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庄老就到了奉安殿。
南宫羿和他说了半天的话,庄老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啊!
一进奉安殿,也不管殿内有谁。
也不顾礼仪,抽出别在背后的戒尺就朝李长民打去。
李长民也没想到庄老一进宫殿就打自己啊!
所以,他就结结实实的被庄老一戒尺打在了身上。
庄老也没真想打他,被结结实实打中庄老也有些懵。
“你干嘛不躲?”
李长民反应也是迅速:‘你老一进来就打,谁能想到。’
见庄老再次举起戒尺,本想躲开,想到庄老是自己的老师 ,便立在了原地。
南宫羿和秦国公也此刻也反应过来,一人上去抱住庄老,一人夺下他手中的戒尺。
李长民躬身:“太傅....”
“我不是你太傅,我也没你这样的学生!”庄老的倔脾气。
李长民无奈:“不知学生哪里做错了,让太傅如此生气!”
庄老看着李长民:“哪里错了?你不知道?”
庄老和李长民对话,其他人此刻也确实不好插嘴。
李长民躬身:“还请太傅明示!”
说着他把秦国公手中的戒尺拿过来,躬身还给庄老。
“好!老夫问你,你为什么软禁开远伯陈北?他做错了什么?”
李长民反驳:“太傅,冤枉啊!朕并没有软禁开远伯啊!”
“那为什么你派禁军包围开远伯府,还不让开远伯出府,这不是软禁这是什么?”
“太傅,你误会了!”李长民一脸无辜
“朕这么做也是在保护他,太傅你想想,他杀了李戈,虽然淮王在淮南,可皇室宗亲那么多,
还有朝中官员对此事,都十分愤怒,以那小子的脾气,
若是皇室宗亲朝中官员再次冲击开远伯府讨说法,那小子一言不合再闹出大乱子......朕这是在保护他!”
庄老想想也是,那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第一次见自己都敢给自己甩脸色。
“那就算你是对的!那你怎么解决此事?我可告诉你,李戈虽为皇亲,但他杀害难民在先,难民何其无辜,开远伯为民除害,这是顺应天道,并无过错!”
庄老摆明了,就是要为陈北做无罪辩解。
这可就让李长民有些为难了,自己也想给盼陈北无罪,他虽为天下共主,但这事也不是他说了就能算的。
“太傅!要不你先坐下来歇歇,我和诸公正在商议此事!”
“哼!”庄老对李长民的搪塞十分不满
“好!老夫倒要看看你们能商议出个什么名堂,你要敢定开远伯罪,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全天下恐怕也只有庄老一人敢这么对李长民说话了。
关键李长民还没办法,连忙笑嘻嘻的扶着庄老去暖炉旁边坐下,亲自为他沏茶。
喝了一口热乎的茶水,庄老似是气也消了些,对外面挥挥手,让人把他带来的书籍送进来。
“陛下,老夫也非不讲理之人,开远伯陈北其他的功劳暂且不提,就只是编着新学启蒙,此等功劳实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
先贤圣人先贤圣人造字传教天下,惠及万民,让人知书明理。
开远伯陈北编着新学启蒙,不仅是对先贤圣人的致敬,更是对天下学子的馈赠,
新学若能普及,将会为大乾培养无数的栋梁之才,将成为大乾繁荣昌盛的基石。”
李长民已经开始翻阅装订成册注音注解的三字经。
如果之前看到的草稿只是震惊,那现在看到成册的书籍,那就是震撼了。
每个字不但有注音,对内容还有注解释文,能让人一看就明白其中含义。
“开远伯还让老夫编着大乾字典,老夫虽然不知怎么编着,但按照开远伯所说,老夫有预感,若此典籍一出,将会让天下学子受益无穷。
学子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只需查阅字典,便能知晓其读音、含义,学习之路再无文字阻碍。
那些寒门学子,没有名师指点,也能凭借这字典自学成才。
科举考试中,考生们文字运用将更加准确规范,文章质量必然大幅提升,为朝廷选拔出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官员。
而且,这字典能统一大乾文字的读音和释义,促进各地文化交流,消除因方言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商贾们行走四方,交流贸易也会更加顺畅。
如此一来,大乾的文化将更加繁荣,昌盛。
陛下,你说,偌大一个大乾,还能找出第二个真心真意一心为陛下,为大乾,为百姓着想的人吗?
这样的人若是大奸大恶,谋逆之人,那这大乾还有好人否?”
庄老的话再次让李长民震惊;‘是啊!开远伯从未向朕索要过任何好处,哪怕是怀远侯,张家针对他,也从未找朕抱怨过,反而为朕将难民转至西山,给他们搭建安居庇护所。’
“太傅,你教训的是,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庄老叹了口气看了看众人:“开远伯,才能制控世家,陛下之所想或许开远伯能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案!”
庄老说完,站起来,对李长民,对殿中国公躬身行礼
“老夫今天唐突了,让诸位看笑话了!老夫就不打扰诸位商议大事了!一个开远伯可抵千万军!”
庄老说完,大步离开了奉安殿。
李长民想要相送,也被庄老拒绝:“想要当千古明君,那就留下开远伯陈北!”
这是庄老踏出奉安殿说给李长民听的。
李长民看着走向宫门远去佝偻的背影,眼中闪过寒光。
‘世家,这次你们过界了!’
身为一国之君,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一场有计划针对陈北的阴谋。
“陛下,现在我们怎么做!?”
“父皇,庄老说的对,陈北功劳无人能及,父皇你不能平衡朝廷,牺牲陈北!”
“傻丫头,父皇何时说过要治罪陈北了?你在这里为那臭小子求情,倒不如去开远伯府看看,那小子又在搞什么鬼?
短短时间就能把雕版做出来,印刷这么多书籍......”
看看,别人只看到了书籍,李长民却从这么多书籍中看出了不简单。
要知道雕版印刷是非常耗时的,要求还非常严格,错一个笔划整块雕版都废了。
从三字经出来,到现在不过十来天时间,工部雕版都没做出来,陈北的雕版都做出来,李长民不得不怀疑陈北还掌握了其他印刷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