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警方的突击行动尚未传来结果,专项小组已将目光锁定瀚海重工——根据顾维安的犯罪脉络、李梅的实验日志,以及陆明、赵天成的供述,这家军工企业的实验楼内,必然隐藏着与“731项目”相关的核心隐秘实验室,或许还留存着顾维安早期研发的关键数据与证据。
“李梅的日志里提到,她的‘秘密发现’是在‘主楼地下三层的禁区’完成的,那里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和供电线路’。”林砚将日志截图投射在大屏幕上,与瀚海重工的建筑图纸比对,“但我们目前拿到的图纸,只标注了地下两层,地下三层的存在被刻意抹去了。”
江澈补充道:“赵天成供述,他入职初期曾跟随顾维安去过‘实验楼核心区’,那里需要双重加密门禁,且电梯无法直达,必须通过一部隐藏的楼梯进入。结合建筑图纸的结构分析,地下两层的承重结构远超常规标准,足以支撑额外楼层的重量,地下三层大概率是真实存在的。”
技术科立刻对瀚海重工实验楼的建筑数据进行深度解析。通过调取原始设计档案(当年由市政部门备案的版本),发现实验楼的初始设计确实包含地下三层,但在施工过程中,瀚海重工以“地质条件不达标”为由,申请修改了设计方案,删除了地下三层的规划——但修改申请的签字日期,恰好是顾维安加入瀚海重工后一个月。
“这就是典型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技术科负责人指着原始设计图,“地下三层的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与地上一层的实验室布局对称,且预留了通风、排水、高压供电的管道接口,显然是为后续的秘密实验做准备。”
为了验证推测,专项小组启动了“多维度探测”方案:
1. 地面雷达探测:利用探地雷达对实验楼区域进行扫描,发现地下两层以下存在明显的人工构筑空间,墙体厚度达50厘米,符合防爆、防探测的设计标准;
2. 电力消耗追踪:调取瀚海重工近五年的供电数据,发现实验楼的实际耗电量是设计标准的3倍,额外消耗的电力,恰好能支撑地下三层实验室的设备运行;
3. 通风系统溯源:实验楼的通风管道总风量远超地上及地下两层的需求,通过管道走向模拟,发现有三条主管道延伸至地下两层以下,末端被混凝土封堵,疑似隐藏入口;
4. 人员活动排查:通过瀚海重工的考勤记录和监控录像,发现顾维安在职期间,每周都会有1-2次“深夜加班”记录,且每次加班后,实验楼的电力消耗都会出现短暂峰值。
“综合所有线索,地下三层的隐秘实验室位置可以初步锁定。”林砚在建筑图纸上画出一个区域,“位于实验楼主楼西侧,对应地上三层的‘核心研发区’正下方,隐藏楼梯的入口大概率在地下二层的‘设备机房’内——那里是监控盲区,且有独立的门禁系统。”
江澈立刻带队前往瀚海重工实验楼,实施现场勘查。地下二层的设备机房布满了管线和大型机组,空间狭窄且昏暗。侦查员按照推测的位置,对机房西侧的墙体进行检查,发现一块墙体的材质与周围不同,敲击声更为空洞。
“就是这里。”痕检人员用超声波探测器扫描,确认墙后存在通道。侦查员用液压钳撬开墙体的伪装面板,一条狭窄的金属楼梯赫然出现在眼前,楼梯扶手布满灰尘,但台阶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说明近期仍有人使用。
“小心,可能有安保措施。”江澈示意众人放慢脚步,打开头盔上的夜视仪,沿楼梯向下推进。楼梯长约15米,尽头是一扇厚重的合金门,门上装有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和密码锁三重门禁,门体上印有瀚海重工的标志和一串编号“hh-731-001”。
“‘731’的编号果然出现在这里。”林砚看着编号,眼神凝重,“这扇门是实验室的唯一入口,门禁系统的技术标准很高,强行破解可能触发警报或自毁程序。”
技术人员立刻对门禁系统进行破解,同时对门体进行无损检测,确认门后没有爆炸装置。经过两小时的紧张操作,门禁系统被成功破解,合金门缓缓打开。
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分为三个区域:
- 外侧区域:摆放着多台生物反应器、离心分离机、基因测序仪等设备,部分设备仍在运行,屏幕上显示着实时数据,实验台上散落着标注“Y-327终极版”的试剂瓶;
- 中间区域:设有十个透明培养舱,其中三个舱体为空,七个舱体内漂浮着实验体,身上插满导管,纳米芯片发出微弱的蓝光,培养舱上的标签显示,这些实验体的编号从060到066,基因适配率均在90%以上;
- 内侧区域:被玻璃墙隔开,是一间独立的控制室,里面有一台大型服务器集群,屏幕上显示着全球多个地点的实时监控画面,其中就包括清迈“蜂巢”实验基地和巴西“31”生物农场的场景。
“这里是顾维安的‘指挥中枢’。”江澈看着控制室的屏幕,“他通过这里远程监控全球的实验进展,下达指令。”
侦查员们立刻对实验室进行全面勘查,收集证据:
- 痕检人员提取了实验设备、试剂瓶上的指纹和dNA样本,与顾维安的基因数据比对,确认顾维安曾长期在此工作;
- 技术人员对服务器进行数据备份,提取到了Y-327的完整研发日志、实验体档案、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核心数据;
- 侦查员在控制室的暗格里,发现了一份“最终实验方案”,详细记载了顾维安的计划:通过“蜂巢”基地的实验体激活纳米芯片的神经控制功能,打造100名“完美傀儡”,用于渗透政府、企业、军方等关键领域,实现对社会的操控;
- 实验室的通风管道内,发现了大量的Y-327药物残留和纳米芯片碎片,与连环凶案受害者体内的残留物完全一致。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瀚海重工的地下三层实验室,是‘731项目’的核心研发基地。”林砚翻阅着研发日志,“顾维安从入职瀚海重工开始,就一直在秘密推进非法人体实验,苏振海很可能知情并提供了支持,甚至参与了部分决策。”
就在这时,技术人员在服务器的加密文件夹里,发现了一段顾维安录制的视频。视频中,顾维安穿着白大褂,面对镜头侃侃而谈:“Y-327不是简单的基因药物,它是人类进化的钥匙。那些反对我的人,都是愚昧的阻碍者,他们终将被时代淘汰。等‘完美傀儡’诞生,我将建立新的秩序,成为真正的主宰……”
视频的最后,顾维安露出了狂热的笑容:“如果我失败了,实验室的自毁程序会启动,所有证据都将化为灰烬,而‘蜂巢’基地会继续我的事业,终有一天,我的理念会实现。”
“不好,他设置了自毁程序!”江澈立刻下令,“所有人加快证据收集速度,技术人员立刻破解自毁程序,十分钟后撤离!”
实验室里顿时一片忙碌,侦查员们争分夺秒地收集证据、备份数据,技术人员则全力破解自毁程序。倒计时的压力笼罩着每个人,汗水顺着侦查员的脸颊滑落,但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他们知道,这里的每一份证据,都关系到案件的最终审判,关系到无数受害者的正义。
与此同时,巴西警方传来消息:“31”生物农场的突击行动遭遇顽强抵抗,顾维安已经逃离,现场只抓获了部分科研人员和安保人员,缴获了大量的实验原料和设备。
“顾维安肯定去了清迈‘蜂巢’基地,那里是他最后的筹码。”江澈看着屏幕上的消息,语气坚定,“我们必须尽快完成这里的证据收集,然后赶往清迈,阻止他的‘最终实验’。”
十分钟后,技术人员成功破解自毁程序,所有证据都已安全转移。江澈带领侦查员们撤离实验室,关闭了合金门。走出实验楼时,天已经亮了,阳光洒在实验楼的玻璃幕墙上,却无法驱散隐藏在地下的罪恶阴影。
专项小组带着从实验室缴获的核心证据,返回市局。服务器里的海量数据、实验日志、“最终实验方案”,为案件提供了完整的证据链。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决战还在清迈,顾维安的“完美傀儡”计划即将启动,他们必须尽快赶到“蜂巢”基地,阻止这场足以颠覆社会秩序的疯狂阴谋。
林砚看着那份“最终实验方案”,心中充满了愤怒与坚定。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那些无辜的实验受害者,更是为了守护正义与秩序。无论顾维安多么狡猾,无论“蜂巢”基地多么凶险,他们都将勇往直前,直到将所有罪恶绳之以法,让阳光照亮每一个被黑暗笼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