,才满意的点头。
把线接好,再扔下去。
“看到啦!”
房间里的杨玥看到一条线从天而降,便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
因为隔着窗子,声音有点闷,沈国平耳聪目明,听到后,转身回去,把小房子的门插销锁上,这才下楼梯。
洗了一下手,沈国平来到窗户边,看了一眼天线的位置,然后伸手把窗子里面钉的塑料布掀开一角。
“哥,这能行么?我妈回来,估计要骂人!”
杨玥看着沈国平的动作,心有余悸的说道。
“没事,一会儿我还能安上,你不用担心!”
沈国平料定老姨绝对不会骂自己,所以丝毫不担心。
打开窗户,用笤帚把线勾回来。
“小玥,你家有钉子么?给我拿点。”
杨玥:“有,我这就去拿!”
她家有一个铁皮盒子,原本是用来装饼干的,里面放着各种小用品,比如钉子,摁钉之类的东西。
杨玥干脆把整个盒子都拿来,沈国平拿起钉子,接过锤子,梆梆梆在墙上钉了几根钉子,再把天线放在钉子上,顺到电视机后面,接好。
“可以了吗?”杨玥着急看电视。
“还没有呢,等我把塑料布还原,还得再上楼顶一趟,然后你打开电视,挨个台按一下,我去转天线,等到有信号了,你再喊一声。”
“行!”
听说有电视可以看,杨玥很听话的点点头。
现在对她来说,看电视比吃东西还重要。
在兄妹两个人的通力合作下,电视机最终成功收到五个台,比沈国平家里的电视台多了一个,是本地市里的台,不是上星台,所以外地接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