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队长,旅团长居然要我们去袭击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就我们这一百多人,能干啥呀!”
“丰田四郎,搞偷袭嘛,我们又不是去攻坚。”
小野寺带着一百多人在山林穿行,他们的任务就是炸毁西伯利亚铁路,炸毁地越彻底,恢复越难,就越好。
这支队伍是小泉助男听了胡大威的建议后组建的。
甚至,这次摧毁西伯利亚铁路的战术都是胡大威提出来的。
植田谦吉没有想到这个战术,是因为植田谦吉认为苏联远东方面军有足够的部队和装备来打这一场战斗,苏联根本就不需要从欧洲抽调部队过来。
作为一个接受常规军事训练的战区指挥官,或许还没有考虑到破坏敌方后勤补给线这种细节的战术。
穿过浓密的森林,小野寺带着他的一百多人终于见到了苏联的远东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
对照地图又走了几天,小野中队终于到达了一个理想的爆破地点。
一条水流量比较大的河流上西伯利亚铁路贯穿而过。
“把这几个水泥桥墩都给炸了,怎么都能截断西伯利亚一个月吧。”
小野寺缓缓说道。
丰田四郎在一边补充道:“队长,我们还可以把那个隧道也给炸了。
增加他们通车的难度。”
“那就这么干了!”
只见小野寺带着两个士兵大摇大摆地走上桥头。
他们这个时候穿的苏联的士兵的军装。
“你们是干什么的?”
桥头的守备人员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小野寺一口流利的俄语就冒了出来。
“我们是巡逻队的。
我们喝的水喝完了,我们去河里打点水喝。”
桥头守备的苏联士兵居然一点都没有怀疑这几个提着水壶的家伙。
当小野三人距离守备人员大约十米的时候,三个人一起右手一扬,几个桥头的苏联守备人员捂着他们的喉咙缓缓倒下。
原来,这三个家伙都是扔飞刀的高手。
十米距离百发百中。
小野寺向后一招手,跑出来几十个日军特工队员。
他们迅速从铁路桥上下落到桥墩上,将他们携带的炸药包布置在两个主要桥墩上。
随着一声巨响,两个桥墩被炸塌,铁路桥也随之落入滚滚河水。
任务完成。
在他们身后,又是一声巨响,铁路山洞也在这一声巨响中,随之倒塌。
任务超额完成,剩下的就是顺利返程。
不走大路,穿山越岭,十几天就返回了关东军控制区。
而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中断,苏联指挥官朱可夫原计划从欧洲调集坦克和大炮的计划也随之破灭。
那就只有从远东方面军抽调部队参战了。
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朱可夫充满了自信。
因为他调集的大炮,坦克等技术装备是关东军的好几倍。
不是他朱可夫藐视日本关东军,他是真的看不起日本关东军。
关东军的坦克也能叫坦克。
在欧洲,那只能叫装甲车。
而日军的火炮,那些什么山炮步兵炮,似乎正面击中他们的坦克,都只能有一个小坑吧。
苏联的大炮兵主义,有强大工业支撑。
所以,当朱可夫要调集那么多的坦克飞机和大炮参战的时候,没有任何难度,随时都能从现役部队抽调。
植田谦吉也想打一场机械化的战争,可惜植田谦吉手里没有拿得出手硬家伙。
这也是植田谦吉明明知道小泉不能出任何问题,也同意他的独立第一旅团参战的原因。
他是真的眼馋小泉助男的这个独立第一旅团。
两百多辆坦克,比他参战的坦克总数都要多。
而且性能完全不是帝国那些坦克能够比拟的。
如今,植田谦吉对付苏联坦克的杀手锏就是那80门刚到位的德国88毫米防空炮。
这款火炮既能打苏联的飞机,又能打苏联的坦克。
真是一个多面手。
如果经过这次战争考验,效果显着。
帝国可以和第三帝国讨论关于引进这门火炮技术的问题。
“司令官阁下,战斗已经开始了,也不知道帝国军队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参谋长矶谷廉介有些担心地说道。
矶谷廉介也很清楚,苏联军队是一支传统的欧洲强军。
虽然帝国在上一次和沙俄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如今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
战争,装备很重要。
当苏联远东方面军的装备情况摆在植田谦吉的桌面上的时候,植田谦吉对这一场战役就没有报太大的期待了。
“司令官阁下,今天的战斗,苏联的飞机部队遇到我们的88毫米防空炮的阻击,损失惨重,仅仅今天的战斗,几个88毫米高射炮阵地就击落了三十架苏联的飞机,还击伤了数十架飞机。
苏联的气焰一下子就打了下去。
这时,一个参谋兴奋地冲了进来。
“我们的88高炮损失情况如何?”
这是植田谦吉用来对付苏联坦克部队的杀手锏,可不能在防空作战中损失严重了。
“损失不大,司令官阁下,仅仅损失了五门,我们赚大了。”
“参谋长,告诉我们在德国的军事采购人员,我们再订购一百五十门88毫米高射炮。”
植田谦吉同样兴奋不已。
一架飞机可能要比一门88高射炮贵多了。
关键是,飞行员金贵啊。
如果这次诺门坎战役,击落几百架苏联飞机,那就要给苏联造成几百名飞行员的损失。
这绝对是苏联无法承受的损失。
关东军还做过实验,这款88毫米高射炮换上高爆弹,用来对付步兵也是一把好手。
同时,在攻打防御工事方面,比帝国的75毫米山炮也和你有力。
说他是反一切炮,还真不是夸张。
而这个时候,德国方面也很是迷惑,自己的这款高射炮怎么他们对日本盟友就这么感兴趣了?
事有反常必有妖。
当即,克虏伯厂甚至派遣了一个技术小组,跟随这一批火炮来到东北,目的就是想看一看,他们的日本盟友到底想如何使用这款高射炮。