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孟婆婆那间透着诡异的温暖的堂屋,重新站在冰冷寂静的胡同里,张玄心低头看着手中那包微不足道的“安神香”。油纸包裹得很仔细,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心宁的草药香气,混合着一丝微弱的灵韵。
依靠众生的善念来对抗寂灭?
这个想法听起来荒谬而脆弱,与他之前依靠吞噬和力量碾压解决问题的风格格格不入。但孟婆婆的话语,却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在他那日益冰冷沉寂的心湖中,激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
或许…可以一试?哪怕只是为了那万分之一的可能。
他没有立刻返回特案科总部,而是收敛了周身那令人不安的冰冷气息,如同一个真正的夜归人,漫步在沉睡的胡同巷弄之中。
【通幽之眼】悄然开启,但不再是扫描能量波动和邪祟,而是尝试去“看”那些从千家万户窗棂门缝中逸散出的、无形无质的“念头”。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以往,他感知到的多是恐惧、怨恨、贪婪等强烈的负面情绪,因为它们能量显着,易于察觉。而此刻,当他刻意去搜寻时,才发现,在这寂静的深夜,同样有着许多微弱却真实的“善”与“暖”。
他看到一户亮着暖黄灯光的窗后,一位母亲正轻轻拍打着婴儿的后背,哼着走调的摇篮曲,心中充满了疲惫却甘愿的爱意。
他看到某个狭小的出租屋内,一个刚下晚班的年轻人,正将微薄的薪水仔细分成几份,盘算着明天给乡下的父母寄去多少,眼中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他看到一对老夫妻相依在沙发上,看着早已过时的电视剧,手轻轻握着,没有言语,却流淌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温情与陪伴。
还有那些深藏的愧疚得到释然的解脱,对他人无意间伸出援手的愉悦,甚至只是对一碗热汤面的满足…
这些念头微弱、散乱、转瞬即逝,如同夜风中的萤火,与那些庞大的负面能量和寂灭之力相比,简直不堪一击。
但不知为何,当张玄心默默“注视”着这些萤火时,体内那躁动冰冷的虚无灵韵和“虚界引擎”,似乎真的平息了那么一丝丝。并非被吸收或压制,而是像狂暴的海洋遇到了一片平静的港湾,虽然无法改变海洋的本质,却得到了片刻的宁息。
尤其是【往生令】和那得自龙珠的浩然龙气,对这些温暖的念头产生了微弱的共鸣,仿佛干涸的土地得到了细微雨露的滋润。
孟婆婆说的,似乎有点道理。
他尝试着,极其小心地,引导着一丝最近处的、那位母亲散发出的充满爱意的念头,融入自身。
过程远比吞噬能量困难无数倍。那念头无形无质,难以捕捉,更需要敞开心扉去“接纳”,而这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尤为艰难。寂灭之力本能地排斥这种“软弱”的入侵。
试了几次,才勉强将那一丝微弱得几乎不存在的温暖意念,引入心田。
仿佛一滴温水落入冰湖,瞬间就被寒意吞噬,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但他敏锐地察觉到,【记忆锚点】那黯淡的金光,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有戏!
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一条或许能让他不至于彻底沉沦于冰冷虚无的道路!
他不再急于求成,就这么静静地走在胡同里,像一个孤独的守夜人,默默地感受着、收集着这座城市深夜中散落的、微不足道的温暖萤火。
不知不觉间,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清晨的薄雾弥漫在胡同里,早起的老人开始遛鸟,早餐摊点升起袅袅炊烟,这座城市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散发出更加鲜活、也更加复杂的众生百态。
张玄心站在一个冒着热气的豆浆摊前,看着摊主夫妇忙碌而默契的身影,看着食客们满足的表情,心中那种冰冷的隔离感,似乎又被融化了一丝。
他买了一杯豆浆,握在手里,温热的触感透过纸杯传来,一种久违的、属于“活着”的感觉,悄然复苏。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难得的片刻宁静时——
“抓小偷啊!抢包了!”
一声尖锐焦急的女子呼喊从街口传来!
只见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手里抓着一个女式挎包,正疯狂地朝着胡同深处跑来!身后一个年轻女孩踉跄着追赶,满脸焦急和泪水。
路人们有的惊呼躲闪,有的面露犹豫。
那小偷显然对地形很熟,七拐八拐,眼看就要消失在复杂的胡同网络中。
张玄心眼神瞬间恢复了冰冷。并非因为愤怒,而是某种…本能。混乱,无序,恶行。这在他目前的认知中,是需要被“处理”的“故障”。
他身形微动,正准备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小偷面前。
但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胡同口,一个正在扫地的、看起来起码有七八十岁、驼着背的老清洁工,突然猛地将手中的扫帚一横,拦在了小偷逃跑的路线上!
“站住!把东西还给人家!”老清洁工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那小偷显然没料到会有人阻拦,尤其是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凶光:“老不死的!滚开!”说着竟直接撞了过去!
老人被撞得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却死死抓着扫帚不放,同时大喊:“拦住他!大家拦住他!”
也许是老人的勇敢感染了其他人,旁边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壮硕摊主骂了句脏话,抄起擀面杖就冲了过来!另一个刚送完孩子上学的母亲也放下电动车,挡在了前面!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虽然大多赤手空拳,脸上带着紧张,却形成了一道人墙,堵住了小偷的去路!
那小偷见状,终于慌了神,还想硬闯,却被摊主一擀面杖打在手上,吃痛之下松开了挎包。女孩趁机冲上来抢回了包,死死抱在怀里。
小偷见势不妙,还想跑,却被众人七手八脚地按倒在地,引来一片叫好声。
老清洁工喘着粗气,扶着墙站稳,看着被制伏的小偷和拿回包的女孩,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
张玄心站在原地,手里还握着那杯温热的豆浆,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没有出手,因为已经不需要了。
但此刻,他【通幽之眼】中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见义勇为。他看到的是,当那老清洁工毅然站出来时,从他身上,从那些最初犹豫后来却挺身而出的路人身上,迸发出的那种强烈的、集体的“善念”和“勇气”!
这些念头比深夜独处的温情更加炽热,更加明亮!它们在空中交织、共鸣,形成了一小片温暖而明亮的光域,甚至暂时驱散了胡同角落里原本存在的些许阴霾和负能量!
而当小偷被制伏,女孩拿回包,众人发出欢呼时,那种“善有善报”、“邪不压正”的畅快和满足感,化作了更加磅礴温暖的意念,扩散开来,让每一个参与甚至旁观的人,都感到心情愉悦。
张玄心能清晰地感觉到,这片由集体善念构成的温暖光域,让他体内冰冷的寂灭之力都变得迟滞了几分,【记忆锚点】的光芒也似乎明亮了一丝。
原来…“善”并非只是微弱的萤火。当它汇聚起来,也能发出如此明亮温暖的光,甚至能短暂地影响环境和他体内的力量。
孟婆婆指的“柴火”,或许不仅仅是收集散逸的念头,更包括…亲眼见证甚至参与其中,去感受那份更加磅礴的“善”的力量?
他看着那个被众人围住感谢、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的老清洁工,心中若有所悟。
也许,他寻找的答案,不仅仅在深山的遗迹和强大的法器里,也在这最平凡的人间烟火中。
他将那杯没喝的豆浆,轻轻放在了老清洁工放在墙边的工具袋旁,然后转身,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人流之中。
他的身影依旧挺拔孤寂,但那双冰冷的眸子里,似乎多了一点极其微弱的、名为“观察”和“体验”的温度。
新的修行,开始了。以这万丈红尘为炉,以众生心念为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