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八年五月(公元223年),襄阳城万众空巷,旌旗蔽日。 帝国西征的铁骑踏着荣光班师回朝,献俘的钟声响彻云霄。然而,凯旋的喧嚣之下,朝堂的博弈、后宫的涟漪与边疆的烽烟,正悄然交织成一幅更为复杂的盛世长卷。
承天门外,汉白玉铺就的广场上,甲胄森然,旌旗猎猎。 林羽衮服冕旒,高踞城楼。城下,凯旋大军阵列如山,战马嘶鸣,兵戈寒光耀目。 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前列那群金发碧眼、衣衫褴褛的安息俘虏,其中几位身着残破华服、容颜憔悴却不失艳丽的安息贵族女眷,惊恐地低着头,成为帝国武功最直观的见证。
“献俘——” 礼官拖长的高喝响起。
征西大将军马超 身披金甲,踏步上前,声若洪钟:“臣马超,奉天伐罪,赖陛下洪福,三军用命,克复疏勒,擒获安息王子、贵族、将校百余人,缴获无算!今献于阙下,扬我国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震天动地。
大庆殿内,封赏大典紧随其后。
林羽**目光扫过殿下浴血归来的将士,朗声道:“西征之功,彪炳史册!马超!”
“臣在!”马超出列。
“晋爵凉王,赐九锡,世袭罔替!”
“姜维!”
“臣在!”
“晋爵关内侯,授卫将军!”
“周猛!勇冠三军,授镇西将军!”
“张浑!沉稳有谋,授安西将军!”
“马澹!奇策定疆,授西域都护府长史,总揽西域军政!”
金银、绢帛、田宅的赏赐更是丰厚无比。 林羽特意下旨优抚阵亡将士家属,建祠祭祀。 恩荣之盛,世所罕见。
欢庆之余,林羽 于偏殿召见马超、马澹、姜维等人,细问西域情势。
“陛下,” 马澹 奏道,“安息此败,伤筋动骨,然其国大势未去。臣以为,当在疏勒、于阗一线筑城屯田,招募西域勇士为仆从军,以守为攻,稳扎稳打,徐徐图之。”
林羽颔首:“便依长史之策。西域之事,朕委任于你等,务必使丝路畅通,诸国宾服。” 帝国的西陲,进入了一段以巩固为主的时期。
西线的战火暂熄,朝堂之上的风波却悄然兴起。 首批科举寒门官员已赴任月余。
新任翰林院修撰徐逸 到任后,雷厉风行,清查翰林院所藏典籍编修中的积弊,裁撤冗员,触怒了不少盘踞已久的世家子弟。
外放为洛阳令的顾承 更是手持《大秦律》,丈量田亩,核实户籍,打击豪强兼并,引得地方世家怨声载道。
很快,反击如期而至。 以弘农杨氏、清河崔氏为首的世家官员联名上奏,弹劾徐逸“年轻识浅,急功近利,扰乱清贵之地”,攻讦顾承“滥用职权,苛待士族,有失朝廷体面”,请求皇帝将其罢黜。
朝堂之上,支持科举的寒门新锐与维护旧制的世家重臣争论不休,气氛凝重。
林羽高踞龙椅,冷眼旁观,待双方争执稍歇,方缓声道:“徐逸、顾承,年少锐进,或有操切之处。然其心可嘉,其才可用。着吏部行文申饬,令其行事需稳妥,顾全大局。然,所劾之事,未有实据,暂不处置,以观后效。”
此旨意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回护了寒门官员。 世家官员们面面相觑,心知皇帝心意已决,只得暂时隐忍。 这场革新与守旧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前朝波澜暗涌,后宫亦添新韵。
东宫皇后孙尚香(皇子林璎、林琦生母)为固宠并维系与江东旧部关系,精心挑选了储秀阁中一位出身吴郡陆氏、性情温婉、精通诗画的才女陆清漪,引荐给林羽。
林羽 于东宫设宴考较,见陆氏言谈清雅,举止端庄,一幅《春江图》更是笔法精妙,意境悠远,心中喜爱。 为平衡后宫,亦为拉拢江南士族,当即纳之,封为“才人”,赐号“婉”,居东宫“流云轩”。 孙尚香 心愿得偿,东宫一脉势力得以增强。
与此同时,北宫传来喜讯。 太医令 确诊:然才人郁久闾月娜(柔然公主)怀有身孕月余。
消息传出,林羽 心情复杂。此孕固然是喜事,但因其母族背景,使得本已微妙的北疆局势更添变数。 他厚赏北宫,叮嘱太医悉心照料,却并未如常表现出过多喜悦。 然才人 感受到皇帝态度中的一丝审慎,心中亦喜亦忧。
喜庆之下,危机如影随形。
镇北将军张合 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至:“柔然汗王郁久闾斛律,遣其弟率精骑万余,以‘寻妹’为名,寇掠云中、雁门二郡,杀掠边民,气焰嚣张!”
林羽览报,怒极反笑:“好个郁久闾斛律!朕未问其收纳袁熙残部之罪,彼竟敢先来撩拨!真当朕的刀锋不利否?” 当即下旨: “敕令张合、夏侯霸,集结幽、并精骑,给朕狠狠打!斩首千级以上,将那郁久闾斛律之弟的头颅给朕送来!看他还敢不敢南顾!” 北疆战火,一触即发。
深宫之内,亦非净土。 弘文馆 传来消息:皇子林烨(吕玲绮出)与皇子林昕(何莲出)因弓马较量再生口角,林烨讥讽林昕箭术软绵,林昕反唇相讥其有勇无谋,二人几乎动手。
林羽闻报,将二子召至跟前,并未疾言厉色,只沉声道:“兄弟阋墙,乃取祸之道。今日你二人各抄《棠棣》五十遍,好好想想何为‘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皇子们的成长之路,注定伴随着竞争与摩擦。
夜色深沉,林羽 独立于宫阙之巅。脚下是凯旋的余庆与帝都的繁华,手中是北疆紧急的军报,耳边回响着朝堂上的争论与皇子们的喧哗。 西域暂安,内政革新步履维艰,北疆烽烟又起,后宫子嗣亦牵动政局。 治国平天下,其道漫漫,唯有持心如镜,握刀如笔,方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刻下不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