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的归宁宴,果然如黄家老三黄信所预言,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丰盛得让人眼花缭乱。
张青樱、李文慧、林文柳、林文梅等女眷纷纷亮出看家本领。经典的灵鱼三吃、爆炒兔丁、红烧肘子、干豆角扣肉、炸茄盒藕盒、萝卜炖鸡、虾仁豆腐、醋熘白菜、清爽的大拌菜、腊味合蒸,再配上三鲜饺子作主食,十二个大菜摆得满满当当,香气四溢,勾得人食指大动。
用的皆是村里顶好的食材,胡麻油烹炒,辣酱提味,吃得众人赞不绝口,连见多识广的赵衙役也禁不住感叹,这滋味比镇上的大酒楼还要胜上几分。
“果果养的这灵鱼,实在鲜美,吃了这个,旁的鱼都显得寡淡了。”林文柳素来最爱吃鱼,此刻更是赞不绝口。
“我最爱这炸盒子,外酥里嫩!果果说吃了这个会有好多钱,那我可得再吃一个!”黄家老大黄义对炸物情有独钟。
“我也要,哥,给我也夹两个!”旁边的老三黄信立刻把碗递过去。
“这大冬天的,你们从哪儿买来品相如此好的莲藕?还有这茄子,滋味也太足了,比镇上卖的好吃太多!”日日负责采买的林文梅对这两样格外好奇。
“啥?这莲藕和茄子都是你们自己种的?”当得知答案,回门的两家人都惊住了,“怎么这么快又添了新品种?”
“啥?你们还建了鱼塘?这些娃娃都成了小东家了?”李货郎说起孩子们修建“邻里留园”、赚钱还给长辈买了厚礼的事,更是让黄少里正和赵衙役惊得差点拿不稳酒杯。
“我的天,我还在为零花钱拼命割兔草呢,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已经当上老板了!唉,追不上喽!”黄家老二黄智一边感慨,一边不忘夹一大筷子红烧肘子,吃得满嘴油光。
“唉,今年本想着在家里的兔子工坊赚了些零花钱,能给弟弟妹妹们发个大红包,这下可好,拿不出手了。”黄义亦是感慨万千,连吃两个饺子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
“哥哥,没关系,”小果果听见了,立刻挣扎着爬下凳子,噔噔噔跑到她的小背篓旁,从里面掏出一把拜年得的红包,又跑回来塞给黄义,然后仰着小脸,两眼亮晶晶地望着他,“果果有大红包,拿得出手,果果给哥哥。”
黄义被小妹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懵了,一时没反应过来。果果等了一会儿,见哥哥还捏着红包不动,便伸出小手拍拍他手里的红包,奶声奶气地提醒:“哥哥,给你红包,你要说‘恭喜发财,多福多寿’呀!”这是她去给村里长辈拜年时学来的,在她的小脑瓜里,收了红包就该说吉祥话。
“哦……恭喜发财,多福多寿!”黄义下意识地跟着念,随即猛地惊醒,“不对啊!你这么小个人儿,说什么多福多寿?应该说快高长大!”
“哦,果果已经长大了啊!”小囡囡却一本正经地纠正他。
两人这童真十足的对话,再次惹得满堂大笑。反应过来的黄义顿时羞红了脸,忙把红包塞回给果果:“我是哥哥,该我给你红包才对。你的自己留着,哥哥有钱。”
“哥哥,果果是‘大头’呢,果果养大家。”果果又把红包推回去,笑眯眯地摸摸自己的小脑袋。
“果果,你的头不大呀?再说了,头大不大跟养大家有啥关系?”老三黄信也糊涂了。
在一旁笑得眼泪都快出来的林睿连忙解释,原来当初策划“邻里留园”时,大家说果果出的钱、养的鱼最关键,占收益大头,得三成,一成归村里作养护基金,剩下六成其他十一个孩子分。玩笑间都说全家靠果果养活了,没想到小豆丁就牢牢记住自己是“大头”,要“养大家”。
弄清原委,众人又是好笑又是感动,这无私又暖心的小囡囡,怎能让人不疼到心坎里?
果果也懂得“雨露均沾”,给黄智、黄信、赵栋和赵玉也各塞了一把红包,认真地说哥哥姐姐她都养。直把这几个半大孩子弄得手足无措,心里却暖融融的。
饭桌上气氛愈加热烈温馨。望着这满堂兴旺、儿孙绕膝的景象,林守业悄悄背过身,用袖口擦了擦微湿的眼角。想这些年他咬牙苦苦支撑家业,如今家族繁盛,一村欣欣向荣,其中艰辛与欣慰,唯有自家知晓。
午饭过后,众人移步喝茶叙话,畅谈正事。
林文柏不在,李文石作为老大,便向回门的姐姐姐夫、妹妹妹夫细细讲述了这大半年平华村的巨变:从“邻里留园”的修建,到江依心巧遇故交闫老板,寻回部分家产;从留园的亚麻成就了尤氏油坊与何家织布坊,到村里成功种植茄子、豆角等新菜;从王大力巧遇军中旧友,达成军民合作,到京城樊家少东家亲临,签订新约,村里成功榨出上好的胡麻油;从樊家助力促成修路大计,并提供京城学习名额,到村里召开首次分红大会,全村一致通过开春兴建村学……
一桩桩,一件件,听得众人心潮澎湃,惊叹不已。这大半年,平华村真可谓一日千里,发展之稳健迅速,令人叹为观止。
李文石语毕,堂内静默片刻,众人皆需饮茶平复心绪。过了一会儿,黄少里正率先开口:“岳父,我们平安村蒙您关照,今年率先跟着种新菜,收益颇丰,村民们无不感激。我们的兔子工坊也进展顺利,明年计划扩大规模,争取更多进项。”
“前些天文柏派人传信,提及年后四村联合修路及争取樊家、官府支持之事,我们平安村必定全力配合,唯平华村马首是瞻。初七那日,我们其他三村里正已约好,借来拜年之机,共开四村里正联会,商议发展大计。”
林守业抚须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好,好!修路乃利在千秋之业,需我四村同心同德。咱们平字四村,本就该互通有无,共同致富。具体事宜,便等初七一同商讨。”
一旁的赵衙役也带来了镇上的消息:“岳父,如今平华村在镇上可是名声赫赫。会仙楼樊掌柜常赞不绝口,县尊大人亦对咱们村印象深刻。前些时日,樊家少东主与县尊会了面,想必就是商讨修路与献种之事。具体内容小婿无从得知,只知樊少东家走后,县尊特意召师爷详查了平华村的卷宗。此事若有后续,小婿定当提前通气。”他这番话,无疑为林家乃至平华村的发展又添了一层底气。
李文慧也笑着分享喜讯:“大舅,爹,娘,咱们的兔子工坊明年也打算扩建。福气兔子的皮毛在镇上供不应求,肉质更是备受青睐。待路修好了,往来运输便捷安全,我们的出产定能跟上需求。”
看着儿女女婿个个出息,家族产业兴旺,外部关系通达,林守业胸中豪情涌动。他环视满堂儿孙,声音洪亮如钟:“好啊!看到你们个个都好,家族和睦,事业有成,我这心里比喝了蜜还甜!咱们林家,咱们平华村,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他目光转向大女儿和女婿,正色道:“大女婿、文柳,义哥儿今年十三了,是个半大小子了。我想着,让他年后来我们平华村,跟着怀安、小毅他们一起,为外出历练做准备。”
“在这里呆上一年,跟着大山和王大力做些特训,再随文松他们的送货队去镇上各处见识历练。一年后,便与睿哥儿作为下一批,走出去看看。无论是去京城,还是下四川,总归要见见世面,对孩子将来大有裨益。你们觉得如何?”
夫妻二人闻言,激动得手都有些发颤。“岳父\/爹!我们……我们感谢爹给孩儿这般好的机会!我们……不知该说什么好,谢谢爹!一切但凭爹做主!”
黄义听到这个消息,更是兴奋激动难言。他方才还羡慕林家、李家的兄弟姐妹有如此机遇,转眼这机遇便落到了自己头上。他立刻起身,面向林家诸位长辈,深深鞠了一躬,神色郑重,朗声道:“外公,姑奶奶,姑爷爷,各位舅舅、舅母,谢谢您们!黄义定当勤学苦练,绝不辜负大家的厚爱与期望!”
“好,好孩子!过完年就来,想住哪家都行,这里都是你的家人。”林守业扶起大外孙,又看向其他几个眼中流露出羡慕的外孙、外孙女,声音温和却有力,“我林守业,虽也顾念平华村的乡亲,但我更‘护短’!自家人,我必先照料。咱们家的孩子,到了年岁,都要轮流出去历练。见了大天地,才能回来把咱们这小地方建设得更好!未来的好日子,终究要靠你们!”
此言一出,在座的家长们无不精神振奋,彼此交换着欣喜的眼神。孩子们更是激动得欢呼雀跃,互相拍掌庆贺。唯有年纪最长的林怀安和林毅,面带微笑看着兴奋的弟弟妹妹们,而后相视一笑,目光坚毅——他们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人,定要踏稳每一步,为弟弟妹妹们闯出一条路,立下一个好榜样!
回门日的林家,没有算计,没有隔阂,有的只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互相扶持的温暖,是共同奔向更好明天的磅礴力量。这力量,如同浩荡春风,必将带着林家人,带着平华村,乃至带着平字四村,走向更广阔、更辉煌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