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院那日渐沉重的、混合着绝望与微弱希望的氛围不同,方清河被软禁的客房,依旧是一座信息隔绝的孤岛。但这座孤岛上的守望者,心境已与之前截然不同。
那一小截人参须和那张写着“光未灭”的草纸,像一道真正的光,穿透了厚重的绝望阴云,照亮了他濒临枯竭的心田。他知道沈如晦还活着,知道那个名为“念雪”的孩子也活着,这就足够了。只要生命尚存,就永远有希望存在。
他不再消极抵抗,而是开始积极地利用这有限的囚禁时光。他强迫自己规律作息,进食,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适度的活动,保持身体的机能。他反复在脑海中复盘沈如晦的病情,结合那本神秘手札的记载,推演着各种可能促进她苏醒的护理方案和后续治疗思路。
他知道,那个神秘的帮助者,是他与外界、与沈如晦唯一的连接桥梁。他必须确保这条脆弱的线路能够持续下去。他开始更加谨慎地利用每一次传递信息的机会。他不再提出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的要求,而是专注于那些最基础、也最可能被采纳的护理建议。
在新的草纸传递进来时,他会用炭笔写下简短的、极具针对性的信息:
【昏迷日久,肌肉易萎缩,每日需由专人轻柔按摩四肢,活动关节。】
【可尝试以棉签蘸温水,湿润其唇舌,保持口腔清洁与感知。】
【与其言语时,语调需平稳温和,内容宜简单重复,或可诵读平和诗文。】
【注意其任何细微反应,如睫毛颤动、指尖微动等,详记并设法告知。】
他将自己所能想到的、关于长期昏迷病人护理的要点,用最精炼的语言写下。他相信,那个帮助者既然能接触到沈如晦,并且有能力传递药物和信息,必然有办法影响到具体的护理细节。
而外界传来的信息,也成了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唯一食粮。
【按此法按摩,已行三日。】
【唇舌湿润,每日数次。】
【今日念雪啼哭时,其右手指尖曾微动三次。】
每一次收到这样的反馈,方清河都会激动不已,反复阅读那寥寥数语,仿佛能从中看到沈如晦正在一点点挣脱黑暗束缚的景象。指尖微动!这在医学上,是极其积极的信号!说明她的大脑皮层可能仍有活动,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了反应!
希望,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中,一点点累积,变得真实可触。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在徒劳地对着虚空挥拳,而是确确实实地,在为一个生命的回归,贡献着自己哪怕微薄却专业的力量。
他成了这座孤岛上最坚定的守望者。目光穿透冰冷的墙壁,始终落在那个沉睡的女子身上。他不知道这场守望将持续多久,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还是功亏一篑。但他知道,只要那缕微光不灭,只要信息还能传递,他就会一直守在这里,用他全部的医学知识和不屈的意志,为她点亮回归之路上的每一盏可能的小灯。
孤岛不孤,因有信念相连。守望不苦,因有希望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