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郊外,一处被常青藤环绕的安静墓园。
细雨绵绵,沾湿了冰冷的石碑。杨烈撑着一把黑伞,站在一座新坟前。
石碑上刻着“卡尔·霍普”的名字,生卒年月显示,这位性格爽朗的猎魔人已于数月前因旧伤复发与世长辞。
葬礼早已结束,此刻墓园空寂。杨烈看着那方石碑,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脚边溅起细小的水花。
他脑海中闪过卡尔带着烤羊腿大大咧咧走进他房间的画面,闪过对方用力拍他肩膀时那毫无隔阂的笑容。
数十年的光阴,对于拥有超自愈能力并已臻先天的他而言不过弹指,但对这些曾经并肩的凡人战友,却已是完整的一生。
一种熟悉的、源于时光流逝的孤寂感,如同这冰凉的雨丝,无声渗入。
欧洲的尘缘,正随着这些熟悉面孔的相继离去,一根根断裂。
数日后,他首先前往圣斧会在伦敦的新据点。
接待他的是卡尔的一位侄子,年轻人有着与卡尔相似的眉眼,但神情更为沉稳,显然已肩负起家族重任。
“杨先生,”年轻人对杨烈十分尊敬,“叔叔生前常提起您。他嘱咐我们,霍普家族与您的友谊,永不改变。”
他代表圣斧会,再次重申了“荣誉猎人”徽章所代表的承诺,“无论您身在何方,只要需要,霍普家族和圣斧会,始终是您的朋友。”
杨烈看着这张年轻却坚毅的面孔,点了点头。这份跨越了代际的友谊,是他在欧洲收获的、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
接着,他拜访了圣殿骑士团。罗兰爵士依旧沉稳,他赠予了杨烈一份补充手札,里面是一些关于东方龙脉近期的能量波动观测记录,以及一些关于如何与“土地意识”进行初步沟通的古老建议。
“前路漫漫,愿主的荣光与古老的智慧,一同庇佑您的旅程。”罗兰爵士以骑士团特有的方式送上祝福,庄重而真诚。
最后,他回到了圣盾兄弟会总部,找到了马尔科姆。
马尔科姆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来,在他的书房里等待着。书桌上放着一个小巧的、由某种暗色金属打造的盒子。
“要走了?”马尔科姆的语气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却没有出言挽留。经历了理念之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杨烈的离去已是必然。
“嗯。”杨烈应道。
马尔科姆叹了口气,将那金属盒子推向杨烈:
“拿着吧。这是‘星辰信物’,持有它,你便永远是圣盾兄弟会最高等级的朋友。”
“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向任何一个兄弟会的观测站或安全屋出示它,都能获得力所能及的帮助。”
他顿了顿,看着杨烈的眼睛,语气变得更加郑重:
“此外,根据古老的记载,兄弟会并非只有我们这一支。在东方,存在一个继承了古代天文学家、匠人张衡理念的分支。
“他们更为隐秘,专注于研究神州大地的奥秘,与昆仑、卡玛泰姬那些传说中的地方,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掌握着通往那里的路径或信物。”
马尔科姆指了指那枚“星辰信物”:“这是我们能为你提供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或许,它能帮你找到真正想去的方向。”
这份赠礼,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或人脉,直接指向了杨烈未来的道途,其价值无可估量。
杨烈接过那枚触手冰凉、蕴含着微弱星辰力量的金属信物,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他看向马尔科姆,这位在理念纷争中始终试图维护平衡的“守护者”,沉声道:“多谢。”
马尔科姆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
“去吧,杨。去追寻你的‘道’。欧洲这边……有缘再见。”
所有该见的故人,已见;该了的因果,已了;该收的赠礼,已收。
杨烈转身,离开了兄弟会总部,离开了伦敦。
他孑然一身,行走在泰晤士河畔,走向那停泊着远洋客轮的码头。
身后的城市笼罩在工业的烟雾与历史的迷雾中,六十余年的风云际会、恩怨纠缠,最终都沉淀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此间事了,故人已逝,尘缘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