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他一边写,一边看着赵廷霄那手日益精进、已初具风骨的字,羡慕道:“廷霄哥,你这字真是越发好了,丁老大人的墨宝果然非同凡响。

我这字,虽也用工,总觉少了几分韵味。”

赵廷霄淡淡道:“你心思活络,于结构布局常有巧思,不必妄自菲薄。勤练即可。”话虽简短,却是真心夸赞。

腊月二十八,祭祖的日子到了。

这一日,天色灰蒙蒙的,却并无雪花飘落,干冷的空气中弥漫着肃穆的气息。

陈家村的祠堂坐落在村子中央,是一座有些年头的青瓦建筑,并不宏伟,甚至有些朴素。

门楣上的漆色已斑驳,但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两尊石墩被岁月磨得光滑。这里承载着整个宗族的历史与记忆。

祠堂正厅里,香烟缭绕。

正中的神龛上,层层叠叠地供奉着陈氏列祖列宗的牌位,黑底金字,庄严肃穆。

最前面摆着一张长长的供桌。

供品极其丰盛:最显眼的是一个煮得通红、嘴里衔着尾巴的大猪头,象征着“有头有尾”;

全鸡全鱼寓意“吉庆有余”;

堆成宝塔形的糕点水果;

还有整块的方肉、酒水等。

这些都是由族里各家凑份子备办的,陈铁柱本想自家独自承担,被村长和族人坚决劝住了。

吉时一到,锣声响起。

以村长和陈铁柱等族老为首,所有陈氏男丁按辈分排列整齐,肃立于祠堂前。

妇女们则围在祠堂外面观礼。陈耀祖、赵廷霄等小辈站在队伍靠后的位置,神情庄重。

仪式由村长主持。他净手焚香,带领众人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

然后,展开一篇早已写好的祭文,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官话,抑扬顿挫地诵读起来。

祭文内容无非是禀告祖宗这一年来族中大事,如添丁进口、收成如何、后辈读书进学(特别提到了陈耀祖考的童生以及考入鸿儒书院)。

祈求祖宗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族兴旺、子孙贤孝等等。

香烟袅袅,诵祷声声,一种跨越时空的宗族纽带将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陈耀祖看着那些陌生的祖宗牌位,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祭祖结束后,便是热热闹闹的分胙肉(祭祖用的肉食),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份,意味着共享祖宗的福泽。

过完年,喧闹渐息,陈耀祖一家又回到了县城。

生活似乎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但心中已装满了团圆的温暖和新年的期盼。

这一日,陈耀祖寻了个空,独自一人悄悄来到了“县里书肆”。

高掌柜一见到他,简直像见了救星,双眼放光,几乎是扑了过来,连忙将他请进内间雅室,亲自斟茶倒水,热情得不得了。

“哎哟我的陈大才子!您可算是来了!您要是再不来,我这门槛都要被那些催书的客人踏平了!”

高掌柜搓着手,语气急切,“《天龙八部》完结这都多久了,市面上模仿跟风的倒是不少,可哪一本能有您当初那味儿?

读者们天天问,‘搬运公子’何时出新作?我这心里头,跟猫抓似的!”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推到陈耀祖面前,压低声音:

“这是上一批结算和最近加印的分红,您点点,一共两千两。”

陈耀祖打开布袋看了一眼,里面是整齐的银票,心中亦是一震。

这“搬运公子”的马甲,带来的收益远超他预期。

他收起银票,对高掌柜笑了笑:“高掌柜,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您也知晓,我如今在鸿儒书院,课业繁重,科举才是正途。

这写话本子,不过是课余闲暇的消遣,实在不敢耗费太多心神。”

高掌柜一听,脸上期待的笑容僵了一下,但立刻又堆满理解的表情:

“明白!明白!功名要紧,功名要紧!话本子再好,终究是末流。

老朽只是盼着,公子日后若再有雅兴动笔,千万记得还找我们书肆!多久我们都等!”

陈耀祖点点头:“这个自然。若有新作,定会优先考虑掌柜您。只是时间上,恐怕真要等上一段了。”

“无妨,无妨!只要公子还记得老朽这小店就好!”高掌柜连连拱手。

揣着这笔“巨款”离开书肆,陈耀祖走在熙攘的街道上,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如今家中生意红火,他自己并无太大花销,之前的稿费还有许多存在钱庄。

知识、前程,远比眼前的银钱更为重要。

他可不会拎不清。

在家乡的日子,仿佛被浸泡在蜜糖里,温暖、甜糯,却又流逝得飞快。

爆竹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门楣上的春联墨迹犹新,团聚的欢声笑语似乎还萦绕在老宅的每个角落,然而,离别的日子却已悄然而至。

鸿儒书院的开学日期定在二月十八,从清丰县到长乐郡,水路陆路辗转,需得提前近半个月动身。

正月刚过,空气中年的余味尚未完全散去,离愁别绪却已悄然笼罩了陈家小院。

最是舍不得的,自然是陈铁柱和钱秀娥老两口。

自孙儿们回来后,家里日日充满了生气,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可这欢乐时光太过短暂,转眼孙儿们又要远行。

出发前夜,油灯下,钱秀娥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着孙儿们的行李,嘴里不停地念叨:

“长乐郡那边天还冷着呢,这厚棉袄可得带着……这些腊肉、熏鱼都包好了,拿到书院请同窗们一起吃……笔墨纸砚都够不够?可别省着……”

陈铁柱则坐在门槛上,默默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看着忙忙碌碌的老伴和即将远行的孙儿们,眼神里满是复杂的不舍。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熹,院子里已聚满了送行的人。

陈大勇和张小花要一同返回长乐郡照看生意,陈耀祖、赵廷霄、以及特意赶来汇合的王富贵、姚宗胜,都将一同启程。

钱秀娥紧紧拉着陈耀祖的手,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微微颤抖,声音哽咽:

“好孩子,这一去,又得一年光景……爷奶知道你们前程要紧,心里头都明白。别挂心家里,我跟你爷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陈铁柱也走过来,用力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声音沙哑却努力维持着镇定:

“好好念书,听先生的话,跟同窗们处好关系。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惦记。”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沉默的赵廷霄,语气同样慈爱,“廷霄也是,你们兄弟俩在外,要互相照应。”

陈耀祖看着爷奶花白的头发和眼中强忍的泪光,鼻尖一酸,心中涌起巨大的愧疚和不舍。

他反握住奶奶粗糙温暖的手,声音坚定:“爷,奶,你们放心,孙儿一定用功!鸿儒书院的年假放得早,说不定……说不定今年年底我们还能赶回来过年!”

他知道这希望渺茫,书院课业繁重,路途遥远,但他还是想给老人一个念想。

钱秀娥何尝不知这是安慰的话,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挤出一个笑容:

“哎,好,奶等着!要是实在回不来也没啥,我跟你爷商量好了,等明年开春。

让你小叔给我们买好船票,送我们老两口去长乐郡看你们!

我们这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还能借着孙儿的光,去那大郡城开开眼,是福气!”

听到这话,陈耀祖心中更是酸楚难当。爷奶年事已高,长途跋涉何其辛苦?

他们本该在家乡安享晚年,却为了能与儿孙团聚,宁愿忍受舟车劳顿。

这份深沉而笨拙的爱,让他喉头哽咽,几乎说不出话来。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