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看着长乐公主,“长乐,秦先生说的话,你可听懂了?”
长乐公主默默地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又看向秦川,郑重地说道:“秦先生,我代天下女子谢你了。”
秦川哪敢接这个啊,赶紧上前一把扶住长孙皇后:“娘娘,真的不必如此,我这也是为了挣点钱罢了。”
长孙皇后知道秦川一向如此,从不居功,她认真说道:“这东西终究还有缺陷,我能帮上什么忙吗?”
秦川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娘娘,这防水还需要一些细纱。”
长孙皇后见秦川终于开口,也没推辞。她本就觉得这卫生巾是个好东西,毫不吝啬地,直接赏了秦川三百匹细纱。
秦川转头看向长乐公主:“长乐,也别自责了,你表现的机会来了。”
长乐公主一脸疑惑地抬起头:“这还和我有关系?”
秦川点点头:“这个防水层,除了细纱,还需要桐油。你看你能不能搞来点?”
长乐公主当场拍板答应,保证下午就送到。
秦川长舒一口气,一挥手:“太子殿下,咱们走吧。”
长孙皇后这才反应过来,顿感不妙,觉得秦川这次是来设套的。她们估计上套了。
可东西已经给出去了,也没办法要回来,只能听之任之。
这次入宫,秦川的目的就是这两样材料。有了它们,他就能改良卫生巾,推广得更快。
事实上,秦川库房里已经提前做出了一批防水款,当天下午就开始派人走街串巷,推广销售。
几天时间一过,女工们就带回了不少订单。卫生巾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
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铜钱,长孙冲终于看到了挣钱的希望,也不再觉得卖卫生巾有什么丢人的。
秦川大力推广卫生巾,其实还是为了挣快钱,好应对那些盯上他的粮商。按理说,这事儿最终应该是秦川认怂,高价买粮了事。
可没想到,随着秦川一次次大量购买,整个长安的粮价被带飞了。第一场冬雪降下时,粮价已暴涨六成。
秦川是有钱,他确实买得起,可长安的百姓可就苦了。看着庄子里越来越多的新面孔,秦川终于怒了。
不是他养不起人,而是这帮粮商和朝廷的“不作为”,让他忍无可忍。
“粮价涨成这样,陛下就不管吗?”秦川一拍桌子。
李承乾叹了口气:“秦兄,冬日粮价上涨,本就是常态。只不过你今年动静太大,搞了个庄子,把粮商惹毛了,所以涨得特别狠。这些粮商背后,全是大家族,他们多半已经联手。就算父皇想管,也得一步步来。”
秦川深吸一口气。他明白,这不是李世民的错,而是时代的局限。但他也清楚,这不能成为他退缩的理由。
“太子殿下,我想去见户部尚书,户部不是负责这些商粮事务的吗?”
“户部尚书李通云,这么久都没动静,多半已经和那些世家背地里达成协议了,怕是没戏。”长孙冲摇头。
秦川站起身:“我只要一个见他的机会。”
李承乾看他不死心,也就点了点头,亲自带秦川去了户部。
到了户部衙门,因是太子亲至,李通云只能出面接待。
秦川一进门,劈头就问:“李大人,如今粮价暴涨,您到底管不管?”
李通云一脸为难:“秦先生,这都是市场行为,属下实在不好插手啊……”
听到这回答,秦川脸色一冷,直接开呛:
“李大人,人在做,天在看,不怕天打雷劈吗?”
“你……你……”李通云一时语塞,没想到秦川当面咒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秦川懒得再理他,转头一挥手:“殿下,咱们走吧,留他在这儿等雷劈。”
李承乾一甩袖子,转身离开,秦川跟在后头,头也不回。
刚走出户部,李承乾还没上马车,就问道:“秦兄,你不会学长乐,禁了卫生巾吧?”
秦川摇摇头:“这怎么行?这回,我要从正面碰一碰。”
“秦兄,这些世家可不好对付,你可别一时冲动。”
秦川推了推李承乾,让他上车:“总得试试才行。”
随后,二人坐着马车去了几家粮店,实地察看粮价。结果发现,粮价已翻了一倍。
秦川气得拳头紧握,快出城时,猛地从马车上跳下来。
“殿下,帮我写一张告示。”
二人就近找了纸笔。
“写什么?”
秦川目光坚定:
“诸位乡亲,稍安勿躁,十日之内,长安粮价必降。此事由我秦川负责!”
李承乾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沉默片刻,最终在告示末尾写下:
“太子李承乾”。
“殿下,你……”秦川一脸震惊。
李承乾放下笔:“这种大风浪,还是让本殿下扛着吧。”
随后把告示交给门官:“长安各城门,都贴上。”
交代完,二人重新上车,回了庄子。
秦川敢放出那番狠话,自然是有底牌的。
他当即带人去了一个上了大锁的库房。
门一开,只见里头堆满了纸张,几乎挤满了整个库房。
“今晚,连夜把这些纸,全给我运到城里的铺子里去!”
一夜忙碌之后,秦川的铺子门口挂上了一个醒目的大牌子:
“一文钱,两张纸!”
消息一传开,整个长安的读书人都沸腾了。
一听有如此便宜的纸,再看到那登上青云梯、名动长安的才子秦川就坐镇其中,更是引得众人蜂拥而至。
铺子里的纸顿时成了抢手货。
一时间,秦川的纸直接压垮了其他纸商。
因为在长安,一张纸通常要两文钱,而秦川这里,一文钱能买两张,而且质量还不输高档的硬黄纸!
价格碾压,品质不输,其他纸商的生意几乎一夜全没了。
仅仅三天,就有铺子撑不住关门大吉,也有的开始跟风降价。
而秦川,一直坐镇铺中,等着各家反应的消息——哪家关了,哪家降了价,全都记录在案。
到了第四天早上,秦川再次果断降价!
纸价暴跌,终于让关中第一纸商“如云轩”坐不住了。
这“如云轩”背后的东家,正是赫赫有名的赵郡李氏——
而那位户部尚书李通云,正是赵郡李氏在关中的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