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我们先把语文的课文和古诗再复习一遍,然后做几道数学的应用题。”妈妈在书桌前对小杨说。
小杨点点头,翻开语文课本,认真地背诵起来。他一边读,一边在纸上写下关键词,帮助自己记忆。复习数学时,他遇到了一道复杂的应用题,眉头紧锁,思考了好一会儿。
“妈妈,这道题我有点不太明白。”小杨抬起头,向妈妈求助。
妈妈坐在他旁边,耐心地讲解:“你看,我们可以先画出题目中的图形,然后根据已知条件,一步步推导出答案。”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杨逐渐理解了题目的解题思路,顺利地完成了数学练习。除了复习课本知识,小杨还注重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他都会早早地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便在考试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考试当天,小杨早早地起床,吃过早餐后,背上书包,带着文具和准考证,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学校。走进教室,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安静地坐下,等待老师发卷。
当试卷发下来后,小杨先大致浏览了一遍题目,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在语文考试中,他遇到了一道关于古诗理解的题目,脑海中迅速浮现出之前复习的内容,准确地写出了答案。数学考试时,一道应用题让他有些犹豫,但他没有慌张,而是按照平时练习的方法,一步步地分析题目,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这道题我之前做过类似的,只要按照步骤来,肯定能解出来。”小杨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杨认真地答着每一道题,没有因为时间的紧迫而慌乱。他仔细检查自己的答案,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小杨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学校。当老师念到他的名字时,他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小杨,语文 92 分,数学 98 分,英语 95 分,总分 285 分,班级第一名!”
听到这个成绩,小杨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自己竟然超常发挥,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放学后,小杨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
“爸爸妈妈,我考了班级第一名!”小杨兴奋地喊道。
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紧紧地拥抱了小杨,夸奖道:“小杨,你真是太棒了!我们为你感到骄傲!”
小杨之所以能够在期末考试中超常发挥,除了平时的努力积累,还与他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学习方法密不可分。
在考试前,小杨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考试。他相信,只要自己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这种平和的心态让他在考试时能够保持冷静,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在学习方法上,小杨注重知识的系统梳理和灵活运用。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错题本等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他还善于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我觉得学习就像搭积木,只有把每一块积木都放稳了,才能搭出漂亮的房子。”小杨对爸爸妈妈说。
这次期末考试的超常发挥,让小杨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需要不断努力和进步。
“小杨,这次你考得不错,但不要骄傲自满,要继续保持这种学习劲头。”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杨说。
小杨认真地点头:“爸爸,我知道。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杨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他不仅关注课本知识的学习,还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