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工厂的挖掘工作刚结束,市局就接到了一起新的报案——城东的拆迁工地发现了一具女尸,尸体旁用红色喷漆画着一个六芒星符号,与张磊案发现场的标记高度相似。林砚和江澈赶到现场时,警戒线已经拉起,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群众,法医老周正蹲在尸体旁进行初步勘查。
“死者女性,年龄在25岁左右,颈部有明显的扼痕,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10点到12点之间。”老周指着尸体旁的六芒星符号,眉头紧锁,“你看这个符号,线条歪歪扭扭,角度也不精准,和张磊案的六芒星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像是有人刻意模仿的。”
林砚蹲下身,仔细观察符号的边缘——喷漆痕迹不均匀,有些地方还流挂着漆珠,显然是凶手在慌乱中绘制的。她又检查了死者的衣物,发现死者的手机和钱包都不见了,口袋里还残留着少量的泥沙,指甲缝里有皮肤组织和红色喷漆的碎屑。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林砚问道。
“已经确认了,死者叫李娜,是附近服装店的店员,昨晚下班后就失踪了。”侦查科的民警递过来一份死者的资料,“我们查了她的社会关系,发现她有一个前男友,叫王浩,两人上个月刚分手,分手时还发生过激烈的争吵。”
江澈立刻带人去调查王浩的下落,林砚则留在现场,继续勘查周围的环境。拆迁工地的地面凹凸不平,散落着砖块和钢筋,在距离尸体约十米的地方,她发现了一串新鲜的脚印,脚印的尺码是42码,鞋底有明显的磨损痕迹,与工地入口处的脚印完全吻合。
“这串脚印应该是凶手留下的。”林砚让技术科的人提取脚印样本,“从脚印的深度和步幅来看,凶手是男性,身高在175-180厘米之间,体重约70公斤,而且很可能经常穿这双鞋,鞋底的磨损痕迹很有特点。”
就在这时,江澈打来电话:“林砚,我们找到王浩了,他现在就在家里,情绪很不稳定,而且他的鞋子尺码和现场发现的脚印一致,鞋底也有相同的磨损痕迹。”
林砚立刻赶往王浩的住处。王浩的家很小,客厅里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啤酒瓶和烟头,墙上还贴着李娜的照片,照片上有很多划痕。看到警察进来,王浩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昨晚10点到12点,你在哪里?”林砚开门见山,目光紧紧盯着王浩。
王浩的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江澈拿出现场提取的脚印照片,放在他面前:“这是在案发现场发现的脚印,和你的鞋子完全吻合,而且我们还在你的房间里发现了红色喷漆,颜色和现场的六芒星符号一模一样。”
证据面前,王浩终于崩溃了,他抱着头蹲在地上,哭着说:“是我干的!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吓唬她,让她回到我身边,没想到……没想到会失手杀了她。”
“六芒星符号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在现场画这个符号?”林砚追问道。
王浩的哭声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迷茫:“我……我是在新闻上看到的,前段时间不是报道了废弃工厂的凶案吗?现场有个六芒星符号,我觉得很吓人,就想模仿一下,让警察以为是同一个凶手干的,这样你们就不会怀疑到我头上了。”
这个回答让林砚心里一沉——王浩果然是模仿犯,他根本不知道六芒星符号的真正含义,只是想借此混淆警方的视线。但这也意味着,张磊案的凶手很可能已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模仿犯出现,给案件的侦破带来更大的困难。
为了确认王浩的供述是否属实,林砚让技术科的人对他房间里的红色喷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喷漆的成分与现场发现的喷漆完全一致。同时,在王浩的指甲缝里,也检测到了李娜的皮肤组织,与李娜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完全匹配。
“证据确凿,王浩就是杀害李娜的凶手,而且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和伪造现场罪。”林砚看着被戴上手铐的王浩,心里没有丝毫的轻松,“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张磊案的真凶还在逃,而且很可能已经知道了模仿犯的事情,接下来我们的侦破工作会更加困难。”
回到市局后,林砚立刻召开案情分析会,对张磊案和李娜案进行对比分析。“张磊案的凶手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作案手法精密,六芒星符号的绘制也非常专业,显然是有备而来;而李娜案的凶手王浩,只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没有任何反侦查意识,作案手法粗糙,六芒星符号也是模仿而来,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张磊案的凶手很可能会利用模仿犯来掩盖自己的行踪,甚至可能会故意制造更多的模仿案,混淆我们的视线。”江澈补充道,“我们必须加快侦破进度,在真凶再次作案之前,将他绳之以法。”
会议结束后,林砚留在办公室,重新梳理张磊案的所有线索——Y-327药物、纳米芯片、六芒星符号、瀚海重工、陈景明、顾振雄……这些线索像一张复杂的网,缠绕在一起,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她打开张磊的U盘,再次查看里面的实验数据,突然注意到一份名为“741项目进度报告”的文件,文件里提到了一个名为“幽灵”的代号,说是“负责项目的最终清理工作”。
“幽灵……”林砚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张磊案的真凶就是这个‘幽灵’?他负责清理所有泄露项目秘密的人,张磊就是因为发现了项目的黑幕,才被‘幽灵’杀害的。”
为了找到“幽灵”的线索,林砚再次提审顾振雄。面对“幽灵”这个代号,顾振雄的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不知道什么‘幽灵’,741项目里根本没有这个代号。”
林砚知道顾振雄在撒谎,但无论她怎么追问,顾振雄都不肯再透露任何信息。就在这时,技术科传来消息:他们在张磊的U盘里发现了一段加密的音频文件,通过破解,终于听到了里面的内容——是张磊和一个神秘人的对话。
“……我已经掌握了你们所有的罪证,包括Y-327药物的人体实验和器官交易,我会把这些证据交给警方,你们逃不掉的。”这是张磊的声音,带着坚定的语气。
“张磊,你太天真了,你以为你能斗得过我们吗?‘幽灵’会来找你的,你和那些实验对象一样,都会成为741项目的‘牺牲品’。”神秘人的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显得沙哑而诡异。
这段音频证实了林砚的猜测——“幽灵”确实存在,而且就是杀害张磊的真凶。林砚立刻让技术科对神秘人的声音进行分析,试图还原他的真实声线,同时调取张磊案发前的通话记录,寻找与神秘人相关的线索。
技术科的分析结果显示,神秘人的声音很可能来自一名男性,年龄在35-45岁之间,有吸烟史,而且很可能长期生活在有重工业污染的环境中,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沙哑感。张磊的通话记录里,也确实有一个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号,在案发前与张磊通话过三次,每次通话时间都不超过一分钟。
“这个手机号很可能就是‘幽灵’的。”林砚立刻让侦查科追踪这个手机号的位置,“只要找到这个手机号的使用者,就能找到‘幽灵’,揭开张磊案的真相。”
侦查科的追查工作很快有了结果——这个手机号的信号来自本市的一个老旧小区,但当民警赶到小区时,却发现手机号的使用者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间空荡荡的出租屋。在出租屋里,技术科的人发现了少量的石墨烯纤维和Y-327药物的残留痕迹,还有一张画着六芒星符号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下一个,就是你。”
林砚看着纸条上的字迹,心里一阵发凉——“幽灵”不仅在逃,还在向警方挑衅,一场更危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她握紧拳头,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幽灵”隐藏得多深,她都会找到他,为张磊和所有的受害者讨回公道,让741项目的所有罪恶,都暴露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