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向乔晚分发的图表:
“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购的不是其短期业绩,而是其无法替代的生态位和知识产权护城河。即便短期业绩承压,其长期价值非但不会受损,反而会因为其在危机中不可动摇的行业地位而更加凸显。”
中投的李总微微颔首,与身旁的同事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许昊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分析表示初步认可。
“第二,收购路径与可行性。”
李总提出第二个关键问题,
“即便价格合适,如何完成收购?这是一家英国公司,核心技术涉及敏感领域,必然会面临英国政府、乃至其盟友(尤其是美国)的严格审查,甚至政治干预。单纯的财务收购几乎不可能成功,控股更是难如登天。你的报告中提到了阶梯式策略,请详细阐述。”
这正是整个计划最核心的难点。
许昊深吸一口气,将深思熟虑的策略和盘托出:
“李总的问题一针见血。正因为直接控股难度极大,所以我们建议采取 ‘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阶梯式策略。”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启动收购谈判,目标并非控股,而是成为其重要的战略股东。 我们可以组建一个包括顶级投行(如高盛、瑞银)、国际律所(如富而德、年利达)在内的专业团队,以市场化投资的名义,与ARm董事会和管理层接触。谈判的核心,是强调我们作为中国市场的代表,能够为其架构在未来的中国移动生态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提供无可比拟的助力。这符合ARm全球化合作的商业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信用和市场的背书,将是我们最重要的隐形筹码。”
许昊的目光扫过张司长和中投的代表,
“我们不需要明说,但对方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与我们合作,意味着获得了进入并主导未来世界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通行证’。这种巨大的商业前景,是任何商业公司都无法抗拒的诱惑。商务部和中投的潜在支持,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
“第二步,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慌,在二级市场悄然吸纳一部分股份,同时与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大股东进行私下谈判,收购其股份。 双管齐下,力求在相对低调的情况下,将持股比例提升到一个足以进入董事会、具有显着影响力的水平,例如15%、20%甚至更高。”
许昊顿了顿,继续说道。
“前期我已经故意把收购ARm的想法透露了给了安德森,他有野心,肯定会接触ARm的股东,如果他们中有人有想法,就会提前接触我们,这是敲山震虎。”
“第三步,在成为重要战略股东后,利用董事会的席位和影响力,推动ARm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研发中心,进行更深度的技术合作与生态绑定。 通过技术合作、人才培养、标准参与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我们对ARm架构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这比单纯的股权控制更具可持续性,也更能规避政治风险。”
许昊最后总结道:
“所以,我们初步的战略目标,并非一开始就追求绝对控股。而是通过战略投资→深度绑定→谋求影响力这一路径,最终实现事实上的‘影响力控股’或‘功能性控制’。将ARm的发展与中国市场的发展深度捆绑,使其利益与我们的利益趋于一致。当然,”
他话锋一转,展现出足够的战略定力和远见,
“如果时机出现极端变化,或者前几步走得非常顺利,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在条件允许时,讨论并推动最终控股的可能性。但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我们在前期打下足够坚实的基础,也需要国家在关键时刻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中投的几位代表都在快速消化着许昊这套清晰、务实且极具操作性的策略。
它避免了硬碰硬的政治风险,充分利用了市场规则和商业逻辑,并将中国的市场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为国家力量的介入留下了灵活的空间。
张司长眼中赞赏的神色更浓,他适时地补充道:
“许昊同志这个思路,是符合市场规律和实际情况的。国家层面,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为这样的战略性投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在应对可能的非商业壁垒时。”
中投的李总终于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认同和一丝跃跃欲试:
“许董,你的这套方案,逻辑清晰,步骤稳妥,风险可控。特别是利用金融危机作为时间窗口,以及将市场准入作为谈判筹码的思路,非常有说服力。”
他看向自己的团队,然后对许昊和张司长说:
“我们认为,这个项目具备极高的战略价值和潜在的投资回报。中投可以立即开始内部立项程序,同时,我们建议,立即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1. 组建联合工作组,由昊天牵头,中投派员参与,负责整体协调。
2. 遴选并接洽国际顶尖的投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组建外部顾问团队。
3. 开始对ARm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尽职调查,不仅是财务和法律,更要包括其技术路线图、核心团队、主要客户和潜在的政治风险点。
4. 着手准备多套谈判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许昊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最艰难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
他立刻回应:
“完全同意李总的意见。昊天这边,乔晚会全面负责与中投工作组的对接以及外部顾问团队的遴选工作。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前期工作落实到位。”
张司长最后拍板:
“好!既然方向明确,那就抓紧行动。这件事,要保密,要高效,要务实。商务部会关注进展,并在需要协调跨部门事务时提供支持。许昊,中投的同志们,希望你们精诚合作,为我们国家在核心科技领域,真正下一盘大棋!”
会议在一种充满紧迫感和使命感的氛围中结束。
初步接触的结果,远超预期。
许昊知道,从这一刻起,控股ARm不再仅仅是他脑海中的一个蓝图,而是变成了一个拥有国家力量背书、正在快速启动的宏大战略项目。
走出商务部大楼,坐进车里,许昊对乔晚吩咐道:
“立刻联系唐骏、武卫、吴宵光,今晚召开核心层紧急会议。同时,你亲自负责,开始筛选符合要求的国际投行和律所名单,我要在一周内看到初步方案。”
“明白,许董。”
乔晚迅速记录,眼神中闪烁着与许昊一样的兴奋与凝重。
一场围绕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隐秘战役,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许昊,正是这场战役前沿的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