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果真如此。
还真被傅清秋知道了。
杨帆本以为傅清秋会对他一阵数落。
毕竟傅清秋多次给他说过,守好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打了苏宛侨,很明显就是没听从傅清秋的话。
可结果,傅清秋却说了句:“杨帆,打得好!”
这令杨帆松了口气。
“不过,你是怎么知道现在打了苏宛侨,她也不敢找你麻烦的?”傅清秋又问。
杨帆哪知道。
他只是觉得反正都得被报复,不如动手先修理修理她。
可傅清秋的话,让他明白现在苏宛侨为了与傅清秋和解付出代价极大。
以至于她被打了,都不敢动用家族力量。
这让杨帆顿时有些后悔,当初就不应该收手,多打一会才是。
面对傅清秋的询问,杨帆没有说实话:“我从李广利教授那里听到的。”
“哦,行吧,谢谢你替我们出气!”
傅清秋没有多言,说完就挂了电话。
虽说没有多言,但杨帆能听得出来傅清秋对于他这次暴打苏宛侨的行为,还是很开心的。
杨帆不知道的是。
此刻的傅清秋正在一处热带国家。
虽说现在处理的事情有些棘手,但她还是浮现了一抹笑容:“杨帆,杨帆,你终于做了一件让我开心的事了。
希望你接下来能稳步发展...”
李广利是个聪明人,当杨帆接听大哥大过后,他就跑到一边。
等杨帆接听完毕,他听着没动静时,他才回到饭桌上。
杨帆对于李广利的做派很是欣赏,带着他前往早就给他准备好的房子,更是安排了温媛媛暂时照顾他的起居。
两天后,上次因为厂内出了意外失约的饮料生产线的老板。
这次如约跟随周轩来到云山与杨帆见面。
来之前周轩已经打电话,提前告诉杨帆,此人名为沈江,南浙省金良人。
他看着是比较务实的那种,穿着比较朴素,只看样子和南浙省的商人几乎没什么牵扯。
双方见面后,沈江带着他的团队,立马考察杨帆的五个厂,进行了测绘,计算。
等全部算下来后。
五个厂更换设备需要560万。
这个数字放在当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但舍不到孩子套不到狼。
生产线他必须改造成功。
虽然他复制娃哈哈的成功路线,有失败的几率,但他为了让傅清秋成为他的女人,他必须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富豪!
此事他无论如何都要去做!
不过,货比三家,杨帆也不可能对方报价560万,他就同意。
等沈江走后,杨帆又找到冯秋妮,让她通过人脉介绍。
这对于冯秋妮来说不是难事。
只是等冯秋妮过来的人一番计算过后,多了整整200万。
冯秋妮听闻后,又帮忙找了一家。
这家虽然有些收敛,但价格也比沈江高了一百万。
杨帆最终还是选择和沈江合作。
再次见面后,双方就签订了合约,沈江承诺20天内完成所有的改造,使用的机器是岛国某知名品牌。
虽说杨帆并不喜欢岛国,但在那个年代国内的机器生产水平质量,确实远不如国外。
尤其是小日子,做这些机床生产设备确实有一手。
只是沈江在签完合同后,他还是提醒了杨帆一声:“云山路况不好,周围城市经济发展偏弱,前往江南地区,可能更有利于你未来的销售。
你如果想前往其他地方建厂的话,咱们的合同可以直接转移到新的厂房。”
“多谢沈老板的好意,还是继续留在云山吧。”
杨帆并未意动。
他也觉得沈江说的没错。
云山路况不好,周围城市经济实力偏弱,如果能去江南地区的话,肯定有利于将来货物运送,以及周边城市的销售。
但!
冒然去其他地区,又少不了利益争夺,尔虞我诈。
如今在云山,该处理的都被解决掉了,他有着极为稳定的大后方。
留在云山可以安心生产。
另外江南地区,尤其是南浙省,只有浙北地区有大量平原,那里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
可浙南地区,几乎都是山区,八九十年代周围都是穷邻居。
可到了21世纪,他们不仅把商业做出来了,还成为了全国最为富裕的地区。
所以,遏制经济发展的,路虽然占据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人心的思路!
沈江是个聪明人,到点为止,见杨帆不愿意,他也没有继续说。
周轩除了把沈江邀请了过来,他也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挖来了其他饮料厂的技术骨干。
当然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厂技术骨干。
真正大厂的技术骨干,轻易间不可能来他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杨帆也没奢求能有大厂的技术骨干前来。
技术骨干总共10名,为了挖他们前来。
杨帆花费了比其他人高了三倍的工资。
现在他们底薪都超过了千元。
人到了之后,杨帆就把他们召集和李广利一起商讨最终的配方比例。
配方比例这事,杨帆帮不上忙,就把还没走的周轩叫到了外面。
这次他出力不小,杨帆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饭局之中,周轩忽然说:“杨哥,其实我想挖一个罐头厂的技术骨干,虽然不是做饮料的,但对方也精通各种封装,调配的技术。”
“只要有技术,能帮得上,就算是罐头厂的也无妨,对了,那个厂叫什么名字?”杨帆问。
“是闽建省厦门的,名字叫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
周轩喝了几口酒回道。
此言一出。
杨帆眼前一亮,随即狂喜起来。
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可是后来的银鹭八宝粥的厂。
他怎么就把它给忽略了呢!
根据他的记忆而言,银鹭的前身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创立于1985年,由陈清渊等6人集资3万元创办。
初期生产荔枝、蘑菇罐头,厂房简陋还是借用蘑菇种植房,设备自制,资金极度匮乏。
至1989年,企业连续数年亏损,村民股东丧失信心要求撤资,家族长辈也建议关厂。
因地在闽建省偏僻农村马塘村,无人愿意接手,濒临倒闭。
直到1990年后,获得了一笔价值20美元的海外投资,才开始做大做强的。
更名为厦门同茂食品罐头有限公司。
到了1992年时,推出银鹭八宝粥,很快打开市场。
在2011年雀巢首次收购银鹭60%股权时,银鹭的整体估值已超过100亿元!
他如果提前去投资银鹭,那岂不是能获得银鹭大量的股份?
成功投资,何止是一本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