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咋在这儿呢?”农机站的老张叔看到小杨,笑着问道。
“张叔,这拖拉机真酷啊,我能开开吗?”小杨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老张叔看着小杨那充满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说:“这拖拉机可不是随便能开的,得有技术。不过,看你这么感兴趣,要不我教你试试?”
小杨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连忙点头,说:“太好了,张叔,我一定好好学!”
老张叔带着小杨来到拖拉机旁,开始给他讲解拖拉机的基本构造和操作要领。小杨听得十分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张叔,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可是,当老张叔让他亲自操作时,小杨的手却不自觉地抖了起来,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在老张叔的指导下,小杨小心翼翼地坐上了拖拉机的驾驶座。他深吸一口气,按照老张叔教的方法,慢慢启动了拖拉机。拖拉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声,缓缓地向前移动起来。
小杨紧紧地握着方向盘,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生怕自己会撞到什么东西。可是,由于他太紧张了,操作起来有些生疏,拖拉机时不时地就会偏离方向。有一次,他甚至差点把拖拉机开到了旁边的沟里,吓得老张叔赶紧喊停。
“小杨,别紧张,放松点,慢慢来。”老张叔安慰道。
小杨点了点头,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继续驾驶着拖拉机。虽然还是有一些小失误,但比之前好多了。他逐渐找到了感觉,拖拉机在他的操控下,平稳地向前行驶着。
经过几天的练习,小杨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拖拉机的驾驶技巧,于是向父亲提出要跟着他一起去春耕。父亲看着小杨那坚定的眼神,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杨和父亲就来到了自家的田地里。看着眼前这片等待耕耘的土地,小杨的心中充满了斗志。他坐上了拖拉机的驾驶座,启动了发动机,拖拉机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开始向前行驶。
小杨按照父亲教的方法,控制着拖拉机的速度和方向,将土地一点一点地翻起来。可是,春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拖拉机在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物,比如石头、树根等。有一次,拖拉机的轮子被一块大石头卡住了,怎么都动不了。
小杨急得满头大汗,赶紧下车查看情况。他发现那块石头太大了,一个人根本搬不动。于是,他叫来了父亲,两个人一起用力,终于把石头搬开了。
除了遇到障碍物,小杨还发现自己在控制拖拉机的深度时,总是掌握不好。有时候翻得太深,有时候又太浅。父亲看到后,耐心地给他讲解如何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拖拉机的深度。
小杨认真地听着父亲的讲解,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慢慢地,他掌握了技巧,拖拉机翻出的土地越来越平整,深度也恰到好处。
在春耕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意外的插曲。那天,小杨和父亲正在田地里忙碌着,突然,拖拉机的发动机发出了异常的响声,然后熄火了。
小杨和父亲赶紧下车检查,发现是发动机的某个零件出现了故障。他们尝试着修理,可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和知识,怎么也修不好。
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下来,如果不能及时修好拖拉机,今天的春耕任务就无法完成。小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田地里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路过这里,看到小杨和父亲遇到了困难,主动过来帮忙。他们有的带来了工具,有的有修理拖拉机的经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拖拉机修好了。
小杨看着修好的拖拉机,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也明白了在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寻求帮助。
经过几天的辛勤劳作,小杨和父亲终于完成了春耕任务。看着那片被翻得平整的土地,小杨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驾驶着拖拉机,在田地里缓缓行驶着,感受着春风吹过脸颊的温暖。
这次春耕的经历,让小杨收获了很多。他不仅学会了驾驶拖拉机的技巧,还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团结的重要性。他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在回家的路上,小杨和父亲边走边聊。父亲说:“小杨,这次春耕你表现得不错,以后要更加努力,好好学习,将来为咱们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杨点了点头,坚定地说:“爸,我知道,我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