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防御初显锋芒,拦截内部数据窥探;水滴计划迹象浮现;雷烈找到新合作伙伴,但背景复杂。
镜像防御系统的首个实战化应用,被林晚晚(融合体)定位于守护最核心的研发数据库及高管内部通讯网络。在杜博士团队与网络安全组的协作下,一套基于林氏共轭变换原理的异常流量监测与主动干扰系统被悄然部署。它不像传统防火墙那样被动阻挡,而是像一层覆盖在数据流之上的智能水印,能感知并标记出带有特定意识干涉特征的非正常访问行为。
部署后不到四十八小时,系统发出了第一次高级别警报。
警报源指向董事会一位非执行董事的办公室Ip地址。记录显示,该地址在非工作时间,以极高的权限尝试访问后续迭代项目的核心分子模拟数据,其访问模式带有明显的、试图绕过常规日志记录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系统分析其数据包结构中,检测到了极其微弱的、与白瑾描述的渗透技术特征频谱相似的。
(网络安全主管汇报时难掩震惊:林总,这种窥探手法非常高明,几乎避开了我们所有的传统监测手段。如果不是新系统...我们根本发现不了。)
林晚晚(融合体)看着警报报告,眼神冰冷。这位董事在公司内资历颇老,平时低调,没想到早已被渗透。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已经开始滴落了吗?连董事会层面都...)
她没有立刻打草惊蛇,只是下令:标记该节点,进行反向监控,记录所有异常数据流指向的最终位置。同时,将这位董事近期接触的所有人员和项目,列入最高审查级别。
社交媒体的涟漪
几乎同时,周薇拿着舆情监测报告走了进来,眉头紧锁。
林总,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几个主要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始集中出现一种论调,虽然不是直接攻击我们,但内容很...微妙。
报告显示,一些看似独立的健康博主科普大V,开始频繁讨论过度依赖单一技术解决方案的风险,强调自然的、多元的疗愈方式的重要性,并隐隐将某种备受瞩目的神经药物技术垄断扼杀创新等概念进行不点名的关联。其行文风格和推送模式,经过K的初步分析,与已知的、奥比斯资助的某些网络营销账号集群存在行为相似性。
(周薇分析:他们不再造谣,而是在引导一种情绪,一种对潜在垄断地位和技术霸权的担忧。这比直接的污蔑更难以反驳。)
林晚晚(融合体)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水滴计划在舆论场的体现——不再强攻,而是缓慢地、持续地某种不利于的认知土壤。
通知公关部,调整策略。她果断下令,放弃与这些言论的直接争辩,那会落入他们的节奏。转而大量投放展示如何与现有治疗手段协同、如何助力全球科研合作、以及我们如何积极构建技术伦理框架的内容。用事实和开放性,去对冲他们的模糊暗示。
雷烈的突破与新的迷雾
而身处东南亚的雷烈,在经过多方斡旋和极限施压后,终于绕开了那个背景复杂的华裔商会,与另一家本地大型综合企业丰隆集团搭上了线。
丰隆集团启明的技术实力和信誉表示认可,愿意提供其旗下的化工原料生产线和港口物流资源,帮助渡过难关。条件相对公允,主要集中在商业利益层面,并未执着于技术共享。
然而,就在协议即将达成时,雷烈收到了一份匿名寄送的加密资料。资料显示,丰隆集团与其老对手奥比斯在东南亚的代理公司,在多个领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怨颇深。
(雷烈在汇报中分析:林总,愿意帮忙,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订单。他们很可能想借我们的手,打击奥比斯在区域的势力。我们可能被卷入了他们之间的本地商战。)
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变数。与合作,能解决眼前的供应链危机,但也意味着将更深地卷入东南亚复杂的商业乃至地缘政治博弈中。
林晚晚(融合体)沉吟片刻。前有董事会内的,侧有社交媒体上的,如今在供应链解决方案上,又面临着被本地势力当枪使的风险。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真是步步惊心。但危机,也意味着机会。)
告诉雷烈,她最终做出决断,丰隆的合作可以推进,但必须在协议中明确,不参与他们与奥比斯之间的任何直接对抗。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让他利用的情报网络,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奥比斯在本地区活动的情报。
多条战线,均已铺开。无形的数据攻防,隐秘的意识渗透,错综复杂的商业合纵连横...林晚晚(融合体) 站在指挥中心,如同一位棋手,在遍布迷雾的棋盘上,同时落下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