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犹如烈火烹油,顿时点燃了众将士的热血。所有人目光如炬,望着在大道上策马奔腾的齐王朱涛,随即纷纷翻身上马,连夜疾驰而去!
“东阳。”
“潼关还有多远?”
朱涛率先冲出,身旁的东阳一身黑袍铁甲,紧随其后。他虽为副帅,但素来行事不拘一格,谁也拦不住他的步伐。他已决定亲自领军先行,赶往潼关,静候大将军徐达到来。
“快马加鞭!”
“一天便可抵达!”
东阳言简意赅。以他们轻装简行的速度,昼夜兼程,一日之内便可抵达这座重镇。
“好!”
“那便先与表哥会合,静待徐将军。”
“此番北上征讨元庭,正是扬名立万之时!”
朱涛此刻再无朝堂上的拘束,心中压抑一扫而空,脸上满是笑意。他回望东阳一眼,随即再次策马飞奔,直指潼关方向。
“建功立业!”
“属下定当生死相随!”
东阳也露出笑容。身为谋国之臣,自当为主公分忧解难。而朱涛胸有大志,他又怎能不欣喜万分?
“大将军。”
“齐王殿下已经动身了。”
“正向潼关进发,恐怕不久便会与李文忠将军的部队汇合。”
徐允恭,也就是徐耀祖,在军帐中向徐达拱手禀报:“将军,虽说兵贵神速,但如此轻装疾行,若遇伏击,恐怕损失惨重。而且殿下部队昼夜奔驰,将士早已疲惫,如此状态,战力必受影响。我们是否应加快行军速度,以免途中出现意外?”
“不必。”
“你可别小瞧了那小子。”
“朱涛仅凭一己之力便平定了山东叛乱,这足以证明他的能耐,我自是放心。”
“再说,我们就算现在连夜赶路,也难以追上他们半分。他们无粮草辎重拖累,速度是我军三倍,追不上。”
“再者,你以为皇上就没有别的打算?”
“恐怕并非如此。”
“这次北征漠北,我徐达不过是名义上的主帅,真正挑大梁的是陛下的儿子们。我只是在关键时刻,助齐王一臂之力罢了。”
“其实这样也挺好。”
“那小子是我女婿,若能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旁人自然不敢小觑。日后他若就藩一方,别人想动他,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徐达神情严峻,目光沉静如水,心中却已有盘算。他深知皇帝的性格,为防不测,必须为自己儿子与女婿留条退路,务必把所掌握的兵法与经验尽数传授。否则一旦新君即位,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
太子朱标虽如今为人宽厚,但世事难料,人心易变。今日是仁者,明日又会如何?
即便骨肉至亲,在皇权面前又能算什么?
争夺的,是至高无上的皇位。
这般争斗早已司空见惯,唯有自身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驻军于潼关之地。
“大都督府左都督,征北大将军。”
“李文忠参见齐王殿下。”
李文忠走入军帐,神色黯然,已不复昔日雄风。身后将士随其入营,齐齐单膝跪地,望向坐在主位的朱涛,言道:“属下李文忠,损兵折将,有辱使命,请殿下依军法处置。”
“此处无齐王。”
“唯有征北左将军朱涛。”
“李将军请起。”
“战局瞬息万变,一时胜败,不足以定乾坤。”
朱涛亲自走下台阶,扶起李文忠,轻拍其铠甲,问:“蓝玉何在?现在身在何处?”
新军初建之际,若急于惩处李文忠,恐生动荡。相较之下,朱涛更在意蓝玉的下落。他虽不通晓历史,亦是首次深入草原征战,却深知战局为重。
这亦是一个父亲对他的期待。
他不能辜负朱元璋的信任。
他必须擒获扩廓贴木儿!
那个与他齐名的齐王!
“将军请看。”
“蓝玉已突围而出,料想正沿水路行军。”
李文忠走到地图前,指着一处,眉头紧锁:“应已抵达包勒格。”
“八彦包勒格,距此一百三十里。”
“邓镇。”
朱涛转身望向身旁一位年轻将领,下令道:“沿水云方向北上,搜寻蓝玉踪迹,若遇敌军,实施围边打援之策,可攻可退,我们在该地会合。”
他是卫国公邓愈之子——邓镇。
一个被史书低估的明军将才。
曾随朱涛平定山东,年少便能独当一面,是朱涛最倚重的将领之一,亦是其童年挚友,情同手足。每逢战事,皆身先士卒,其勇猛不逊常遇春!
“得令。”
邓镇目光坚定,拱手接令后即刻离帐。虽未曾与扩廓帖木儿交手,但淮北大小战役皆亲身经历。围边打援之策,对他而言并不陌生。身为朱涛帐下第一猛将,自是信心十足!
“将军。”
“邓镇将军虽有功勋,但这次我们要面对的是扩廓帖木儿,连皇上都曾称其为难得的军事奇才。”
“因此属下认为,最好等徐达将军到来,由傅有德统兵,他经验丰富,曾多次参与北伐。”
李文忠也算尽心尽责,尽管刚经历战败,却能在失利之后掌控全局,难怪能得朱元璋看重。傅有德确实能干,但这不代表邓镇就无所作为。
“李将军,你就拭目以待吧。”
“请相信邓镇将军的本领。”
“再说,徐达将军也快赶到了。”
“而且,本王虽非主帅,也有临机决断之权,就这么定了。我还得亲自见见那乃乃不花。”
朱涛凝视着案前的草原布防图,眼中闪烁着深沉的光芒。谁说凤阳勋贵子弟都是无能之辈?能从他朱涛手下活着出来的,日后都是百炼成钢的精兵,邓镇便是其中之一。
“驾!驾!驾!”
辽阔的原野上,打着朱字王旗的铁骑如洪流般冲入战场,与北元士兵展开殊死搏杀。
“明军,来得倒是不慢。”
扩廓帖木儿立于草原一侧,微微摇头。若非那个死对头徐达及时赶到,这场仗本该胜负已分。
“杀!”
邓镇一声令下,身旁的小旗猛然挥动战旗,士卒们如怒涛般再度扑向敌阵。
朱涛的军队,宁死不退。
吾王所指,即是方向。
兵锋所至,何谈失败?
“那员明将是谁?”
“从没见过。”
“徐达和傅有德人呢?”
扩廓帖木儿眼神微变。这些冲锋的明军,毫无章法,不像是徐达所率之兵。而那在阵中杀伐果决的年轻将领邓镇,为何从未在过往战报中出现过?
“把他抓来问问。”
“末将愿出战!”
乃乃不花长枪一抖,看向扩廓帖木儿请命:“请大王让末将去擒那小将!”
“去吧。”
“不用手下留情,留个活口就行。”
扩廓帖木儿毫不怀疑乃乃不花的实力,那是他倚重的将领。点头应允后,乃乃不花立刻策马而出。
“那边的小子!”
乃乃不花一枪挑飞两名明军,随后枪尖直指邓镇:“报上名来!”
“常山赵子……”
“哎呀,说错词了。”
“听着!”
“本将乃大明卫国公之子。”
“齐王朱涛麾下,宣武将军邓镇是也!”
邓镇也不含糊,一枪刺穿一名元军,冷冷回应:“你是谁?扩廓帖木儿在哪?”
“威武!”
“威武!”
大明将士们个个目光如炬,紧盯着邓镇,气势瞬间高涨。众人挥动手中兵器,齐声怒吼——
“你祖宗!”
“本大爷乃乃不花!”
曹尼玛,我们大王封号齐王,你们的齐王算什么东西!”
“尝尝我这一枪!”
乃乃不花猛然发出一声长啸,如同惊雷炸裂天际,似龙腾虎跃般直冲邓镇而来!
两军阵前,主将交锋!
绝不可退半步!
邓镇乃朱涛亲自调教出来的猛将,岂会轻易落败?
奶乃不花又如何?
邓镇同样纵马而出,迎向对手!
“杀!”
他双腿紧夹马腹,长枪一挺,直取乃乃不花!
“铛!”
兵刃相撞,火星四溅,金戈之声响彻战场。两人身体同时一震,彼此对视,眼中皆闪过一丝惊讶。方才一击,双方都感受到手臂隐隐发麻。
“再来!”
乃乃不花不愧为草原第一猛将,战意瞬间沸腾,压抑已久的战意此刻彻底爆发!
“铛!”
刀枪交错,杀声震天。战场之上,两军士兵虽在厮杀,却也不禁将目光投向场中那两位纵横沙场的勇士!
邓镇与乃乃不花皆是刚猛无比,气势如虹!
然而战至数十合后,邓镇已略显吃力,反观乃乃不花,越战越勇!
皆因邓镇年纪尚轻。
虽能与乃乃不花一较高下,
但时间一久,怎敌得过正值壮年的猛将!
“伤我爱将!”
“你找死!”
刹那间,一道寒光闪现,将两人硬生生分开!
白袍银甲!
龙纹暗藏!
大明边关最强王者!
齐王!
朱涛!
亲临战场!
“哈哈哈!”
“不愧是我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