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觉得自己像个蹩脚的侦探,或者说,一个过于执着的偷窥者。她依旧没有放弃挖掘林野和四海货栈的故事,只是改变了策略。她不再直接要求采访,而是试图从侧面拼凑出这个神秘年轻商人的真实面貌。
她利用记者身份之便,走访了那些与四海有业务往来小工厂和作坊。出乎她的意料,几乎所有的老板或管事,对四海的评价都出奇地一致——靠谱、守时、价格公道。有个修理铺的老师傅甚至拍着胸脯对她说:“苏记者,林老板这人,讲信誉!东西交给他,放心!”
这让她更加好奇。一个在这么短时间内赢得如此多底层商户信任的人,绝不仅仅是个运气好的莽夫。
她也悄悄观察过四海货栈的日常运作。那些穿着统一工装的伙计,忙碌却有序,身上没有一般码头苦力或市井混混常见的懒散和戾气,反而有种……怎么说呢,一种被凝聚起来的精气神。这在当下的江城,是非常罕见的。
她还留意到,四海货栈周围,似乎总有些不三不四的人在转悠。结合她之前看到黑皮堵截林野的一幕,她隐隐感觉到,四海似乎正处于某种麻烦之中。
这天,她终于又鼓起勇气,再次来到了四海货栈。这次她没有要求见林野,而是找到了正在门口指挥装车的强子。
“强子兄弟,你好。”苏禾露出一个友善的笑容,“我是《江城新报》的苏禾,想跟你了解点情况。”
强子对这位漂亮又执着的女记者印象挺深,见她这次没直接找野哥,态度也客气了些:“苏记者,你想了解啥?”
“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四海速运,是怎么想到做这个业务的?好像跟传统的货栈不太一样。”苏禾迂回地问道。
强子是个直肠子,见问的是业务,也没多想,略带自豪地说:“那是我野哥想的法子!他说光靠死力气不行,得动脑子!以前那些零散活儿,没人愿意接,或者价格黑得很,咱们就专门接这些,价格公道,保证送到!慢慢的,口碑就起来了!”
“林老板很有想法啊。”苏禾顺势夸赞,然后装作不经意地问,“不过我听说,做这行也挺不容易的,会不会……遇到一些竞争之类的麻烦?”
强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警惕地看了苏禾一眼,含糊道:“做生意嘛,有点竞争正常。咱们按规矩来,不怕。”
苏禾知道问不出更多了,便转换话题,聊了些四海速运具体的运作模式,强子倒是知无不言,言语间对林野充满了敬佩。
离开四海货栈,苏禾心里对林野的画像又清晰了几分:一个有想法、敢于创新、懂得凝聚人心、并且似乎正在面临不小压力的年轻创业者。这和她最初设想的“侠义混混”或者“幸运暴发户”的形象相去甚远。
她回到报社,看着笔记本上零零碎碎的信息,一个报道的框架渐渐在脑中形成。不再是猎奇式的“侠影”,而是试图去剖析一个在江城底层挣扎、试图用新方法闯出一片天地的年轻商人,以及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她知道,这篇报道要想写得深刻,还必须了解更多,尤其是林野所面对的那些“麻烦”。她决定,要继续关注下去。这个男人和他背后的四海货栈,就像一本刚刚翻开扉页的书,充满了吸引她读下去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