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落网后,加密U盘解锁的不仅是Y-327的全链路交易数据,更在密密麻麻的地址列表中,藏着一个此前从未出现在排查名单中的隐秘节点——位于市郊半山腰的“景明私人诊所”。U盘内的《研发基地运营日志》显示,这里并非普通的诊疗机构,而是顾维安犯罪集团的核心研发枢纽,承担着Y-327的迭代优化、副作用抑制实验,以及新型基因药物的前期研发任务,是整个黑色产业链的“技术心脏”。
“陈景明的伪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林砚指着屏幕上的诊所卫星地图,指尖划过诊所后方的竹林,“这家诊所对外宣称是‘高端私人健康管理中心’,只接待提前预约的VIp客户,位置偏僻,远离市区监控网络。日志显示,诊所的地下区域被整体改造为实验室,入口就隐藏在竹林深处的假山体里,与疗养院地下实验室的隐蔽设计如出一辙。”
江澈立刻调阅诊所的注册信息与运营记录:诊所成立于五年前,恰好是五年前医疗事故发生后不久,法定代表人是陈景明的远房亲戚,实际经营者却是陈景明本人。运营记录显示,诊所的“诊疗收入”异常微薄,但每月的设备采购支出却高达数百万元,采购清单中包含了高端基因测序仪、无菌操作台、低温离心机等精密仪器,与普通诊所的运营需求严重不符。更可疑的是,诊所的水电消耗量极大,尤其是夜间耗电量,是同类机构的5-6倍,侧面印证了地下实验室的存在。
“不能打草惊蛇。”江澈果断制定侦查方案,“陈景明行事谨慎,诊所周围大概率布置了隐秘监控和暗哨。我们先以‘卫生检查’的名义进行外围侦查,摸清诊所的人员布局和地下实验室的大致方位,再制定突袭方案。”
次日清晨,江澈带领两名队员,身着卫生监督部门的制服,驱车前往景明私人诊所。诊所依山而建,主体是一栋两层的中式小楼,白墙黛瓦,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竹林,环境幽静得有些诡异。门口没有悬挂明显的招牌,只有一块小小的木牌,刻着“景明诊所”四个字,门前的停车场里只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牌号属于陈景明的私人座驾。
江澈上前按响门铃,片刻后,一名身着白大褂、面色温和的中年男子打开房门,正是陈景明。他看到江澈三人的制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即露出职业化的微笑:“几位同志,不知今日前来有何指教?我们诊所的卫生条件一直严格达标,各项手续也齐全。”
“例行检查,麻烦陈院长配合一下。”江澈出示了伪造的检查证件,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视着诊所内部。一楼是接待区和诊疗室,装修豪华,陈设考究,诊疗室的设备看似高端,却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然长期未被使用。接待区的墙上挂着数十张“客户赠言”,落款多为陌生的名字,但字迹风格高度相似,大概率是伪造的。
陈景明亲自陪同江澈三人检查,言语间滴水不漏,始终保持着温和有礼的态度:“我们诊所主要做健康咨询和慢性病调理,客户不多,但都是多年的老熟人,所以没做太多宣传。几位要是觉得哪里不合规,我们一定立刻整改。”
江澈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楼西侧的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扇紧锁的木门,门旁安装了一个不起眼的密码锁,与诊所的整体装修风格格格不入。“这里是什么地方?”江澈指着木门问道。
“哦,这是杂物间,堆放一些闲置的设备和药品。”陈景明的眼神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伸手挡住江澈的视线,“里面杂乱无章,没什么好检查的,我带几位去二楼看看吧,二楼是我们的健康管理区。”
江澈没有强求,顺着陈景明的指引前往二楼。二楼的布局与一楼类似,设有几个独立的咨询室和一个小型体检区,但同样看不到任何患者的身影。江澈借口查看消防通道,走到二楼的露台,目光越过竹林,果然在竹林深处发现了异常——假山体的侧面有一道细微的缝隙,缝隙周围的植被被刻意修剪过,隐约能看到缝隙内有金属光泽,极有可能是实验室的通风口。
与此同时,负责外围侦查的技术组传来消息:通过无人机热成像探测,发现诊所地下区域存在明显的热源分布,形成了三个独立的高温区域,推测分别是实验操作区、试剂储存区和数据中心;竹林周围的地面下,探测到了金属导线的信号,疑似是隐秘监控和报警装置的线路。
“陈院长,打扰了,检查下来整体情况不错,就是杂物间的卫生需要加强。”江澈不动声色地结束了检查,临走前,故意用余光瞥了一眼西侧走廊的木门,“对了,最近市里在严查非法行医和违规药品,陈院长要是发现什么可疑情况,也可以向我们反映。”
陈景明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点头应道:“一定一定,感谢几位同志的指导。”
离开诊所后,江澈立刻与技术组汇合,在附近的临时据点召开紧急会议。“外围侦查确认了地下实验室的存在,入口应该就是一楼西侧的杂物间,竹林深处的假山体是通风口和备用出口。”江澈指着侦查地图,“陈景明已经对我们产生了怀疑,继续拖延可能会让他销毁证据或转移设备,我们必须在今晚实施突袭。”
技术组负责人补充道:“我们破解了诊所的监控系统密码,发现诊所内部和竹林周围共安装了16个隐秘摄像头,地下实验室的入口密码是六位数,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破解。另外,根据U盘日志,实验室内部可能储存着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和高压气体钢瓶,突袭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爆炸。”
林砚的目光落在U盘内的《实验日志》上,眉头紧锁:“日志显示,陈景明最近正在进行Y-327的第三代优化实验,试图降低药物的成瘾性和副作用,同时提升药效。实验使用的‘受试者’,大多是被诱骗来的贫困患者,他们以为是免费接受治疗,实则成为了药物测试的牺牲品。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不仅是为了摧毁实验室,更是为了营救那些被困的受试者。”
当晚十点,突袭行动正式启动。江澈带领二十名队员,分乘五辆民用车辆,再次前往景明私人诊所。此时,诊所已经熄灯,只有一楼的接待区还亮着一盏微弱的灯。技术组先通过远程操作,切断了诊所的对外通讯和监控系统,随后破解了地下实验室入口的密码锁。
江澈带领队员悄悄潜入诊所,一楼空无一人,西侧走廊的木门已经被解锁。队员们打开木门,里面果然不是杂物间,而是一个狭窄的楼梯间,楼梯直通地下。楼梯两侧的墙壁上安装着应急灯,散发着昏暗的绿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化学试剂混合的气味。
江澈示意队员们放慢脚步,警惕地向地下推进。楼梯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金属门,门上同样刻着一个微小的六芒星标记。技术组队员用工具打开金属门,一股强烈的化学气味扑面而来,地下实验室的全貌展现在眼前。
实验室的面积约有300平方米,被分割为实验操作区、试剂储存区、数据中心和受试者关押区四个部分。实验操作区摆放着四台高端基因测序仪、六张无菌操作台,台上布满了试管、烧杯和培养皿,部分试管中还装有五颜六色的液体,标签上标注着“Y-327 V3.0”的字样。试剂储存区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化学试剂和高压气体钢瓶,标签上大多是外文,部分试剂瓶上标注着“剧毒”“易燃”的警示标志。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正在高速运转,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实验数据和受试者的生理指标监测曲线。技术组队员立刻上前,封存服务器内的所有数据,防止被远程删除。关押区则是四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房间都装有铁栏杆,里面关押着三名瘦弱的男女,他们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身上插着输液管,输液袋里正是Y-327的新型试剂。
“警察,不许动!”江澈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控制了实验室里的两名研究员。但四处搜寻后,却没有发现陈景明的身影。
“不好,他可能从备用出口跑了!”江澈立刻带领队员冲向竹林深处的假山体,果然发现假山体的暗门已经被打开,门外的泥土上留有新鲜的脚印。
“追!”江澈带领几名队员顺着脚印追踪,脚印一直延伸到山下的公路边,路边还残留着汽车尾气的味道,显然陈景明已经乘车逃离。
与此同时,关押区的受试者被成功解救。他们大多身体虚弱,部分人出现了肌肉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技术组立刻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急救,并联系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一名中年女子在清醒后,向警方哭诉了自己的遭遇:她因患有慢性病,无力支付高额医药费,看到诊所的“免费治疗”广告后前来就诊,没想到被强行注射了不明药物,之后就被关押在这里,每天都要接受各种“检查”,稍有反抗就会被殴打。
实验室的搜查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夜。技术人员在实验操作区查获了大量Y-327新型试剂、未销毁的实验记录、基因编辑模板等关键证据;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中,提取到了Y-327的完整研发图纸、迭代优化方案、副作用抑制数据,以及与顾维安、“灯塔”机构的加密通讯记录;在试剂储存区,查封了各类化学试剂200余瓶、高压气体钢瓶12个,以及一批用于基因编辑的特殊材料。
“虽然让陈景明跑了,但我们摧毁了他的研发基地,获取了Y-327的核心技术数据,这对后续的解毒剂研发和全链打击至关重要。”江澈看着堆满证据的运输车,语气坚定,“陈景明离不开他的实验,更离不开顾维安的资金支持,他迟早会露出马脚。”
林砚拿着一份实验记录,眼神凝重:“这些记录显示,Y-327的第三代试剂已经接近成熟,一旦流入黑市,造成的危害将不可估量。陈景明在逃跑前,已经将部分核心数据发送给了顾维安,非洲秘密据点的研发工作可能会继续推进。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在顾维安量产新型试剂前,彻底摧毁非洲据点。”
清晨的阳光穿透竹林,洒在景明私人诊所的屋顶上。这座隐藏在深山里的“技术心脏”,最终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所有人都清楚,陈景明的逃脱意味着战斗还未结束,非洲大陆上的秘密据点,仍在等待着他们的雷霆一击。临时据点的大屏幕上,非洲秘密据点的坐标被再次高亮标注,一场跨越洲际的终极对决,已经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