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和社区活动中心的烟火气截然不同。李阳跟着郑一民走进一栋写字楼,电梯里遇到的人都穿着西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步履匆匆。
“就是这家‘科创未来’公司,”郑一民指着电梯按键上的18楼,“他们上周刚花三百万买了个‘人工智能专利’,结果发现是个空壳技术,连基础算法都有漏洞。”
电梯门打开,迎面就是公司的前台,墙上挂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牌子,看着很唬人。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叫陈凯,见到警察就叹气:“我们想着靠这个专利开发新产品,结果投入的研发费都打了水漂,现在员工人心惶惶。”
会议室的投影幕上,正播放着那个“专利”的演示视频——一个号称能“自动生成代码”的AI系统,界面花哨,却连简单的排序程序都写不出来。
“卖专利的人叫‘赵教授’,说是某大学的博导,”陈凯调出聊天记录,“他给我们看了一堆资质证书,还有发表的论文,看着特别专业,我们就信了。”
李阳快速核查那些证书,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全是伪造的。这个‘赵教授’的名字在教育部的博导名单里根本查不到,论文也是抄袭的,改了几个数据就当成自己的成果。”
周志斌翻着合同:“三百万买个假专利,你们就没做背景调查?”
“查了,但他提供的‘学术数据库’是假的,”陈凯一脸懊悔,“我们太急于求成了,想着有了核心技术就能抢占市场,结果栽了跟头。”
王勇在公司的服务器里找到了更多线索:“这‘赵教授’还联系了其他几家科技公司,有两家已经付了定金,正在准备签合同。”
“不能让他们得逞!”郑一民立刻部署,“李阳,追踪‘赵教授’的Ip地址,定位他的位置;周志斌,联系那两家公司,阻止他们签合同;王勇,跟我去查‘赵教授’提供的银行账户,看看资金流向。”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追踪之瞳系统正在锁定Ip——信号来自本市的一个共享办公空间,伪装成了“学术研究中心”。“他就在那儿,而且正在和另一家公司视频会议,推销另一个‘区块链专利’。”
“走!”
共享办公空间里,十几个工位都挂着“某某研究院”的牌子,实则鱼龙混杂。“赵教授”正对着电脑侃侃而谈,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金边眼镜,手里拿着个保温杯,俨然一副学者派头。
“这个专利能解决区块链的存储难题,应用前景无限……”他唾沫横飞地说着,根本没注意到身后的警察。
周志斌一把按住他的肩膀:“赵教授?我们是警察,跟我们聊聊你的‘专利’吧。”
“赵教授”吓得保温杯都掉了,眼镜滑到鼻尖:“你们……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
“不是?”李阳打开电脑,“那这个伪造的博导证书,还有抄袭的论文,怎么解释?”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瘫坐在椅子上。
审讯室里,“赵教授”交代了作案经过——他本是个没毕业的大学生,自学了点pS技术,就伪造身份冒充教授,专骗急于获取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他们太看重‘专利’了,只要包装得够专业,根本不会细查……”
陈凯得知消息后,特意给郑一民打了电话:“太感谢你们了,不然不知道还有多少公司要被骗。我们打算把这次的经历写成案例,分享给园区里的其他企业。”
离开科技园时,李阳看着玻璃幕墙上自己的倒影,突然说:“我应该开发个‘专利核验’小程序,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让企业能快速查到专利的真实性。”
“好主意。”郑一民点头,“科技公司防骗意识虽然强,但容易被‘专业术语’唬住,确实需要个简单直接的工具。”
周志斌摸着下巴:“下次小剧场可以加个‘冒充专家’的桥段,让张大爷演老板,王阿姨演骗子,肯定有意思。”
王勇笑着说:“你咋不说让你演那个假教授?就你那忽悠人的本事,不用排练都像。”
车里的笑声驱散了科技园的严肃。李阳看着窗外掠过的写字楼,心里琢磨着——不管是社区的老人,还是科技园的老板,被骗的根源往往都是“贪心”或“急于求成”。防骗的核心,或许不只是技术,更是守住内心的平静。
他掏出手机,给“专利核验”小程序写了第一行代码,备注是:“让专业的归专业,让骗子无路可走。”
夕阳西下,警车驶向社区的方向,那里有等着他们的小剧场,有张大爷的顺口溜,有居民们的笑脸。李阳知道,不管是科技园的玻璃幕墙,还是社区的活动室,守护的都是同一种东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任与期待。而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用代码,用台词,用脚步,筑牢每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