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
太极殿内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压抑和微妙。经过前几日对宗室、世家、贪官的血腥清洗,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百官们垂首肃立,个个面色苍白,眼神躲闪,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慎,惹来那位端坐龙椅、面色沉凝的皇帝,或者…那群站在队列中、眼神锐利如狼的“红棍协理”们的注意。
李世民高坐御座,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心中亦是复杂难言。雷霆手段固然震慑了宵小,但也让这朝堂变得死气沉沉。他知道,必须尽快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建设上来。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御史队列中,一人踏步出列。
又是他!御史协理,瘦猴(侯受)!
一看到他,所有官员的心脏都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这个瘟神!每次开口,不是弹劾就是惊天大案,每次都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他又要干什么?!
连李世民的心都提了一下,袖中的手微微握紧。
瘦猴却仿佛没看到众人惊恐的目光,朗声开口,声音依旧带着那股子特有的尖利和直接:
“陛下!诸位同僚!逆案已清,旧弊暂除,当务之急,乃民生大计!”
众人闻言,稍稍松了口气,不是来抓人的就好…
瘦猴继续道:“如今长安京畿,乃至关中多地,已依龙首原之法,广种土豆、红薯。下月,便将迎来第一轮丰收!此二物亩产惊人,足可解粮荒!”
这话让不少人点头,土豆红薯的产量他们已有耳闻,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然!”瘦猴话锋一转,“粮足之后,如何让百姓碗里有油水,身上有气力?如何让这丰收之粮,真正化为强国富民之基?臣有一策:朝廷当全力鼓励、乃至出资扶持百姓,大规模饲养肉猪!”
“养猪?!”
这话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巨大波澜!
“荒谬!”
“岂有此理!”
“猪乃污秽之物,贱肉如何登得大雅之堂?更遑论推广全民食用!”
“此举有伤风化!违背圣人之教!”
以礼部和一些清流言官为首的官员立刻激烈反对起来!猪肉,在此时的中原,确实被认为是低贱、不洁的肉食,多为底层贫苦百姓或蛮夷所食,士大夫阶层对其嗤之以鼻。推广养猪食猪肉,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辱斯文!
李世民眉头也皱了起来。他虽不像那些文官般迂腐,但也觉得此事有些…难以接受。
瘦猴面对汹汹反对,嗤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污秽?贱肉?放你娘的屁!”
粗鄙之语再现朝堂,但此刻没人敢计较这个。
瘦猴目光扫过那些跳脚的官员,冷笑道:“诸位大人!你们扪心自问!华仙居那道‘红烧肉’,你们谁没吃过?谁没偷偷让家仆去买过?那酥烂香糯、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滋味,你们谁没在背地里咂巴嘴回味过?!现在跟老子…跟本官装什么清高?!”
“呃…”
这话如同掐住了众人的脖子,许多反对的官员顿时面红耳赤,噎得说不出话来!华仙居的红烧肉…那滋味确实…确实令人难以忘怀!可那能一样吗?那是经过秦族秘法烹制的!
“那是…那是经过精心烹制的…”有人小声嘟囔。
“屁话!”瘦猴毫不客气地打断,“猪还是那头猪!关键是你会不会做,舍不舍得下料!龙首原能做出美味,就能教会百姓怎么做!这猪肉,有力气!有营养! 龙首原的红棍兄弟们天天操练,顿顿有肉,吃的多半就是猪肉!你看他们哪个不是生龙活虎,以一当十?!”
他顿了顿,继续抛出重磅理由:“更何况,养猪好处极多!猪不挑食,剩饭剩菜、麸皮野菜、甚至土豆红薯的藤蔓根茎都能吃,长得快,出肉多!比养羊、养牛划算得多!百姓餐桌上多了油水,身体更强健,干活更有劲,朝廷也能多得税赋,有何不好?!”
“至于你们说的污秽?”瘦猴满脸讥讽,“那是你们不会养!龙首原的猪圈,干净得很!定期清理,用石灰消毒,一点臭味都没有!自己无知,就别怪猪脏!”
反对的官员被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长孙无忌见状,出列沉声道:“侯协理所言或有道理,然朝廷出资买猪发放,耗费巨大,如今国库空虚,如何支撑?此非良策。”
瘦猴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立刻回应:“国库没钱,但查抄的逆产有!就用那些贪官污吏的赃款来买猪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天经地义!”
“至于发放,”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精明之色,“也不是白给!可以以工代赈,以劳换畜!让百姓以工代酬!比如,让各村各户出劳力,参与修缮水利、开挖沟渠、铺设道路…完成一定的工量,便可换取猪崽或饲养补助!如此一来,既推广了养猪,又兴修了水利农田,还让百姓通过劳动获得实惠,一举数得!”
这个方案,显然是脱胎于之前秦哲提出的“以工代赈”和“功德碑”思路,但更加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朝堂上安静了下来。许多官员都在暗自思量,发现这看似粗鄙的方案,竟然环环相扣,切实可行。
李世民听得眼中精光连闪。他深知肉食对百姓体魄的重要性,也明白猪确实是性价比极高的肉源。瘦猴提出的“以工换畜”模式,更是完美解决了资金和动力问题。
他目光扫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房玄龄微微点头,杜如晦也露出思索认可的神色。魏征虽然眉头微皱,似乎对猪肉本身仍有芥蒂,但对“以工换畜”的务实策略并未反对。
“陛下!”瘦猴最后拱手,声音铿锵,“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让大唐百姓身强体壮,能让帝国税基更加雄厚!请陛下圣裁!”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有决断。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威严地扫过全场:
“侯爱卿所奏,实乃老成谋国之言!土豆红薯解民之饥,肉猪强民之体,此乃富国强兵之基业!”
他无视了少数官员依旧不忿的表情,斩钉截铁道:
“朕意已决!即刻拟旨:”
“一、命司农寺会同龙首原农技组,制定肉猪饲养、防疫、清洁之规范,刊印成册,分发各州县!”
“二、命户部从查没逆产中拨出专款,采购优良猪崽,由各州县具体执行!”
“三、命工部统筹规划,以‘以工换畜’之法,将猪崽发放与参与水利、道路等公益劳役之百姓!”
“四、命礼部…及天下官学,摒弃陈腐之见,宣讲肉猪之利!”
“此事,由房玄龄总揽,杜如晦、戴胄协理,龙首原派员协助!务必尽快推行天下!”
“臣等遵旨!”房玄龄、杜如晦、戴胄出列领命。
那些反对的官员见皇帝心意已决,且方案确实有利可图,也只好悻悻然地闭上了嘴。
瘦猴得意地瞥了他们一眼,退回队列。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又是一项被秦族强行推动的、打破陈规的变革。虽然过程充满争议和阻力,但结果,似乎总是朝着有利于大唐的方向发展。
这头,或许真的能养起来。大唐百姓的餐桌上,很快就能多出一道实实在在的肉味了。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无法无天、却又总能拿出实实在在好东西的龙首原。
朝会在一片心思各异的沉默中结束。但“养猪强国”的种子,已然伴随着皇帝的旨意,撒向了大唐的广阔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