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村的线索和王小磊指向明确的呓语,让前往调查刻不容缓。但李诺没有被冲动完全支配,他深知,在踏入一个极可能是陷阱的未知区域前,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应对那防不胜防的“精神感染”。
“老周,去落霞村之前,我们必须先把家里的篱笆扎紧!”李诺拦住正要下去安排行动队的张建国,目光灼灼地看向老周和陈雪,“医疗舱研制的神经阻断剂,就是我们的‘疫苗’和‘特效药’!必须立刻扩大生产,优先配发,建立防护屏障!同时,我们要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疾病预测模型,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怎么主动?”老周立刻追问。
“预测!”李诺走到显示着地方病历数据趋势图的大屏幕前,“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精神感染’与‘诡异信号’活跃度之间的关联,并且能通过医疗数据和信号监测进行量化,那么,我们能不能……建立一个预测模型?预测下一个‘精神感染’高发期和可能的重灾区?”
这个想法让陈雪眼睛一亮:“理论上可行!将历史信号活跃数据、地方病历数据、甚至天文气象数据(如果有关联的话)输入模型进行机器学习!只要数据足够,模型不断优化,我们完全有可能提前24到48小时,预测出下一次‘精神感染’的爆发风险和大致区域!”
“那就立刻干起来!”老周拍板,“需要什么数据,协调各部门全力配合!我们要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整个基地的技术力量再次被高效调动起来。陈雪带领团队疯狂地编译代码、调试模型;李诺则协调各方,将能收集到的所有相关数据汇聚到“炎黄”号强大的计算核心;医疗舱全功率运转,纳米制造单元嗡嗡作响,第一批淡蓝色的神经阻断剂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封装成便携式吸入剂和注射剂。
张建国也没闲着,他按照李诺的要求,组织警卫和后勤人员,根据模型初步划定的几个高风险区域(主要是基地内部及周边信号较强的村镇),提前设立了临时医疗点和观察哨,并储备了足够的阻断剂和其他常规药品,俨然一副应对大规模疫情的架势!
基地里这番大张旗鼓的“防疫”行动,自然引起了部分不知情人员的猜测和些许紧张,但在老周和李诺的有意引导和解释下(对外宣称是预防某种新型季节性神经流感),很快就被理解为上级对同志们健康的关怀,反而提升了士气。
就在落霞村行动小队准备出发的前一晚,陈雪那边的预测模型,在经过数次迭代和大量数据训练后,终于输出了第一个具有较高置信度的预测结果!
“出来了!”陈雪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紧张,“模型预测,基于当前的信号活动周期和能量积累模式,未来36小时内,以落霞村为中心,半径五十公里范围内,出现‘精神感染’症状爆发的风险概率……高达87%!峰值预计出现在明天午夜!”
明天午夜!正是他们计划潜入落霞村进行调查的时间!
这个预测结果,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一方面震惊于模型的精准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落霞村绝对是问题的核心区域!
“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是盲目闯进去了!”李诺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兴奋,“我们知道了危险何时到来,就能提前规避,或者……将计就计!”
他立刻调整行动计划:“张队长,通知行动队,出发时间不变,但进入落霞村后,所有人必须提前一小时使用神经阻断剂!并且在预测的感染高峰期,尽量避免与村民进行深度接触和长时间停留!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找到小王提到的‘井’和‘钥匙’,确认信号源,而不是硬扛精神冲击!”
“明白!”张建国重重领命,立刻去安排。
与此同时,基地内部及周边预设的医疗点也进入了临战状态,提前配发的阻断剂被分发到高风险岗位人员手中,一场针对无形攻击的“防疫”战斗,悄然打响。
看着高效运转的基地和严阵以待的同志们,李诺心中稍安。这就是技术带来的力量,将未知的危险尽可能量化、预测并做好准备。
然而,就在落霞村行动小队即将趁着夜色出发之际,负责监控基地外围那个特殊被动信号接收器的技术员,再次传来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
“李顾问,那个……那个‘牧星人’方向的信号接收器,刚刚又接收到了一段极其短暂、能量波动模式与‘哭泣’编码完全一致的信号……而且,这次信号的结尾,似乎……附带了一段极其模糊的、类似……星图的碎片?”
星图碎片?!
李诺的心猛地一跳。“牧星人”在这个时候,再次传递信息,而且是带着“星图”?
这究竟是又一个指引,还是……一个更加复杂的陷阱,正在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