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战过后,蒙古可能要好好缓口气,所以没事的时候李莫愁就带着小龙女跟其他门派进行友好切磋,毕竟自己的实战经验真的太少了。
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门派的人,他们都是江湖儿女,确实不拘小节,也很乐意跟莫愁她俩聊天 ,从聊天中知道了不少地方的人文习俗,这确实跟现实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莫愁对这样的交友也很欣喜。大家也算混个脸熟了。
青城派之中,有一名唤作余路的弟子,此人性格开朗,能言善道。
一日偶然间与李莫愁相遇,两人竟相谈甚欢,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经过一番交谈,李莫愁发现这余路竟然对易容之术颇有研究且极为精通。
要知道,行走江湖之人,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和危险。而拥有一门精湛的易容术,无疑能够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或者达成一些特殊目的。因此,李莫愁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巧当时小龙女也在身旁,见李莫愁如此上心,便一同决定跟随余路好好学习这门技艺。于是乎,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们三人时常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易容术的种种技巧和奥秘。
尽管李莫愁和小龙女都极有天赋,但想要达到余路那般炉火纯青的境界却并非易事。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和练习,她们二人也算学有所成。
虽不敢说比得上余路那般厉害,但用来应付一般情况、蒙混普通人的眼睛却是绰绰有余了。
等她们与众人分别后,她们打算下一站去临安城,毕竟那里是大宋的国都,比任何地方都要繁华,既然出来历练了,总要去开开眼。
不是不能留下来,李莫愁对郭靖的人品还是十分认可的,就是实在不太喜欢黄蓉这人,现在的郭靖从当年的愣头青变成了现在顶天立地的英雄,而黄蓉也从娇俏少女变成了当家主母,此时的他们已没了当年的“灵气”。
尤其是黄蓉,她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妖女”,而成了一个“怨妇”般的存在。
眼睛看人时带着打量和审视,严格来说,黄蓉的本性并不坏,但也绝对与“侠女”不沾边。
但是她这种特别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教别人的人,李莫愁实在喜欢不起来。
比如当初她得知了郭靖和华筝之间的关系,便心生不悦,只想做些什么事来出气,于是她闯进别人家的宴席上打砸了一番,甚至逼别人陪她喝酒,郭靖自然是极力劝说,而黄蓉只留下一句:“我但求自己心头舒畅,哪去管旁人死活?”
还有在路上遇上一个胖女人坐轿子,她只觉得那胖女人对仆人态度不好,便将那女人的耳朵给割了下来,从这些细节来看,柯镇恶说她是妖女一点也不过分。
郭靖宣布要迎娶华筝,事情顿时变得复杂难解。在那个尴尬的时刻,黄老邪几乎忍不住要出手。然而,黄蓉并未选择退出,反而选择继续与他并肩闯荡江湖。她似乎全然不顾及自己此举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或许在她看来,能与郭靖相伴便已足够。但她难道真的不考虑华筝的感受吗?
华筝在遥远的蒙古仍深爱着郭靖,她这样的介入,在许多人眼中,仿佛是在破坏他人的感情。这就是“知三当三”。
黄蓉的坚持,源自于她对郭靖那份情感。然而,这份爱是否过于盲目?她似乎并未深思自己在感情纠葛中的角色与位置,便一头扎了进去。
在与一灯大师的对话中,黄蓉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对话里,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纯真,对感情的理解显得模糊不清。她的决定,不过是一瞬间的念头。
她从未考虑过自己此时陪伴郭靖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她只关心当下的感受,跟随自己的感觉是她生活的准则。她总是说如果郭靖忘记恩义就要责备他,然而,她却忽略了自己对他人感情所产生的影响。这充分显示了她的自我。
她最为人所知的污点,自然是对神雕大侠杨过长达三十年的误解。
杨康之死虽然是因为心术不正咎由自取,但毕竟是死在黄蓉的软猬甲上,所以黄蓉心中有隐忧,担心杨过不明事理,长大后向自己与丈夫寻仇,故意不教武功。
最后说服郭靖将杨过送到全真教远离了自己;当杨过和郭芙、大小武有矛盾时,她首先想到的,也是杨过的错误。
比如她对杨过的态度就让李莫愁十分不爽,初遇杨过时,第一次见面,杨过还是个半大孩子,她认出这是杨康的儿子,杨过甚至都没有做过什么,就心有成见。
她就因为杨过长得像杨康,便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小子多半要步他父亲的后尘,也成为奸邪之人,所以一直对他有所防备。
不可否认,杨过的确是走过一些弯路,但是因为自小无人教导导致的,但杨过救郭靖一家的次数明显比他“做的傻事”要多,结果哪怕是郭芙斩断了杨过的手臂,黄蓉依旧觉得是杨过的错,还说出了让人厌恶的那番言论。
她是这么说的:“黄蓉大声道:‘芙儿有什么不好了?她心疼妹子,出手重些,也是情理之常。倘若是我啊,杨过若不把女儿还我,我连他的左臂也砍了下来。’郭靖大声喝道:‘蓉儿,你说什么?’举手往桌上重重一击,砰的一声,木屑纷飞。”
很明显,郭靖就明事理得多。
在杨过和小龙女相爱这件事上,黄蓉也是持反对的观点,在她看来,龙杨二人的结合是大逆不道的,是不符合世俗观念的。
多年之后,她还竭力反对小龙女和杨过在一起,一副深明大义模样,三番五次胡乱劝说小龙女,什么师徒之恋不伦,什么杨过喜欢花花世界住不惯古墓,使得原本相爱不易的两人分分合合,导致小龙女差点误嫁淫贼公孙止,最后还劝小龙女让杨过独自解毒,直接诱发小龙女选择跳崖自尽,让他们硬生生错过十六年。
她可能忘了,当年她也是这么追求郭靖的,她和郭靖的爱情也同样被旁人阻拦。
说白了,别人的爱情在自己眼里总是不值一提的,没有人能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
到了十六年后,黄蓉担心郭襄会爱上杨过,继而被杨过伤害,却忘了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追逐郭靖的。
而且她自己还强调了这么一句:“杨过这厮用心更加深了一层,他越是跟襄儿说不忘旧情,襄儿越会觉得他是个深情可敬之人,对他更为倾心。不错,不错,当年靖哥哥倘若见了我之后便将华筝公主抛诸脑后,半点也不念昔日恩义,我反要怪他薄幸了。”
能把“知三当三”说得如此光明磊落的,也就数她了,关键是此时她又低估了杨过的心气,杨过哪里有半点想要害郭襄的意思?
李莫愁觉得她跟剧情中的古灵精怪没有扯上一点关系,但是用自私自利形容倒是十分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