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王若弗轻拍着昏昏欲睡的佑哥儿,嘴里轻哼着: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风声将歌声传到外面韩文定的耳朵里,他只觉得小姑娘带给他的不仅是惊艳,还有许多小惊喜。
上次的酒就让他十分惊奇,这歌声听的他不由想起母亲在他幼时唱的童谣,想起了他自己小时候窝在母亲怀里,想着等日后两个成婚后,有了孩子,恐怕也是如今这番......咳!想远了,赶紧拉回思绪!
不一会儿就听到里面没了声音,恐怕是佑哥儿睡着了。
等将人送回府,天色已经黑沉,府中男主人不在他自觉不便在此久留,于是便准备起身告辞离去。
临行前,他和王若弗提起了上次送到府里的那些美酒。那酒滋味醇厚,香气扑鼻,深得其父亲的喜爱,说要是可以,下次能不能再送几坛?
实际上,他自己也是对那酒爱不释口,只是不好意思说出来,怕佳人嫌弃。
至于花钱买?他没想过,毕竟两人都要成婚了,提这个就太见外了!
王若弗爽快答应了,说过两天就让人送过去。
啧!看来这个酒是很受欢迎了。很好!如此便可让叔父放开手脚了。
大堂哥去年中了秀才后就觉得实在读不进去了,如今跟着叔父一起做生意,有了秀才功名在身,倒也不至于被人轻看了。倒是二堂哥和三堂哥课业不错,夫子说下次可以下场试试了。
先用这批酒打进权贵圈,兴许日后能混个皇商呢。
没过几日,王若弗就差人将酒给韩文定送了去。这次送的数量有点多,韩文定收到后,满心欢喜,亲自带了几坛酒送到父亲房中。
韩相闻着酒香,赞不绝口!还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对待王家二姑娘。
其他的也被父子俩拿来待客用了。
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冷王若弗也不爱出门,这时候取暖全靠碳盆,又是想念供暖的一天!
眼看着距离成婚之日已不足一年,过完年之后,王母更是贴心地将自己身旁最为得力的管事儿媳刘昆家派遣过来,让她从此以后跟随在王若弗左右,悉心照料她的生活起居。
刘昆家的母亲以前是王若弗的奶娘。用句俗话说,刘妈妈和王若弗是吃一人的奶长大的。
剧中刘昆家的成婚后,她的公爹因着是王母用惯了的老人。导致本该作为王若弗陪嫁来到盛家的刘妈妈,留在了王府。
后来是盛紘把有了身孕的林噙霜纳进盛府做妾,王母坐不住了,才连夜将刘妈妈一家送了过来。
如今可是要嫁到韩相府,看着小女儿还是这般漫不经心的样子,实在不放心,所以提前将人给了她。
没错,就是原剧中的刘妈妈,比王若弗大几岁,前几年成亲了,嫁的也是府中的管事。长的圆脸杏眼,很是和善。
想着剧中她对原主可是掏心掏肺的好,王若弗对她就好感倍增。
人一来就将碧桐院全权交给她管,看她将几个丫鬟安排的井井有条,又将私库交给她打理。
这一安排立刻就让彩环感到不满,以前她可是二姑娘身边最得用的丫鬟,连彩佩都被挤到一旁,没想到这个刘昆家的一来,她就被挤了下去!
心中不忿,做事偶尔就会露出来,王若弗也没管,只等刘昆家的自己动手,果然,没几天,人就被按了下去,拨到外院洒扫不让近身了。
不愧是王母调教出来的,细心就不说了,日常许多琐事根本不用她开口吩咐,刘昆家的就能安排妥当。
刘昆家的也很高兴能在二姑娘身边,谁不知道二姑娘脾气好,对下人和气又大方。看着眼前容色姝丽的姑娘,她不禁有些失神,这样的容貌不进宫真真是可惜了!
不过转念一想,大姑娘已经贵为淑妃,以二姑娘的家世容貌不管嫁给谁也是能过的极好的。
刘昆家的正出神间,王若弗轻轻唤了她一声,“刘妈妈,在想什么呢?”刘昆家的忙回过神来,笑道:“奴婢瞧着姑娘这般花容月貌,就忍不住想到姑娘未来的好日子呢。”
王若弗浅笑盈盈,“有父亲和姐姐在,咱们只管安稳度日便好!放心!你跟着我,我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刘昆家的笑着连连说是。可不?就凭她家姑娘这背后靠山,除了宫里,谁也不敢让她家姑娘不痛快!姑娘如此看重她,她一定为姑娘好好打理内院。
这边,王若弗在府中跟着王母和郭氏一起学着管理家事,说起来也不忙,那些繁琐的事儿都交给刘昆家的去处理了,到了她这儿呢,就是看看账本偶尔拿个主意而已。
而且账本早就按照她的吩咐用阿拉伯数字记录,看起来十分省心呢。如今府里上下账册都用这种方式记账,简直不要太轻松!
平静的日子还没过多久,宫中就传来消息:淑妃又有身孕了!
好家伙!她是不是飘了?长安还不满三岁,好歹再过几年吧?
因着淑妃再次怀上龙裔,官家喜不自胜。要知道,淑妃此前所诞下的皇子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身体健康无虞。如此短的时间内,淑妃便能再度有孕,足见其福气深厚。
官家心中暗自得意:“吾的眼光果然独到,日后看谁敢妄言吾子嗣稀薄?”
王母接到圣旨,获许入宫陪伴淑妃一段时日。临行之前,王若弗紧紧拉住王母的手,忧心忡忡地叮嘱道:“母亲此番进宫,定要记得提醒姐姐,如今她风头太盛,不是好事啊,正因如此,更需谨慎小心,莫要着了别人的道。”
王母连连点头,要说之前都是狂喜,如今听小女儿一番话可算是冷静下来了,表示一定会叮嘱。
府中王母不在,帖子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还变多了。隐隐有烈火烹油之势。不过好在郭氏这几年掌家也是一把好手,不需要公爹王太师的提醒,那些非必要的往来宴请就几乎全推了。
这日定国公赏花宴上,王若弗跟着嫂子郭氏一起来的。
席间还看到了段咏雪和曾玉珍两个小姐妹,瞧着曾玉珍气色红润,看来新婚燕尔过的还不错嘛!
笑着打完招呼,本来王若弗正想给段咏雪寒暄几句,就见她扭过脸去,像是没看到她一般。
王若弗:......这姑娘之前不还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旁边刚嫁为人妇的曾玉珍悄悄跟她说了原因,她才明白,敢情韩文定还是个招风引蝶的?
完全没想到是因为自己跟韩文定订亲后,段咏雪就讨厌她了。
要是知道肯定要问她:为什么要爱男恨女?
不过因着身份原因,她也不敢对王若弗做点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韩文定时常送来些新奇小物件给王若弗,每次都附带着一封简短而温馨的信笺,有时候是夸她送过去的东西心灵手巧,有时候是诉说思念之情,有时候是跟她讲些衙门里的趣事。
王若弗也会时不时的回张信笺过去,偶尔也回句腻歪人的诗,对她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什么:
只愿君心似我心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投我以求桃,报之以琼瑶
待到繁花落尽,与你细水长流……
把人给撩的动心不已,毕竟情绪价值还是要给到位的嘛!就是她自己八风不动的样子让身边人看不懂。
比如这日,王若弗如往常一样翻看韩文定送来的信笺,旁边的刘昆家的打趣道:“姑娘,这韩公子对你可是上心极了,日后必定对姑娘千依百顺。”
王若弗歪着头想了想,“他这人确实有趣,信件也让人愉悦。”但说完又没事人一样又接着查看起账目来。
刘昆家的:……这就没了?
倒是太师和王母两人看着她淡定如水的样子,面上甚至看不出一点小女儿家娇态,内心有点暗暗着急:不会还没开窍吧?这都快要嫁人了,怎么一点小女儿情窦初开的样子也没有,莫不是不喜欢韩家哥儿!?
心里越想越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
王母回来后,决定找王若弗好好谈谈。母女二人坐在房中,王母拉着她的手说:“我的儿,你对韩文定到底有没有男女之情?婚期将近,母亲委实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