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坛之地,果然不凡。”
周长生低声感叹,他目光四扫,明显感受到了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周青点了点头,他能够感觉到这些修行者的气息个个不凡,或是散发着狂野的兽性,或是隐约透着肃杀之气。
这些人都是驻守在圣坛的弟子,他们或是从外围九大支脉晋升而来,或是直接由强者亲自选拔,能够在这里长久驻守的,皆是周氏的精锐。
“传说圣坛乃是周氏最初崛起之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泥土,或许都曾见证过无数先辈的厮杀与崛起。”
渐渐地,周青与周长生走过了大半段石梯,离山顶越来越近。
周围的景象随之变得愈加奇特,四周的云雾浓得化不开,浓墨重彩般将上方与下方彻底隔绝开来。
这片天地像是被生生分割成两个世界,下方隐于云海之中,透着淡淡的神秘,而上方则被一层厚重的雾气遮蔽,缥缈不可测。
越是接近顶端,周围的灵气压迫感便越发强烈,犹如千斤重担压在身上,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
灵气不仅浓郁得化为实质,甚至隐隐在空气中流动,盘旋飞舞。
每一步踏上石梯,周青都能感受到脚下的大地在轻轻震动,与他呼吸共鸣,而这异象皆源于符咒的力量。
周青能清晰地感知到,脚下的石梯每一阶都铭刻着无数古老符咒,这些符咒隐没在石纹间,虽然不起眼,但其上流转的光芒却在不断地吸引着灵气。
两人再往上行,沿途的景象愈加令人震撼。
浓雾中偶尔闪过一丝金光,若隐若现的符咒封印在山壁之间,仿佛镇压着某种恐怖的存在。
山壁上镌刻的古老符文隐隐发出低吟声,在与天地共鸣。
周青甚至能够感觉到,那些符文深处似乎蕴藏着某种久远的意志,正在默默注视着他们。
符咒之道,是周氏的血脉传承之力,也是周氏立足于苍野五大势力之一的根基所在。
周氏族人天生便对符咒亲和,这种亲和源于血脉深处,几乎每一位族人都能感受到符咒力量的呼唤。
大多数周氏族人主修符咒之道,将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发扬光大。
而像周青,虽主修雷法,但他同样对符咒之法略懂一二,抬手间便能随意构造一些符文,稍作催动,便可引发天地之力的微妙变化。
符咒之道并非简单的书符画咒,而是通过符文来沟通天地,将无形的力量具象化为可掌控的形式。
周氏符咒之力的核心在于掌控天地之力,符文便是媒介,通过特定的符咒刻画,可以引导并束缚风、火、水、雷、土等自然元素,形成各种强大的攻防手段。
修炼至极境,符咒内藏天道玄机,非大修士不能掌握,这些符咒威力惊人,一旦施展,便能调动天地伟力,毁山填海,逆转乾坤。
继续向前,远处的云雾渐渐散去,露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那人身形如标枪般笔直,背后背负着一柄银龙长枪,长枪银芒闪耀,似乎随时都能化为飞龙穿云破空。
此人正站在一块巨大的石碑下,那石碑高耸入云,表面铭刻着复杂的金色符文,符文闪烁着淡淡的光辉,如同在轻声吟唱,蕴含着古老而玄奥的力量。
周子卿闭着眼,双手轻触巨石,在感悟其中的符咒奥义。巨石上的符文在他手下如同活了一般,微微震颤着。
就在周青与周长生靠近之际,周子卿猛然睁开双眼,锐利的目光如闪电般射向两人,那目光冷冽而专注,却又透着一丝久违的熟悉感。
周青与周子卿的目光瞬间相遇,在一刹那间,彼此之间有某种无法言说的情感产生。
那是一种从心底涌现的熟悉感,好像两人曾在某个未知的时间和空间中交锋过一般,隐约的战意和敬意在空气中流动。
“周青,西南支脉。”周青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与自信。
“周长生,西北支脉。”周长生温和沉稳,补充道。
“长老殿,周子卿。”周子卿淡然应声,带有一种独特的锋芒。
他看向周青,目光闪烁,随即淡淡一笑,“其他人兴许不知,我可早就听闻西南支脉的周青兄雷法不凡,如今得见,果然气势如雷霆万钧。”
周青微微一笑,点头回应:“子卿兄的枪意凌厉,这一路上,已然闻名。”
周青三人正自报家门之时,忽然感到一股极为深厚的气息自远处缓缓逼近。
那股气息宛如压在心头的沉重巨石,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抬头望去,只见浓雾中,一位老者缓缓走来。
那是一位身着暗红长袍的老妪,身形虽然佝偻,但举手投足间却散发着不可忽视的威严。
她银发如霜,满布皱纹的面容如同干枯的古木。她的眼眸深邃,一眼便能够看透人心,浑身弥漫着苍凉岁月的气息。
她每走一步,周围的灵气便随着她的步伐缓缓汇聚,宛如承载着圣坛的无形规则,气息厚重而不可侵犯。
“你们三人,是第一批到达圣坛的弟子。”
老妪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些许威严和岁月积淀的沧桑,“圣坛弟子在我们周氏中地位非凡,往往数代才出一人或两人。”
“而这一代,你们六人竟然同时出现,这是圣坛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盛事。”
话音刚落,老妪抬了抬手,身后迷雾翻涌,忽然有十余道身影快速显现,站定在老妪身后。
这些人穿着各异,有的身披兽皮,有的则是轻甲护身,神情各异,或冷峻,或不屑,但无一例外,他们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锐利的光芒。
“他们是外坛弟子。”老妪指了指这些站在身后的弟子,目光如炬。
“能在圣坛中修行,他们的家族与自身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肩负着维持圣坛正常运转的重任。”
“而他们之所以不入圣坛,是因未能通过圣坛的考核。然而,他们并不服气。”
老妪的声音带着几分冷意:“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你们三位所谓的圣坛弟子差。他们对你们心中不满,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站在圣坛弟子的地位上。”
“如今,其中几人想要与你们一较高下,以此证明他们的实力不输于你们。”
老妪缓缓扫视三人,继续说道:“我给了他们一个答复:若他们能在斗法中,以正面手段击败你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人,便可直接顶替你们成为圣坛弟子。”
她顿了顿,目光微微闪烁,注视着周青、周长生和周子卿,语气平静却又带着考量:“你们认为如何?”
周青微微眯起眼,他从这些外坛弟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久未见过的强烈战意,隐约还有些不屑与挑衅。
周长生则神情淡然,不太在意这些人的挑衅。
而周子卿则眼神锐利,手中的银龙长枪微微颤动。
老妪带着众人沿着古道缓步而行,前方渐渐显现出一处开阔的场地,正是一道演武场。
这演武场正处于山体中一处突出的山峰之上,四周悬崖耸立,若非凭借坚固的石阶,根本无人能轻易接近。
周子卿握紧了背上的银龙长枪,目光炯炯,准备随时上场。
然而,就在他欲动之际,周青伸手虚拦,稳稳地走出几步,单手负于身后,背对着悬崖,目光平静,等待着对手。
片刻后,武斗台的另一侧,走上来一位外坛弟子,手中持着一柄红色的扇子,面容憨厚,神态从容。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修行服饰,浑身散发着一种浓厚的火焰气息,显然是精通火法的修士。
站定后,他朝周青一拱手,声音洪亮:“在下鲁元修,外坛弟子,非周氏族人。”
“自三千年前,我家随周氏征战四方,刀剑血火,历数场战役,功勋赫赫,荣光无数。为入圣坛修行,家族尽献心力,越千山万水,终使我得以步入此地。”
鲁元修言语中透出一股自豪之气,然语调中亦带着些许无奈,他轻微停顿,目光越过周青:“我曾见周馗,少年天资,惊世绝艳,万象自愧!然你等数人,却始终令我心中有一股不服之意。”
他轻摇手中红扇,带起一股炽热的火焰气息,“圣坛之名,非得力之者不可轻论。道兄,可否让我等瞧瞧,周氏当代圣坛弟子到底是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