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穿着借来的西装,领带歪歪扭扭地挂在脖子上,手里捧着个写着“董事长”的牌子,站在小剧场的舞台上,活像个刚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台下的居民笑得前仰后合,王阿姨在侧台扯着嗓子喊:“老张,腰挺直点!你现在是大老板!”
“知道了知道了!”张大爷嘟囔着挺了挺腰,对着台下咳嗽两声,“我是‘发财科技公司’的董事长,今天要请个大专家,给咱们搞个‘宇宙级专利’!”
周志斌戴着假发和金边眼镜,拄着根文明棍,慢悠悠走上台,故意拿捏着腔调:“张董客气了,老夫的‘量子速算专利’,能让计算器算得比超级电脑还快,就看张董有没有魄力投资了。”
“真的?”张大爷眼睛瞪得溜圆,“那我投一百万!能不能让我家那台老彩电变成智能的?”
台下笑成一片,李阳在侧台举着牌子提示:“该戳穿他了!”
王阿姨突然冲上台,抢过周志斌手里的“专利证书”,对着灯光照了照:“这纸摸着就不对劲!我孙子学校发的奖状都比这厚实!”她又指着证书上的印章,“这‘宇宙科学院’的章,是用萝卜刻的吧?我家腌咸菜的萝卜都比这像!”
周志斌的假发差点被扯掉,慌慌张张地说:“你……你懂什么!这是高科技防伪!”
“高科技?”李阳走上台,打开手机展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网,“真专利在这上面一查就有,你这证书编号输进去,显示‘无此记录’!”他又点开自己刚开发的“专利核验”小程序,对着证书一扫,屏幕上跳出大大的“伪造”二字。
周志斌见状,一屁股坐在地上,哀嚎道:“我就是个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才出此下策啊……”
台下的笑声渐渐变成了议论,有个穿格子衫的年轻人站起来说:“我们公司前段时间就遇到过类似的,一个‘专家’说有‘新能源专利’,差点就签合同了,多亏法务查了官网,才发现是假的。”
“我儿子开了个小公司,也被‘专利转让’骗过,说是什么‘独家技术’,结果钱打过去,人就联系不上了。”
张大爷摘下“董事长”牌子,对着台下说:“大家伙儿瞧见没?不管他穿得多体面,说得多玄乎,咱就记住一条——先去官网查!查不到的,全是骗子!”
演出结束后,科技园的陈凯特意赶来,给居民们讲了自己被骗的经历:“我们当时就是被‘博导’‘论文’这些词唬住了,觉得读书人不会骗人,结果栽了大跟头。”他拿出一沓宣传册,“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防骗指南,大家可以看看,遇到可疑专利,随时打这个电话咨询。”
李阳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企业发来的消息,问怎么用“专利核验”小程序。他干脆在社区活动室放了台平板电脑,登录小程序页面,教大家怎么查询。
“小李警官,你看我这个是不是真的?”一个大叔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是他祖传的“中药秘方”专利申请截图。
李阳帮他在小程序上查了查,点头说:“是真的,已经通过初审了。不过要注意,有人会冒充代理机构,说能加快审批,骗‘加急费’,您可别信。”
大叔连连点头:“记下了!现在有这小程序,心里踏实多了!”
夕阳透过窗户,照在墙上的“防骗互助队”名单上,张大爷的名字排在第一个,后面跟着一串歪歪扭扭的签名。李阳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小剧场的舞台虽小,却像个神奇的转换器,能把冰冷的案例变成温暖的提醒,把陌生的警惕变成熟悉的守护。
郑一民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下周末有个全市防骗宣传日,市里让咱们出个节目,就演这个‘专家特辑’,让更多人看看。”
李阳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台下还在讨论的居民和企业代表身上——社区的老人和科技园的老板,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同一个骗局,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找到了共鸣。
他掏出手机,给小程序加了个“跨界互助”板块,让企业和居民能互相分享防骗经验。屏幕上跳出新的消息提示,是陈凯发来的:“我们公司的技术部说,愿意帮您优化小程序,加个‘专利风险预警’功能。”
李阳回复了个“谢谢”,心里暖暖的。原来守护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当社区的烟火气遇上科技园的严谨,当普通人的经验遇上专业的技术,这条防骗的防线,只会越来越坚固。
夜色渐浓,社区活动中心的灯还亮着。张大爷在教几个大妈用小程序查专利,王阿姨在给年轻人讲怎么识别假证书,周志斌和王勇在收拾舞台,嘴里还念叨着下次该演什么。
李阳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刚入职时,郑队说的那句话:“警察的职责,不只是抓坏人,更是让好人能安心生活。”此刻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
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舞台上的主角,是每一个愿意守护彼此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