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之家”暖黄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晕开柔光,602分的捷报余音未散,周小梅伏案书桌的照片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带着“智深建筑”的温度飘向大江南北。媒体的深度报道、报纸的铿锵评论、乃至哈佛案例集的学术加持,将鲁智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国民高度。赞誉如潮,却也暗流涌动——“草莽英雄”、“当代宋江”、“侠商”……各种标签纷至沓来,将他架在传统与现代、江湖与庙堂的十字路口。
这天下午,“智深建筑”总部多功能厅。灯光聚焦,摄像机林立。鲁智深穿着那身标志性的洗白工装夹克,领口微敞,正配合程小雨拍摄新一期的企业宣传片。镜头对准他身后那面传奇的裱框墙——EmbA录取书、头版报道、工人签名横幅,在柔光下流淌着岁月的厚重。
“鲁总,看这边,眼神再坚定一点……”摄影师调整着角度。
鲁智深微微侧身,豹眼凝视镜头深处,试图捕捉那份沉淀的沧桑与力量。就在快门即将按下的瞬间——
“哐当!”多功能厅厚重的双开门被猛地推开!
刺眼的自然光涌入,瞬间打破了精心营造的拍摄氛围!一行人鱼贯而入,为首的是位气质干练、短发利落的中年女性,手持话筒,身后跟着扛摄像机、举反光板的团队,动作迅捷,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职业气场。
“鲁总!打扰了!”短发女子声音清亮,穿透拍摄现场的寂静,“我是《对话》栏目主持人,陈晓楠!”
全场愕然!拍摄团队面面相觑!李水根慌忙上前:“陈……陈老师?您……您怎么……”
“突击采访!”陈晓楠笑容得体,眼神却锐利如鹰,“不打招呼!不设台本!要的就是最真实的鲁智深!最真实的‘智深建筑’!”
她目光扫过略显错愕的鲁智深,话筒直指:“鲁总!现在!就在这儿!能聊聊吗?”
空气瞬间凝固。所有目光聚焦在鲁智深身上。他站在聚光灯下,背景是沉默的裱框墙,身上还带着拍摄时的妆粉痕迹。被打断的愠怒在豹眼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一种更深的、近乎本能的警觉取代。他太清楚这种“突袭”的分量——《对话》,王牌深度访谈,以犀利、深刻、直击灵魂着称。这绝非简单的采访,是检验!是拷问!是试图剥开层层光环,探寻他鲁智深骨子里那点“江湖气”与“现代企业”的冲突本质!
“聊什么?”鲁智深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但并未退缩。
“聊‘侠义’!”陈晓楠单刀直入,语速极快,“外界都说您身上有股‘侠气’!梁山好汉的义气!路见不平的豪气!为兄弟两肋插刀的骨气!可您现在是市值几百亿的上市公司掌舵人!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践行者!‘侠以武犯禁’,‘义气’往往意味着人情大于规则!您如何平衡?或者说,您这套‘草莽管理学’里的‘侠义精神’,在现代企业治理框架下,是燃料?还是枷锁?!”
问题尖锐!直指核心!现场落针可闻!摄像机红灯闪烁,捕捉着鲁智深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程小雨站在角落,手心捏了一把汗。李水根脸色发白。张黑子眉头紧锁。
鲁智深沉默了几秒。豹眼微眯,扫过陈晓楠,扫过黑洞洞的镜头,扫过现场紧张的人群。他没有看提词板,没有要资料,甚至没有低头思索。他猛地弯下腰,从脚边拍摄用的道具箱里,随手抓起一把东西!
不是文件!不是模型!
是一把杂乱的、五颜六色的、工地常见的——尼龙捆扎带!(固定线缆、绑扎材料用)
众人一愣!不明所以!
鲁智深直起身,摊开蒲扇般的大手。几根细长的、不同颜色的捆扎带,静静躺在他粗糙的掌心。
“陈主持,”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你问‘侠义’?问‘规则’?问‘平衡’?”
他捏起一根红色的捆扎带,双手捏住两端,轻轻一扯!
“啪!”一声脆响!捆扎带应声而断!
“看见没?”鲁智深举起断成两截的塑料带,“一根!脆!弱!一扯就断!像不像……单打独斗的‘侠’?本事再大!能打几个?”
他又捏起一根蓝色的,同样一扯!
“啪!”又断了!
“像不像……光讲‘义气’?不讲规矩?兄弟犯错!护着!藏着!结果呢?害人害己!一损俱损!”
他扔掉断带,从掌心剩下的捆扎带里,仔细挑出七根不同颜色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现在……”鲁智深眼神专注,手指翻飞!动作快如闪电!他将七根捆扎带并排捋直,首尾交错,用一种极其熟练的手法——如同电工捆扎电缆、如同汽修工固定油管——开始绞合!缠绕!打结!
他的手指粗壮有力,动作却异常精准!每一根捆扎带都被拉紧、对齐、相互嵌入!七种颜色紧密交织!拧成一股!
几秒钟后!一根粗壮、坚韧、色彩斑斓的——绞合绳!出现在他手中!
鲁智深捏住这根绞合绳的两端,双臂肌肉贲张!用尽全力!猛地向两边撕扯!
绳子绷紧!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但……纹丝不动!不断!
他再次发力!额头青筋暴起!绳子被拉得笔直!依旧……不断!
“看见没?!”鲁智深松开手,将那根绞合绳高高举起!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七根!绞一起!”
“一根压一根!一根缠一根!一根护一根!”
“方向一致!力道均匀!绞得够紧!”
“它就不是七根破塑料带!”
“它是一根……”
他猛地将绳子往地上一顿!发出沉闷的响声!
“能吊千斤的绳!”
“能扛风暴的索!”
“能渡大江的桥!”
他豹眼圆睁,目光如炬,扫过震惊的陈晓楠和镜头:
“侠义是什么?!”
“不是单枪匹马!逞英雄!”
“不是无原则!护犊子!”
“是骨头硬!能扛事!是脊梁正!不弯腰!是本事大!敢担当!”
“但!”
“光有侠骨!不够!”
“得讲规矩!得懂协作!得知道!怎么把七根骨头!绞成一股绳!”
“洒家的‘蜂窝联盟’!‘蜂王’带‘工蜂’!是不是规矩?!”
“洒家的‘师徒分红’!老带新!传手艺!绑责任!是不是规矩?!”
“洒家的‘工人之家’!给娃配书桌!是不是规矩?!”
“这些规矩!不是铁链子!锁人!”
“是绞绳的力!是拧绳的劲!是把一根根脆骨头!拧成打不断、砸不烂的钢筋铁索!”
“让兄弟们!有劲一起使!有难一起扛!有福一起享!”
“让‘侠义’!有根!有魂!有地方使!”
“这才叫……”
鲁智深将手中那根色彩斑斓的绞合绳,用力拍在身旁的拍摄道具箱上!发出“咚”的一声巨响!
“新侠义!”
“企业魂!”
死寂!
绝对的死寂!
多功能厅里,只剩下摄像机低沉的运转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陈晓楠握着话筒的手,微微颤抖!她看着鲁智深手中那根由廉价捆扎带绞成的、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的绳索,看着他那双布满老茧、却在此刻闪烁着智慧与力量光芒的手,看着他那张写满风霜、却在此刻如同刀劈斧凿般棱角分明的脸……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如同电流般击中了她!也击中了现场每一个人!
这不是精心准备的演讲!不是引经据典的论述!这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智慧!是用血汗淬炼的哲学!是草莽英雄对“侠义”最直白、最深刻、也最震撼的现代诠释!
“好!”陈晓楠猛地回过神,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沙哑,“好一个‘绞绳的力’!好一个‘新侠义’!鲁总!您这捆扎带……胜过千言万语!”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郑重说道:“观众朋友们!这就是鲁智深!一个用工地捆扎带,给我们上了一堂企业管理与侠义精神融合课的……当代工匠!”
拍摄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程小雨眼中闪着泪光!李水根用力鼓掌!张黑子咧嘴大笑!连被打断拍摄的摄影师,也忍不住放下机器,用力拍手!
鲁智深站在掌声中央,手里依旧握着那根绞合绳。他脸上没有得意,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他低头看了看那七根绞在一起的彩色捆扎带,又抬头望向窗外。远处工地上,塔吊高耸,焊花飞溅。那里,有无数根这样的“绳索”,正在绞紧,正在发力,正在托起一座座城市的脊梁。
他知道,这根小小的捆扎带,绞住的不仅是七根塑料,更是他鲁智深一路走来的血性与担当、草莽与规则、侠骨与柔情。它将成为《对话》栏目最意想不到、也最震撼人心的开场。它将告诉所有人,在这个钢筋水泥的时代,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绞紧,在凝聚,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